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era
他16歲時,父親因為酗酒、家暴被警察擊斃,他沒按照媽媽的規(guī)劃上大學,而是經過地獄般的訓練加入了特種兵海豹突擊隊;
親眼目睹戰(zhàn)友治療不及時去世,他用了3年時間修完大學學業(yè),畢業(yè)被哈佛醫(yī)學院錄取,靠在停車場兼職,花了4年時間讀完博士;
畢業(yè)后,他放棄高薪,通過殘酷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選拔,成為2024年即將登上月球、火星的17名宇航員之一。
這就是在YouTube感動了幾百萬人的亞裔男孩Jonny?Kim的故事,被人稱作《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的男性版。他坦承自己從小并不顯眼,是一個“灰色人”,即沒有明顯的天賦或缺陷的人,所以他的人生策略就是:“在每一個選擇的岔路口,我會主動把更舒適的那條徹底拋棄,一頭扎到地獄模式的山溝底部?!?/p>
血色童年
1984年,Jonny出身于一個典型的亞裔移民家庭,有一個弟弟。
他的爸爸從小在韓國農村長大,沒上完高中就出來工作了,開了一個賣酒水的小店。像所有新移民一樣,媽媽在撫養(yǎng)兩個孩子的同時,還擔任小學代課老師謀生。
學生時代的Jonny內向、害羞且缺乏自信。小時候老師選拔棒球隊、籃球隊的成員,他都是不爭不搶,靜靜等著最后一個被挑選。這樣的個性讓他沒交到多少朋友,還曾因為膚色遭到嘲笑。
高中時,Jonny去了一所韓裔美國人學校。他成績不錯,先修的幾門大學AP課程都獲得了高分,同時還游泳、打水球。
但社交依然成了他最大的挑戰(zhàn),與此同時他還面臨著身份認同危機。“我父母是韓裔移民,而我在美國出生。我感覺自己處于兩個世界之間,很難融入學校,我害怕與人建立關系?!?/p>
每天午餐時間,都沒有同學愿意和他一起吃飯,他尷尬得在大廳閑逛,不想讓人看出來?!案咧惺且粋€叢林社會,它的價值在于學習如何與人互動,但我徹底失敗了?!?/p>
按照亞裔家庭的思維,只要成績好,社交不行也不妨礙孩子上大學。他的媽媽也一樣,期待兒子申請一所好大學。
令Jonny更痛苦的是,爸爸酗酒,一喝醉就家暴,他常常晚上走進Jonny房間說:“兒子,今天我要打破你的一樣東西,你來選?!?/p>
“他這樣做其實是為了傷害我媽,因為他知道傷害她的最好方法,就是傷害她的孩子。”
16歲的一天,Jonny的爸爸又一次喝得酩酊大醉,與媽媽發(fā)生了強烈沖突。爸爸朝Jonny噴了辣椒噴霧,睜不開眼的他聽到媽媽尖叫:“他有槍!”
這是壓垮Jonny的最后一根稻草。
為了保護媽媽,這個瘦弱的男孩沖了上去。他爸爸趁機拿起附近的一個啞鈴,直接朝他頭上砸了過去。
后面的事情,Jonny只有模糊的記憶:“我記得我懇求他,說我們愛他,現(xiàn)在停下來還不算太晚?!?/p>
也許是短暫地被喚回了良知,Jonny的爸爸放下槍,從后門離開了。
晚上從醫(yī)院回到家,Jonny感覺家里不對勁,有一個被放在閣樓樓梯旁邊的衣柜明顯被挪動過。他意識到爸爸可能還在家里,便叫來了警察。
一番激烈對峙之后,警察的槍響了,爸爸倒在了血泊里。
放棄上大學,進海豹突擊隊
很久之后,那一晚的恐懼和無助,依然縈繞在Jonny內心深處——“我想擁有力量和勇氣保護媽媽和弟弟,不再怯懦膽小”。
這種從未有過的力量感和使命感,在16歲的Jonny了解到海豹突擊隊后,得到了強烈的呼應——他想加入海軍,成為海豹突擊隊的一員。
剩下的高中時光,Jonny查閱了所有關于海豹突擊隊的資料,每天放學后按照要求對自己進行魔鬼訓練。
然而,當Jonny把這個決定告訴媽媽時,她哭了:“你這么聰明,為什么要去當兵?”
