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瓊
摘要:勞動教育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應與時俱進。文章分析勞動教育融入高職公共英語教學現狀,探討勞動教育融入高職公共英語教學的意義,指出加強教師對勞動教育意識的培養(yǎng)、立足課程特點實施勞動教育、利用學校勞動周活動營造良好的勞動教育環(huán)境、探索適合高職英語課程實際的勞動教育評價體系等,是勞動教育融入高職院校公共英語教學的主要路徑。
關鍵詞:高職;公共英語;勞動教育;評價體系;融合
中圖分類號:G65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4)12-0065-04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一定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大力宣傳勞動模范和其他典型的先進事跡,引導廣大人民群眾樹立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理念,讓勞動光榮、創(chuàng)造偉大成為鏗鏘的時代強音,讓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蔚然成風?!备呗氃盒W鳛榕囵B(yǎng)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場所,應在勞動教育、研修等方面多進行一些探索。而高職英語教師在公共英語教學中融入對勞動教育的思考,在理論和實踐上都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1.公共英語教學與勞動教育銜接不夠深入
高職公共英語是一門授課對象廣,強調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課程。從該課程的特點和育人的功能角度來看,依據《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相關要求,勞動教育和高職公共英語融合的深度還不夠。由于公共英語與勞動教育的關聯度相對較弱[1],因此大部分英語教材中并未體現勞動教育的顯性要素,在課程設計中也缺少勞動教育內容的系統(tǒng)化設計。這樣,就給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的勞動教育融合設置了一定的障礙,使得公共英語教學與勞動教育銜接不夠深入。并且部分教師會按照個人的理解進行備課,再根據現有內容進行深入挖掘,缺乏系統(tǒng)性和針對性。這樣,會割裂勞動教育與公共英語教學,造成勞動教育與公共英語教學無法真正融合在一起。
2.部分英語教師對勞動教育的認識深度不夠
對于勞動教育融入公共英語教學,從高職公共英語課程的師資力量方面來看,還有待提高。以高職英語為關鍵詞在中國知網上進行搜索,能找到不少結果,并且以勞動教育為關鍵詞的文章數量也在不斷攀升。而將高職英語和勞動教育作為并列關鍵詞在中國知網上搜索,則能找到的結果少之又少。這充分說明,部分英語教師對勞動教育的認識深度不夠,沒有真正將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yǎng)的全過程。
3.高職學生對勞動教育的理解出現偏差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兩面性,時代的高速發(fā)展給學生的學習與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時,其中的一些負面的內容也難免會對學生產生一些影響。并且在這些影響的背后,可以看到學生對勞動及其價值的一些偏頗的理解。例如,有些學生會單純地排斥勞動,輕視一般的勞動者,淡化勞動的重要性和價值,好逸惡勞[2]。
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職業(yè)技能素養(yǎng),培養(yǎng)高素質的人才,所以更加注重教學的實踐性,鼓勵學生將所學過的知識用于實際生活中,來解決所遇到的問題。勞動教育是很好的教育改革做法,也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
1.高職公共英語人才培養(yǎng)方案中勞動教育是重要內容
高職英語人才培養(yǎng)方案是英語教學的重要參考,高職英語課程標準(2021年版)指出,高職英語教學的目標之一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而這一目標的達成需要通過實踐性學習活動來實現。高職英語人才培養(yǎng)方案中,勞動教育銜接是必不可少的內容[3]。實際上,高職英語教學和勞動教育存在著“兩張皮”的現象。教師通過各種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如志愿服務、社區(qū)服務等)及校內勞動實踐活動(如校園環(huán)境整治、節(jié)日慶?;顒硬邉澋龋?,來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還亟待解決。因此,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社會責任意識,是高職英語教學與勞動教育相融合的需要。
2.勞動教育課程與高職英語課程設置互為啟發(fā)
勞動教育課程在中小學有明確的課程標準,但是部分高職勞動教育還存在教學目的不明確、形式單一、體系不完善等問題。因此,高職英語教學需要與規(guī)范的勞動教育相結合??偟膩碚f,英語這種與勞動教育相關的課程,需要通過科學系統(tǒng)的勞動教育去推動其發(fā)展。并且勞動教育課程與高職英語課程設置,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相輔相成,互為啟發(fā)。
3.勞動教育是學生樹立正確勞動價值觀念的根本
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教師會發(fā)現,勞動價值觀的形成作為勞動情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勞動教育是有一定促進作用的。這也說明,學生樹立勞動價值觀的動力不是單純的語言學習就能夠激發(fā)出來。首先,勞動教育有利于學生身體力行地進行德育,對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產生重要影響。其次,勞動教育對學生實現人生夢想、堅定理想信念、實現自我發(fā)展有促進作用[4]。勞動教育貫穿于學生的整個大學生涯,無論學以致用,還是終身學習及今后的工作中,都將以勞動教育中的堅忍不拔精神,為其指明未來的擇業(yè)之路、奮斗不息的追求之路、持之以恒的努力之路。這就要求學生不斷學習專業(yè)知識和英語課程,以達到真正踐行勞動教育的目的。
