陳春成的小說有一種詩意的浪漫。你可以沉浸在文字的美之中,不同于閱讀通俗小說,如武俠小說和推理小說里行俠仗義和抽絲剝繭接近真相的快感,也不同于閱讀歷史對歷史真相的感喟,僅僅是文字的美,就足以讓你徜徉。不像有的小說讀完不知所云,陳春成的小說即便你覺得故事性較平淡,但他能營造一種美的、空靈的意境,讓你沉浸。
《夜晚的潛水艇》收錄了九篇小說,就我個人而言,我喜歡《夜晚的潛水艇》《竹峰寺》和《音樂家》,我認為《夜晚的潛水艇》是陳春成最具想象力的小說,是對博爾赫斯的致敬,而《竹峰寺》是最有意境,意象最強烈的一篇小說,《音樂家》則是最有戲劇性的一篇。
小說意象
2023年香港書展上,陳春成和評論家許子東有一個對談,《青苔·云彩·薩克斯——陳春成的小說意象》?!吨穹逅隆分杏性S子東談到的青苔意象,后面的音樂家也有。很多人都很喜歡這一篇。首先,竹峰寺三個字,每個字都很美,都很有意象,而這三個字合在一起,更是美極。想象一下滿是竹子的山峰上的一座寺,太令人向往了。那些竹、戲水、小橋、青苔、野草,都能夠令我想起小時候,充滿了自然的野趣。而竹峰寺也讓我想到了三年前去過的天臺庵,在山西省長治市平順縣。當時下著雨,但不大,要走很多山路,到了天臺庵所在的村莊附近,有一座橋,橋下的河滿是黃色的洪水。當時完全沒想到那幾天持續(xù)的降雨會造成山西巨大的洪災(zāi)。到了村子后經(jīng)過詢問找到天臺庵的位置,門還鎖著,上面寫著電話,是守廟人的,打了電話之后他過來開了門。庵很小,里面的塑像也都沒有了,此地空余庵堂本身。四個檐角被柱子撐著,因為它確實已經(jīng)很脆弱了。站在院子里看四周,可以看到連綿的群山和翠綠的叢林,以及彌散的云霧。那種感覺很像竹峰寺三個字所呈現(xiàn)出來的感覺,空氣中彌漫著潮濕的氣息,非常舒服。而且它藏在深山中,也沒什么游客,很有一種出離的氣質(zhì)。
小說主題
在博爾赫斯訪談錄里有一段關(guān)于生命的談話,其中一句是,我所欲求的是被忘掉——而我當然會被忘掉。任何事物都會在適當?shù)臅r候被忘掉。這句話幾乎就是本書的主題——偉大和為人所知的偉大。
每篇小說都有一段話指向這個主題。《夜晚的潛水艇》里,“我一度擁有過才華,但這才華太過強盛,我沒辦法用它來成就現(xiàn)實中任何一種事業(yè)。一旦擁有它,現(xiàn)實就微不足道。沒有比那些幻想更盛大的歡樂了。我的火焰,在十六歲那年就熄滅了,我余生成就的事業(yè),不過是火焰熄滅后升起的幾縷輕煙罷了?!?/p>
《竹峰寺》里,黃昏時“有一種消沉的力量,一種廣大的消沉,在黃昏時醒來。在那個時刻,事物的意義在消散。在一點一點黑下來的天空中,什么都顯得無關(guān)緊要?!?/p>
《傳彩筆》中,老人說:“如果你可以寫出偉大的作品,但只有你自己能領(lǐng)受,無論你生前或死后,都不會有人知道你的偉大——你愿意過這樣的一生嗎?”“是絕對的偉大,宇宙意義上的偉大,偉大到任何人看到你的作品都會傾倒、折服、迷醉。但沒有人會看到,這就像一個交換條件?!?/p>
《裁云記》中,“我并非想成為學者,只想找一處深淵供我沉溺?!薄拔覍⑼〞砸磺胁菽镜拿Q,熟知所有星星的溫度。如果掉進某個陷阱,那就死心塌地,一往無前?!?/p>
《釀酒師》里, \"醉后不知名與姓,生前全付酒同詩。”教徒們冥思終日,力圖提升自己的修為,好達到忘記名字的境界。最終釀酒師自己喝下酒后,變得透明,化于無形。酒壇流落,凡是往壇中看過的人都癡了,從此對世間事不屑一顧,最終壇子也沉入海底。
《lt;紅樓夢gt;彌撒》中, \"《紅樓夢》的消失,幾乎從它剛完成的一刻就開始了?!薄暗剿麖氐紫r,宇宙亦將隨之泯滅?!?/p>
《李茵的湖》中對湖的執(zhí)念和不停尋找,結(jié)尾的“我突然想到:漢朝滅了,井底的火焰就熄了;暗中牽連的一并在暗中消泯?!薄澳鋱@在我身后徐徐消散?!?/p>
《尺波》中“那柄穿透一切,令一切化為烏有的劍”“穿透了大地”,主人公懷疑大地已經(jīng)開始消失了。
《音樂家》中寫主人公寫音樂,“他一度以為樂曲和山巒、甲蟲、云彩一樣,是自然界中固有的事物,從沒想到竟能由自己創(chuàng)造。那體驗或許只有造物能比擬?!币簿褪撬^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最終音樂家羽化, \"那些懸浮的黑點已經(jīng)像盤旋的蚊群、浮蕩的粉塵,愈來愈細,且被他帶動的氣流一激,向窗外飄去,消融在深秋的夜里了?!?/p>
這本小說集說的,就是偉大在各種情形下的彌散。每篇小說里都有一個偉大的作品以及人物尋找自己內(nèi)心的過程。
《夜晚的潛水艇》——偉大的想象力,最終想象力飛向了太空,他再也拿不回。
《竹峰寺》——一塊偉大的碑,以及最終找到石碑。
《傳彩筆》——偉大的筆,偉大而不為人知。
《裁云記》——世俗的規(guī)訓和最終找到自己的深淵。
《釀酒師》——偉大的酒,讓自己最終歸于無形。
《〈紅樓夢gt;彌撒》——偉大作品的注定消逝,初創(chuàng)時就消失后四十回。
《李茵的湖》——聽從內(nèi)心的指引,最終找到內(nèi)心。
《尺波》——偉大的劍,最終沉入地底。
《音樂家》——被權(quán)力壓制的偉大作品,在最終得到演奏后彌散、羽化。
我們都可以擁有主人公對于潛水艇的想象,那是我們自己的世界,就像一支傳彩筆一樣,我們在那個世界里做自己的王,做最偉大的事,但這偉大不為人知,也沒有人贊揚你,你只是做著你喜愛的事。如此,又何嘗不是一件美麗的事呢?就像沈從文在新中國成立后研究古代服飾,那時候已經(jīng)沒有人再關(guān)心他,他默默做著自己的研究,到最后,他捧出了一盤叫《中國古代服飾研究》的珍饈,震驚世界。而如果他中途就死了,手稿遺失,或者如卡夫卡死前吩咐朋友把手稿燒掉,那么世界真的就不知道他們的偉大了。
《竹峰寺》里還有一句話是:“確定無疑的事情有那么一兩件,也就足以抵御世間的種種無常了?!?/p>
《裁云記》中的“我并非想成為學者,只想找一處深淵供我沉溺”。如果掉進某個陷阱,那就死心塌地,一往無前。
祝愿大家每個人都能找到一兩件確定無疑的事,都能找到一處深淵或一處陷阱,讓自己掉進去,沉溺,墜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