把孩子培養(yǎng)進好大學,將來做律師、醫(yī)生、大學教授,這個信念幾乎刻在每一個亞裔父母的基因里。
尤其是貧困的第一代移民,付出了巨大代價才站穩(wěn)。他們擔心,孩子一旦脫離正常教育軌道,一切努力都會白費。
Jonny的媽媽嘗試過挽回。她建議兒子加入一所服務學院,既可以接受免費的大學教育,還可以服兵役,至少會獲得大學學歷,也滿足了Jonny想當兵的想法,薪水還更高。
但Jonny此時鐵了心:“我就想跳入深溝,從底部開始一路向上?!?/p>
18歲高中畢業(yè)時,媽媽把Jonny送到參軍報名的地方,含淚做了最后的試探:“你現(xiàn)在跟我回家,還可以繼續(xù)經營你父親的店鋪。”
Jonny承認,曾有那么一瞬間,他確實考慮了一下。但只過了一秒,他還是選擇了從軍。
從海軍到海豹突擊隊,得經歷極其殘酷的魔鬼水下訓練——
在“地獄周”里,當Jonny在睡袋里沉沉睡覺時,教官會把他叫醒,讓他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跳入寒冷的海水,挑戰(zhàn)人在高壓下的體能和精神極限。這是Jonny最接近放棄的時候。但得益于曾經的水球經歷,他咬牙堅持下來了:“當我足夠想要完成一件事情,并愿意為此冒一切風險時,沒有任何事情可以改變我的想法?!?/p>
成為海豹突擊隊成員后,Jonny上了戰(zhàn)場。他被派到中東執(zhí)行了100多次戰(zhàn)斗任務,多次在槍林彈雨中把受傷的盟友拖到安全地帶:“我當時非常害怕,對此我的方法就是假設自己已經死了。這種心態(tài)讓我剝離情緒的影響,在大腦中劃分空間,在沒有人類感情的情況下專注完成工作?!?/p>
但是,真實的戰(zhàn)場經歷并沒有像想象中那樣給他帶來信心,反而讓Jonny感到憤怒和痛苦——在2006年一次戰(zhàn)斗中,Jonny擔任醫(yī)療兵,他的一位戰(zhàn)友面部中彈,受了非常嚴重的傷,而他能做的只是確保出血不會阻塞呼吸道,最后眼睜睜看著戰(zhàn)友死亡。這件事讓Jonny非常內疚,他意識到,成為一名戰(zhàn)場上的精英狙擊手,在殘酷的槍林彈雨中打打殺殺,并不是他真正的使命,他真正想做的是幫助別人?!拔蚁蜻@些死去的人承諾,我會服務于比自己更偉大的事業(yè),為這個世界留下積極的印記。這就是我想成為一名醫(yī)生的原因?!?/p>
而要在美國成為醫(yī)生,擺在Jonny面前的又是兩座大山:先讀完本科,獲得優(yōu)異的成績;再付出不菲的學費上完醫(yī)學院。
2009年,已經25歲的Jonny開啟了加速版hard人生:
進入圣地亞哥大學,用3年時間完成了4年全日制的數(shù)學專業(yè)本科課程,拿到了幾近滿分的GPA;2012年被哈佛醫(yī)學院錄取,4年后獲得醫(yī)學博士學位。
醫(yī)學院的前幾年是最艱難的。為了湊足學費,以及養(yǎng)育他的第一個孩子,Jonny兼職發(fā)放停車罰單。隨著第二和第三個孩子相繼出生,Jonny只能拼命利用時間。他每天早上3點半起床,雷打不動鍛煉1小時,把學習都放在早上。因為晚上一回家,他就要花好幾個小時陪伴孩子們和妻子。即便這樣,他依然對家人充滿愧疚:“那些年我并不是最好的父親和丈夫,我其實可以做得更好?!?/p>
“我常把自己推入谷底”
和很多亞裔一樣,Jonny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甚至比多數(shù)亞裔更嚴苛。這樣的思維,或許和一路以來的經歷相關。