英語一直是人們學習的主要課程,在高等職業(yè)教育教學體系中,公共英語是每個專業(yè)學生都必須學習的課程。但是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的影響,部分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目的是應付考試,并沒有真正將職業(yè)技能與英語學習內容結合在一起。因此,高職教師必須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限制。當前,高職英語教育中融入勞動教育思想,是一種符合職業(yè)教育的改革思想。具體來說,勞動教育融入高職院校公共英語教學的路徑有下幾個方面。
1.加強對教師勞動教育意識的培養(yǎng)
勞動教育融入高職院校公共英語教學的過程中,高職院校要加強對教師勞動教育意識的培養(yǎng)。當前,部分高職英語教師以英語課程的教授為主要職責,在勞動教育這一塊是屬于“摸著石頭過河”的一類人,也不敢“班門弄斧”地在部分勞動教育專家的面前教授學生一些勞動教育的內容。這就需要高職英語教師通過系統(tǒng)的、專業(yè)的勞動教育培訓和相關學習,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而這個過程中,就需要勞動教育專家去帶領教師解讀相關文件,捋順相關概念,明確勞動教育的目標和方向。除此之外,還要求高職英語教師在集體教研過程中集思廣益,結合各專業(yè)學生的特點,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通過與學生、勞動教育專家進行交流和碰撞,形成自己的勞動教育理論,堅守實踐育人理念,將高職英語教學與勞動教育融合在這個過程中。例如,針對具體教學內容,高職院??山M織教師進行教案制作、課件制作競賽等,增強他們的勞動教育意識。在具體教案中,高職院校要做好英語教學與勞動教育工作的深度融合。高職院校也可以采用“以點帶面”的方式,對一些優(yōu)秀的勞動教育課進行推廣,使勞動教育在內外部的合力作用下,既發(fā)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又全方位提升教師的勞動意識,為勞動教育與英語教學的融合貢獻自己的力量。
2.立足課程特點實施勞動教育
高職院校要立足課程特點實施勞動教育,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勞動精神,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不斷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高職公共英語課程的課程性質,決定了其不可能像專業(yè)課程那樣,給學生提供更多實踐操作的機會。因此,學生勞動技能的培養(yǎng)就成為高職英語課程的弱項。高職公共英語課程的教學對象是全校學生,其與勞動教育相融合應立足課程的特點,以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意識、弘揚學生的勞動精神為主要切入口,凸顯勞動教育在學生價值引領方面的優(yōu)勢。高職公共英語課程要在學生收獲基礎知識的同時,以點帶面,潤物細無聲地讓他們受到正確勞動價值觀的指引,在學習中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勞動教育元素。
以新視野英語教程(第三版)Unit 5中的Section A短文為例,文中的主人公李娜是著名的網球運動員,她有著堅忍不拔的體育精神,在二十年如一日的訓練中,吃苦耐勞、刻苦訓練,最終成為世界網球界的大滿貫選手,還是中國網球的“Golden Flowers”,引領著年輕一代人勇攀高峰。教師在與學生一起學習這篇文章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用英語描述運動員的優(yōu)秀品質,啟發(fā)他們思考職業(yè)精神的內涵并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教師還可以奧林匹克精神為核心,引導學生觀看北京冬季奧運會中各國運動員展示的獨特的運動魅力,詮釋自己對奧林匹克精神的理解,聯想到勞動的價值及意義所在,進而形成對奧運精神的獨到見解。除此之外,教師通過關鍵詞句,讓學生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并讓學生在此過程中感受到拼搏精神的可貴,樹立今后干一行愛一行的勞動觀念,堅信通過勞動能夠創(chuàng)造幸福。再如,新視野英語教程(第三版)Unit 2中的Section A短文,文中的主人公李子墨是一名中國赴美學習的留學生,在英語零基礎的情況下,不畏懼充滿艱辛的第二語言學習道路,通過自己的努力,排除萬難,成為畢業(yè)典禮上發(fā)言的學生代表,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在本文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一起討論非英語母語的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需要具備怎樣的精神,并啟發(fā)學生思考應如何確定目標以及一步一個腳印地實現自己的夢想。這樣,能讓學生明白勞動教育中的拼搏精神的可貴,樹立“活到老學到老”的勞動觀念,堅信行動的力量。
教師要以新視野英語教程(第三版)中的各單元內容為依托,從中挖掘適合的勞動教育元素,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信勞動創(chuàng)造幸福,勞動成就未來,堅定勞動信念。具體來說,教師可在高職英語課程教學中探索勞動教育元素。Unit 1:Going to College(創(chuàng)新勞動力培養(yǎng)),Unit 2:Learning English,Some Advice and Suggestions(相信勞動創(chuàng)造幸福,勞動成就未來),Unit 3:Learn- ing a Lesson from Unusual Stories(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Unit 4:Science and Technology(勞動光榮),Unit 5:I Love This Game(思考職業(yè)精神內涵),Unit 6:Celebration of Holidays(用勞動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Unit 7:Social Activities on Campus(在大同觀念的影響下,認知勞動),Unit 8:Body Language in Communication(團隊協(xié)作力的培養(yǎng))。
3.利用學校勞動周活動營造良好的勞動教育環(huán)境
