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菁
誤區(qū)一:父母高,孩子未來一定高
在兒童身高發(fā)育的影響因素中,父母的遺傳因素占到60%~70%。家長可以測算一下孩子的遺傳身高:男孩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2±5厘米,女孩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2±5厘米,這里的5厘米是指上下浮動的區(qū)間值。雖然身高與遺傳關系密切,但是遺傳因素對于孩子身高的影響有上下10厘米的浮動范圍,如果孩子的身高靠近遺傳的上限就較為理想;如果孩子的身高靠近遺傳的下限就達不到理想身高,甚至矮小。
除了遺傳之外,身高還可能受疾病、營養(yǎng)、運動、睡眠、心理以及環(huán)境等因素影響,同一對父母所生的孩子身高也會存在差異。因此,父母高,孩子未來不一定高,需要做好身高監(jiān)測。
誤區(qū)二:孩子現(xiàn)在矮,是晚長
如果孩子又瘦又小,家長首先關注的往往是體重而非身高。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如果體重長不上去,必然影響身高。為了讓這些孩子長肉,家長常常讓他們吃很多主食、甜食,或睡前加餐,這種方法是不可取的。
還有的家長認為:“孩子現(xiàn)在矮,是晚長,到二十歲還會躥一躥個呢。”這種說法不科學?!巴黹L”,醫(yī)學上是指體質性青春期發(fā)育延遲,如果青春期前孩子身高落后較大,應由專業(yè)醫(yī)生判斷,切不可盲目等待。
誤區(qū)三:孩子長得快,將來一定高
對于瘦小的孩子,家長會覺得孩子身高體重都沒有達標,常常憂心忡忡,而對于又高又胖的孩子,往往比較放心,但恰恰這類孩子是我們需要關注的。為什么有些孩子又高又胖最后還長不高呢?因為超重或肥胖的孩子常伴有骨齡的提前。孩子骨齡較年齡超前,身高、體重過早地快速增長,可能是性早熟的早期表現(xiàn)。
性早熟的孩子體格提前發(fā)育,兒童期縮短,青春期進程加速,骨骺閉合也會提前。因此,要關注孩子第二性征的發(fā)育情況,看是否出現(xiàn)性早熟。男孩變聲和女孩月經(jīng)初潮是標志孩子進入青春期發(fā)育后階段的特征,這個階段,孩子的骨骺已經(jīng)接近閉合,身高開始進入停長倒計時。一般情況下,人的骨骺在十四五歲的時候就會基本閉合,一旦骨骺閉合,幾乎不可能再長高了。因此,孩子的生長發(fā)育不能等,要與骨骺線“搶”身高。
誤區(qū)四:食用偏方、營養(yǎng)補充劑能幫助長個子
民間有不少流傳很廣的長高偏方,但這些偏方是否有用,還有待商榷。在生長發(fā)育門診里很多案例證實一些偏方確實能在短時間內增加營養(yǎng),促進骨骼生長發(fā)育,但可能是“拔苗助長”,讓孩子身高短時間內躥了躥,卻壓縮了長高的整體時間,導致骨齡提前閉合。孩子明確是因生長激素缺乏導致的矮小癥,需要注射生長激素,必須在正規(guī)醫(yī)療機構,并在醫(yī)生嚴密監(jiān)測下規(guī)范使用。
人體主要的營養(yǎng)素是從食物中獲取的,就是身體從每天的進食中吸收所需要的營養(yǎng)才是最科學的。有的孩子身體弱,偏食挑食,或患某些疾病影響進食,沒有達到均衡膳食的要求,缺少的營養(yǎng)素可以暫時通過營養(yǎng)補充劑來彌補,但對于正常的孩子來講是不需要的。
標準數(shù)據(jù)法
孩子在每一個年齡段都有一個標準的身高范圍。孩子小于7歲,可以參考國家衛(wèi)健委2023年3月實施的《7歲以下兒童生長標準》;孩子大于7歲,則可參考國家衛(wèi)健委2018年發(fā)布的《7歲~18歲兒童青少年身高發(fā)育等級評價》。其中明確規(guī)定了不同年齡兒童生長發(fā)育的各項指標。
如果孩子身高不在標準身高范圍內,甚至落后很多,家長就要予以重視,及時帶孩子去醫(yī)院檢查并進行針對性的干預。
同齡比較法
和同齡、同性別的孩子做比較,能直觀地發(fā)現(xiàn)孩子身高水平。如果孩子身高和其他同齡人相比差距非常明顯,這時候家長千萬不能抱著“孩子晚長”的想法,一定要及時帶孩子排查身高落后的原因。
骨齡檢測法
骨齡是準確判斷孩子身高發(fā)育狀況的重要依據(jù)。骨齡檢測太早或太晚都不利于孩子身高的評估和干預,最佳年齡應該是在3~15歲。建議家長可以在孩子4歲和8歲時進行一次骨齡檢測,在身高快速增長期(11~13歲)再做一次檢測。一般來說,孩子14、15歲的時候,骨骺就已經(jīng)趨于閉合,長高空間就非常小了。因此,測骨齡一定要趕在青春期啟動前(女孩8歲前、男孩10歲前),提前進行身高預測和針對性地進行身高管理。青春期前每早一年管理,孩子就能多長2~4厘米。
身高增長速度
孩子每一個階段的身高增長速度,都有一定的規(guī)律。一般情況,3歲以下嬰幼兒生長速度<7厘米/年,3歲以上至青春期<4~5厘米/年,青春期<5.5~6.5厘米/年。如果低于這個速度,說明孩子身高可能沒達標。
若通過以上方法發(fā)現(xiàn)孩子身高增長異常,家長就要引起重視,及時帶孩子去醫(yī)院檢查,排除病理性原因并進行針對性的干預,避免孩子未來身高受到損害。
●睡好覺
生長激素只在進入深層睡眠后才會慢慢釋放。每天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學齡前兒童10小時以上、學齡兒童9~11小時、青少年8~10小時,才能使生長激素分泌充足。晚上10點到凌晨2點和早上5點到7點,這兩個時間段是人體分泌生長激素的高峰期,家長要保證孩子在這兩個時間段的深睡眠。同時,提醒家長要避免孩子開燈睡覺,明亮的光線會抑制褪黑素的生成和分泌,進而影響到睡眠質量,導致生長激素分泌減少,最終讓孩子長個慢。
因此,只有睡眠時間充足、睡眠質量高,才能讓生長激素充分釋放,促進身高增長。
●吃好飯
目前,家長們已普遍關注孩子補鈣、補維生素D、喝牛奶這些問題,但除此之外還要重視“營養(yǎng)均衡,食物多樣”。保證均衡飲食,保證攝入充足的蛋白質,補充適量的微量元素,不偏食、不挑食,有利于孩子身高增長。
家長也可以參照《中國學齡前兒童膳食指南(2022)》《中國學齡兒童膳食指南(2022)》中針對兒童食物的食材種類推薦,來給孩子合理搭配膳食。
●多運動
在陽光充足的天氣,多進行戶外運動能促進自身生長激素分泌,增強骨細胞的增殖能力,從而促進身高增長。每天保持30~40分鐘運動,最好是跳繩、摸高跳、游泳等縱向運動,跑步、籃球、足球以及羽毛球等伸展性運動都可以,少做舉重、啞鈴、舉沙袋等負重運動。
●心態(tài)好
身高固然重要,但孩子的健康和快樂也非常重要。孩子精神壓力大、長期抑郁也會影響長個。孩子保持好心情,才能吃得好、睡得好,更有利于身體健康和身高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