從當兵到醫(yī)學院,每次都是從零開始,一段比一段艱難。因為不停地讓自己歸零,他一直把自己放得很低:“我無論如何都不是天才,我在身體上、精神上都很一般,只是我可以堅持目標,并擅長延遲滿足,以此來彌補我的天生劣勢。永遠不要認為自己比別人高貴,一旦這樣想,你就已經毒害了自己,就走上了黑暗的道路?!?/p>
也許正是這種始終謙卑,不斷把自己推到谷底的心態(tài),讓Jonny在進入頂尖醫(yī)院實習后,再一次放棄了高薪,進行了職業(yè)轉變。
一名前宇航員曾熱情洋溢地和他分享了NASA的太空計劃,這讓Jonny意識到,宇航員的工作和自己之前的特種兵經歷很相似——需要緊密的團隊合作,需要在有限的資源和數(shù)據(jù)下做出艱難決定,同樣也需要極其沉穩(wěn)的心態(tài)。而且和醫(yī)生一樣,做宇航員也可以像他對死去的隊友承諾的那樣,用讓世界變好的方式,為其他人服務。
就這樣,Jonny通過了多達18000人參加的高難度選拔,正式成為了NASA的宇航員之一,開啟了另一段人生旅程。他學習了太空行走、機器人技術、國際空間站系統(tǒng)和俄語,還花費了數(shù)百個小時,罕見地獲得了海軍飛行員和飛行外科醫(yī)生的雙重稱號。
而從未讓自己輕松過的Jonny顯然樂在其中,他說了一段特別給人啟發(fā)的話:“我認為,輕松的工作中,我們可以輕松偽裝自己的內心,戴上想要的面具。但當我們置身于高強度的壓力中,我們會又累又冷又痛苦,此時所有的盔甲都會融化,我們會暴露出真正的內心。挫折時的行為模式,可以洞察一個人的靈魂?!?/p>
回望十幾年前,年少的Jonny堅持走出學校,尋找自我,而在一段段極其艱苦的訓練中,他終于得償所愿,正在逐漸接近自己的內心。
在感動了幾百萬人的油管視頻里,有人說,充滿磨難的童年造就了現(xiàn)在熱愛自虐的他。我認為不是,我們不應美化苦難。每個苦難童年背后如果有一個堅強的人,那就有100個被毀掉的人。Jonny的成功,只是因為他沒有沉溺在舊日創(chuàng)傷中,而是選擇成為現(xiàn)在的自己:“長大后我才明白,爸爸來自一個非常糟糕的家庭,他只是缺乏能力和精神力量去應對內心的邪惡,我選擇原諒他。每個人手里都有壞牌,但你可以選擇去創(chuàng)造自己的命運,走出自己的道路。”
幸運的是,他還有一位堅強的母親,在丈夫家暴時寧愿自己“消失”也想保護兒子。在兒子一次次選擇偏離亞裔家庭的傳統(tǒng)路線時,雖然她也擔心、質疑,但她始終用愛撐起了一道屏障,為兒子的決定感到自豪和高興。?????????????□
愛倫·坡:“美國懸疑小說之父”的懸疑人生/無?塵
2024年3月,電影《被我弄丟的你》熱映。影片中,男女主角相知相愛,是因為他們都熱愛愛倫·坡的作品。愛倫·坡是美國著名的詩人和小說家,他的作品以懸疑和驚悚為特色,因此被稱之為“美國懸疑小說之父”。
愛倫·坡從小經歷了父母雙亡、被寄養(yǎng)家庭拋棄、初戀背叛、兩度喪妻等種種苦難,這奠定了他作品里的暗黑色調,死亡是他的小說里永恒的主題。詭異的是,愛倫·坡的死亡就像他的小說一樣,充滿了懸疑色彩,以至于在175年后,人們仍在猜測他究竟是死于意外,還是死于一場蓄謀已久的謀殺。
悲苦人生
1849年9月28日,距離埃德加·愛倫·坡死亡的日子只有5天。那天,愛倫·坡受邀前往費城進行演講,那是他最后一次出現(xiàn)在公眾面前。彼時的他并不知道,當他手握一根藤條制成的手杖,緩緩走下輪船甲板時,他也正一步步走進魔鬼的陷阱。