在高職公共英語教學與勞動教育的融合過程中,高職院校要善于利用學校勞動周營造良好的勞動教育環(huán)境。例如,高職院??稍谡n程設置中安排一門獨特的“勞動必修課”,而這門課需要學生在學校以掃地、清除垃圾等方式進行修習。高職院校還要創(chuàng)新體制機制,建立勞動教育評價體系,將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yǎng)計劃,針對學生的生活技能制訂具體的勞動實踐周計劃,旨在實現知行合一,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高職公共英語課教學中,教師可以學校勞動周為契機,收集學生勞動后的感悟,讓學生以簡要的英語小對話、小短文的形式表達自己勞動后的感悟。教師也可以拍攝小型情景劇,以人們勞動時的情景為背景,群集成一個單元,讓每個學生看到身邊的勞動之美,體會榜樣的力量,切身感悟勞動精神,這樣既可以鍛煉學生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又能促進學生正確理解勞動價值。教師還可以找一些公眾號上的雙語新聞讓學生閱讀,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讓他們正確看待身邊的小事,提高他們的知識素養(yǎng)和勞動素養(yǎng)。
4.探索適合高職英語課程實際的勞動教育評價體系
在實踐中,高職院校要探索適合英語課程實際的勞動教育評價體系。勞動教育評價涉及的方面比較多樣,通過評價能對學習者的基礎素質、能力水平等有客觀的評價[5]。例如,本校的勞動周是為每個在校學生設置的為期14天的生活技能勞動課程,共48學時,完成了可以獲得相應的1學分。這些是基于學生勞動周的表現情況,輔導員從大家參與的理論和實踐課程的出勤情況、實踐表現、承擔的勞動量等進行評分。很多專家學者在討論勞動教育的評價過程中,會提到CIPP評價模型。CIPP評價模型不局限于對學生課程學習結果的評價,也兼顧整個過程的監(jiān)控、檢查、分析和反饋[6]。該模型運用于勞動教育課中,可以檢驗勞動課程的實施是否合理、規(guī)范,是否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完成課程學習和實踐活動。那么如何探索高職英語課程中的勞動教育評價呢?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借鑒CIPP評價模型,利用超星學習通平臺發(fā)布分組任務、討論、競答、作業(yè)等,對身邊的勞動教育事件以英文小故事、小短文、小情景劇的形式進行展示,引導學生進行生生互評、組組互評等,去分析和反饋自己的優(yōu)勢及不足,在互相激勵中理解勞動教育的意義,在一點一滴中改變自己對勞動的偏見。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激勵學生自己發(fā)掘身邊的勞動小能手,用英文簡要表達自己的看法;也可以鼓勵學生查找國內外的勞動新聞,闡釋自己對勞動教育的獨特看法。這樣的過程,可以通過超星學習通平臺進行監(jiān)控和檢查。最后,教師形成學期末、學年度的評價,通過實踐—產出—評價—反思的良性關系,使高職英語課程與勞動教育真正融合。
綜上所述,勞動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意識和勞動能力,使他們能夠適應社會勞動需求,提高就業(yè)競爭力,實現個人發(fā)展,為社會作出貢獻。高職公共英語課程作為學校實施勞動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應揚長避短,通過加強對教師勞動教育意識的培養(yǎng)、立足課程特點實施勞動教育、利用學校勞動周活動營造良好的勞動教育環(huán)境、探索適合高職英語課程實際的勞動教育評價體系等,把勞動教育目標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引導學生弘揚勞動精神,將勞動精神真正內化于心。
參考文獻:
[1]郝志軍.學科課程滲透勞動教育:理據與路徑[J].中國教育學刊, 2021(05):75-79.
[2]康曉卿.關于新時代勞動教育相關概念的理解———兼談正確認識勞動、活動、實踐的一般含義及其關系[J].教育評論,2021(04): 12-17.
[3]楊爽.高職公共英語課程融入勞動教育實施路徑探究[J].海外英語,2022(21):228-229.
[4]王鑫明.高職院校實施勞動教育課程的創(chuàng)新性思考[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0,40(27):19-22.
[5]鄭宣,金萌萌,李家懿,等.服裝智能制造視域下勞動教育元素的挖掘和深化[J].紡織報告,2023,42(04):108-110.
[6]郭欣.新時代高校勞動教育課程評價體系的建構與運行———基于CIPP課程評價模式[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23(03):88-90.
Reflection on Integrating Labor Education into Public English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Zhang Liqiong
(Minjiang Normal College, Fujian Province, Fuzhou 350108, China)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socialist education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labor education should keep up with the times in the new era.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tegrating labor education into public English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explores the significance of integrating labor education into public English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oints out strengthening the cultivation of teachers awareness of labor education, implementing labor education based on curriculum characteristics, creating a good labor education environment through school labor week activities, and exploring a labor education evaluation system suitable for the actual English curriculu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t is the main path for integrating labor education into public English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education; publicEnglish;labor education;evaluation system;f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