1809年1月19日,愛倫·坡出生在美國馬薩諸塞州的波士頓,父親大衛(wèi)·坡是一位舞臺演員,母親伊麗莎白·阿諾德則是一個歌手??上В@個看似體面的家庭,給不了愛倫·坡美好的生活。在他還是嬰兒時,父親就離家出走,不久后去世,隨后,他的母親也在1811年因病離世。僅有兩歲的愛倫·坡就這樣成了孤兒。
此后,愛倫·坡被送去了寄養(yǎng)家庭,由蘇珊娜夫人和她的丈夫約翰先生撫養(yǎng)。愛倫·坡始終無法融入這個家庭,幼年時,他經常獨自一人跑到附近的港口,坐在大海邊遙望海面,偶爾飛過的海鷗成為他訴說內心苦楚的對象。
在這個過程中,愛倫·坡跟經常停靠在這里的船長威廉成為了“忘年交”,他癡迷于船長講述的靈異故事,并迫切渴望成為故事中的主宰者,改變世界,重塑人生。
這些聽來的靈異故事,成了愛倫·坡日后寫作的基石。為了證明這個世界上還有他這樣一個微不足道的生命存在,他曾在12歲那年,于凌晨時分跑到墓地,并幻想著有僵尸出現(xiàn)追殺他。當他一路尖叫著,在幻想的恐懼中跑回家時,養(yǎng)母被他嚇得跌坐在地板上,拍著胸口連連說道:“我看你是瘋了!”
愛倫·坡的這種行為引來了養(yǎng)父母的嚴厲管教。隨著類似事件的頻發(fā),養(yǎng)父母甚至懷疑這個孩子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但愛倫·坡卻對此樂此不疲,并從中找到了釋放內心苦悶的途徑。他特別喜歡一群人圍著他討論:“要把他送去治療嗎?”或是:“你瞧他幸災樂禍的樣子,明顯是故意的!”雖然遭人非議,但愛倫·坡并不在乎,反而慶幸終于有人開始關注他了。
13歲時,愛倫·坡嘗試著寫了人生中第一篇小說。他把自己塑造成終結者,以最潦草落魄的嬰兒作為開局,并在經歷磨難后,最終成為掌控世界的魔王。這篇連標題都未擬定的小說,自然沒有引起任何人的重視,但愛倫·坡卻視若珍寶,多年來一直珍藏著。無疑,這是他向命運發(fā)出的不屈吶喊和抗爭。
1825年,約翰先生因為心臟病突發(fā)去世。周圍的人議論紛紛,說愛倫·坡是不祥之人,克死了親生父母,又克死了養(yǎng)父。養(yǎng)母蘇珊娜聽信謠言,因此逐漸疏遠了愛倫·坡。
失去了經濟支持,愛倫·坡的生活變得更加艱難。好在,此時的愛倫·坡已經16歲,他用這些年蓄積的靈感開始寫作,并得以生存下來。
那段日子,一個女孩成為引領他活下去的力量。莎拉·埃爾米拉就居住在約翰先生家隔壁,家境優(yōu)渥。少女時期的她出落得明媚動人,在愛倫·坡眼里,就像是滿樹的花苞乍然盛放,全世界最鮮明的顏色都聚集到了埃爾米拉身上。愛倫·坡開始偷偷給埃爾米拉寫信,情竇初開的女孩沉醉于他細膩的文筆,兩人就這么成了彼此的初戀。
可是,除了偷偷寫情書,愛倫·坡根本不敢公開這份感情。因為顯貴的埃爾米拉家族根本沒把孤苦無依的他看在眼里。愛倫·坡越發(fā)勤奮起來,除了寫情書,他還更加賣力地寫故事,以期賺得迎娶埃爾米拉的錢。
可惜,還沒來得及在文壇上占據(jù)一席之地,愛倫·坡就失去了心愛的女孩。1829年3月6日,一個毫無預兆的清晨,埃爾米拉被一架豪華馬車載去了遠方。所有人都在議論,兩個顯貴家庭的結合有著多么非凡的意義。只有愛倫·坡躲在黑暗的房間里,像個瘋子一樣燒掉了埃爾米拉以前寫給他的書信。隨后,他寫下了一首詩歌:“我死了嗎?但這個世界好像還有我??傆幸惶?,我會帶著熾烈的火焰,飛身而下,墜落吧!”
那天,被愛倫·坡視為自己的愛情祭日?;蛟S是對愛情再無期待,愛倫·坡很快結婚了,對象是匆匆認識的姑娘珍妮斯。出身窮苦的她之所以愿意嫁給愛倫·坡,完全是因為被他身上的憂郁氣質,以及幽深哀怨的文筆吸引。沒有婚禮,無人祝福,兩人簡單交換了劣質的戒指后,就搬到了一處廢棄的倉庫生活。婚后,愛倫·坡用一支筆維持兩人的生計。
在19世紀的美國,并不是一個適合以文字為生的時代。所以,愛倫·坡跟妻子的生活很快陷入了窮苦不堪,迷茫困頓如影隨形?;楹蟛痪?,珍妮斯就生了重病,因為無錢醫(yī)治,她很快去世了。雖然愛倫·坡并不愛珍妮斯,但妻子的病逝還是給了他沉重的打擊。他想不通,命運為何一再刁難他,連一絲希望都不給他。
為愛癲狂
在寫作這個領域,愛倫·坡極有天賦。早年生活的困頓,塑造了他獨特的寫作風格,他熱衷于通過展示死亡與丑惡來表現(xiàn)自己獨特的浪漫主義靈感,揭示人類意識及潛意識中的陰暗面。愛倫·坡發(fā)表的一系列與死亡和恐怖有關的故事,逐漸引起了文學圈的注意。
命運終于出現(xiàn)了曙光。1835年,26歲的愛倫·坡迎娶了13歲的表妹弗吉尼亞。在那個年代,這個舉動并不算驚世駭俗。弗吉尼亞身上的熱烈和明媚,照亮了愛倫·坡的生活。那段時間,是愛倫·坡最高產的歲月,他在報紙上發(fā)表了大量的小說、評論和隨筆,聲名鵲起的他,不再是那個因為沒錢看病,而眼睜睜看著妻子離世的卑微男人。
但平靜的生活總是那么短暫。僅僅三年后,弗吉尼亞患上了肺結核——這在當時是無藥可醫(yī)的絕癥。盡管愛倫·坡請來了最好的醫(yī)生,但他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妻子在自己懷里死去。
父母雙亡、被養(yǎng)母拋棄、初戀背叛、兩度喪妻,至此,愛倫·坡已被生活打擊得體無完膚。從那以后,他日益癲狂,作品也變得更加怪異、驚悚和暗黑。1839年,愛倫·坡發(fā)表了他最著名的短篇小說之一《黑貓》。他力圖使小說中的每一句話都為其預先設定的恐怖效果服務,因此多余的字句都被精簡掉,而最能帶給讀者恐懼的死亡氣息則彌散在小說的字里行間,將恐怖效果發(fā)揮到了極致。這部作品也因此成為愛倫·坡恐怖主義風格的經典代表。
除了恐怖小說,那個時期,愛倫·坡還寫過一首抒情詩《安娜貝爾·李》:“一陣寒風從云端吹起,凍僵了我美麗的安娜貝爾·李。于是她那些高貴的親戚來到凡間,把她從我的身邊奪去,將她關進一座墳墓,在這個濱海的國度里……無論是天上的天使,還是海底的惡魔,都不能將我們的靈魂分離?!?/p>
這首詩是寫給亡妻,抑或初戀埃爾米拉?有人追問,但愛倫·坡從來沒有回答過。
此后,孤獨的愛倫·坡產生了去里士滿的念頭,因為那里有他曾經的摯愛埃爾米拉。他曾寫信給埃爾米拉,說:“我遠遠看著你就好,無需得到回望?!边@是多么絕望的心境,他心里一定是填滿了無盡的哀傷,才令他在無數(shù)個深夜里寫下哀歌。
1841年2月,愛倫·坡發(fā)表了世界上第一部偵探小說《莫格街謀殺案》。在作品的小記里,愛倫·坡寫下這么一句話:“把自己殺死,其實很容易。先在文字里死幾次,等到真正死去的那天,也就順理成章了?!痹谂匀丝磥恚@句話的驚悚程度,甚至遠超于《莫格街謀殺案》這部作品本身。但愛倫·坡微微一笑:“這是我提前寫給自己的祭詞,我怕真正死去的那天,沒人記得我是誰!”
同年的9月,愛倫·坡在閑逛時偶遇了剛剛喪夫的艾莉。有著金色長發(fā),笑起來眉眼彎彎的她,周身散發(fā)著成熟女人的氣質。四目相對的一瞬間,愛倫·坡有些恍惚——他以為自己看見了埃爾米拉。不知不覺中,愛倫·坡跟隨艾莉穿過了三條街道。艾莉走到家門前,轉過身對愛倫·坡說:“那么,要進來喝杯咖啡嗎?”
兩人就這么相識了。從愛倫·坡寫給艾莉的信中,他的熱情可見一斑:“不,我才不是今天才遇見你,你是我前世未曾來得及牽手的愛人?!辨拙拥陌蚝芸鞙S陷在這打動人心的文字之中。相識僅僅一周,兩人就陷入熱戀。
當時,愛倫·坡剛剛完成他的短篇小說《紅死魔的面具》。這部小說以瘟疫為背景,揭示了人類對死亡的恐懼以及死亡的不可避免。艾莉是第一個看到《紅死魔的面具》手稿的人,她無比震驚地詢問愛倫·坡:“這恐怖的文字,是出自你的手?哦,不!我更愿意相信,你的雙手只能寫出愛情的樂章?!睈蹅悺て聟s笑了:“親愛的艾莉,能寫出恐怖文字的坡,其實早已經死在了12年前?,F(xiàn)在陪在你身邊的,可能是一縷幽魂?!?/p>
這段深夜里的對話,令人不寒而栗。艾莉尖叫著沖出房間,愛倫·坡則在她身后毫無顧忌地狂笑。
驚懼過后,艾莉將愛倫·坡請出了家門。盡管兩人曾經如膠似漆,但分手的時刻,艾莉的決絕毫不掩飾:“我不想跟一個瘋子生活在一起,天知道我有多害怕!”
愛倫·坡大笑著離去。也許在那一刻,他意識到了艾莉并非埃爾米拉。而此時的埃爾米拉,正陪伴在富豪丈夫身旁,出入上層社會,周圍盡是達官顯貴。然而,愛倫·坡不愿面對現(xiàn)實,他又給埃爾米拉寫了一封信。在信中,他毫不掩飾地寫道:能死在愛人的身邊,是我畢生都在追逐的夢想。
未曾料到,愛倫·坡一語成讖。那條魂牽夢縈繞的摯愛之路,最終竟變成了一趟永無返程的訣別列車。
天才隕落
雖然并沒有收到回信,但愛倫·坡還是在1843年7月來到了埃爾米拉所在的里士滿。那段時間,他時而突然出現(xiàn),時而乍然消失,還不時讓郵差送去熱烈的情書。這讓埃爾米拉倍感煎熬,身為貴婦的她不想被緋聞纏身,可是,面對一腔深情的愛倫·坡,她束手無策。
1845年1月29日,愛倫·坡在紐約《晚鐘報》上發(fā)表了詩歌《烏鴉》。這首詩歌敘述了一個失去戀人的男子在深夜獨自痛苦之際,被一只烏鴉驚擾并與其交流的故事。詩篇全篇基調壓抑沉悶,全文11次提及“永不復生”,這既是烏鴉的名字,也是它對男子提問的唯一回答。
也許,當時的愛倫·坡已經意識到,那段刻骨銘心的初戀已是“永不復還”。但命運總是如此難以捉摸,1847年2月16日,埃爾米拉的富豪丈夫意外去世。埃爾米拉因此獲得了一筆巨額遺產,而不遠處,曾經的戀人仍在默默守候,只要她愿意,隨時都可以開始一段新的戀情。然而,接受過良好家庭教育的埃爾米拉卻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她認為一個失去丈夫的女人,就如同陰暗處的菌類一般,不應再散發(fā)出哪怕一絲朝氣。
愛倫·坡完全理解埃爾米拉的痛苦,于是,每日一首詩歌成了他為她開出的療愈良方。很快,半年時間匆匆而過,埃爾米拉早已習慣了愛倫·坡如約而至的情詩。那些詩歌就如同死水中被猛然投下的石子,激起一圈圈漣漪,成了埃爾米拉渴望新生的序曲。
1849年8月20日,愛倫·坡住進了埃爾米拉位于里士滿的莊園。在愛情的滋潤下,愛倫·坡整個人精神煥發(fā),在短時間內完成了《詩歌原理》《唱針》《致安妮》等多首詩歌。仿若重生的他很快向埃爾米拉求婚,并商定在當年的10月完婚。
1849年9月28日,愛倫·坡應邀前往費城進行《詩歌原理》的演講。在巴爾的摩港下船后,他準備換乘前往費城的火車。當時,他手握埃爾米拉贈予他的藤條手杖,緩緩走下輪船,抬頭斜望了一眼即將落山的夕陽,轉身便被淹沒在了人群中。誰也沒想到,這是愛倫·坡留給世人的最后一抹影像。
1849年10月3日,本應該出現(xiàn)在費城的演講臺上的愛倫·坡,卻被人發(fā)現(xiàn)衣衫襤褸地躺在巴爾的摩市的街道上。當時,他遍體鱗傷,奄奄一息,卻仍然緊握著埃爾米拉贈予他的手杖。被好心人送往華盛頓大學醫(yī)院后,他始終未能恢復神智。10月7日凌晨,年僅40歲的愛倫·坡在痛苦中死去。
由于愛倫·坡在死前一直處于半昏迷狀態(tài),沒有對自己的遭遇做出任何解釋,因此,誰也不知道在他消失的5天時間里,到底發(fā)生了什么可怕的事情,而他的死因也成了謎。有人說,他是因為酗酒送了命,可傳記學家筆下的愛倫·坡沒有飲酒習慣,更不可能酗酒。也有人說,他的一部小說影射了兩個政治家,因此被報復謀殺,但這個說法沒有任何證據(jù)。
后來,作家約翰·沃爾什研究了當時的書信、報紙和相關傳記,寫出了《沉寂的午夜——愛倫·坡的神秘死亡》一書。他認為,愛倫·坡是被他的未婚妻埃爾米拉的兄弟們謀殺的。愛倫·坡和埃爾米拉是彼此的初戀,但埃爾米拉的父母兄弟嫌貧愛富,一直反對兩人的戀情。在家人的安排下,埃爾米拉不得不嫁給了一個富有的貨運商人。在富豪丈夫去世后,埃爾米拉和愛倫·坡舊情復燃,并很快訂了婚。他們約定等愛倫·坡去費城辦完公事之后就舉行婚禮??墒?,埃爾米拉的家族仍然強烈反對這樁婚事——他們擔心愛倫·坡覬覦埃爾米拉的財產。為此,他們曾多次警告愛倫·坡,可好不容易重獲愛情的愛倫·坡根本不予理會。因此,埃爾米拉的幾個兄弟決定除掉他。他們得知愛倫·坡體質特殊,天生不能喝酒,醫(yī)生曾說過,喝酒可能會要了他的命。于是,埃爾米拉的兄弟們趁著愛倫·坡去費城演講,在半路上劫持了他。他們不但毆打他,還拼命地給他灌酒。這也解釋了為什么愛倫·坡身上沒有致命傷,卻至死昏迷不醒。
愛倫·坡死后,埃爾米拉也消失了,甚至連愛倫·坡的葬禮都沒有參加。有人猜測,埃爾米拉得知未婚夫被兄弟們謀殺的真相后,心灰意冷,遠走他鄉(xiāng)。人們發(fā)現(xiàn),在此后的十幾年里,每到愛倫·坡的生日那天,都會有一個披著斗篷的人,來到他的墓地祭奠,并在墓前留下三朵玫瑰花。
在坐落于美國弗吉尼亞州里士滿市的愛倫·坡紀念館里,記錄了26種關于他死亡的假設,但真相只有一個,也許就藏在他至死緊握的手杖里。這個以神秘故事和恐怖小說聞名于世的美國小說家的人生,正如他的作品一樣,步步驚心。也許在冥冥之中,愛倫·坡早已書寫了自己的命格。
編?輯/朱艷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