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婧含
一句標語在韓國廣泛流傳——“孝敬父母,就送他們去張家界旅游?!表n國數據顯示,今年1月前往中國的韓國民眾超過14萬人次,同比暴增908%。而張家界1-2月接待入境游客10.6萬人次,其中來自韓國的有4.58萬人次。
世界罕見的張家界地貌、阿凡達的好萊塢電影敘事,是張家界躋身國際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天下奇山異水如云,兼具情懷與景觀者亦不算少,張家界何以獨受韓國人青睞?
“韓流”勇進
邁克是一名美籍韓裔,從美國回韓國探望親戚時,他們當即決定一起去中國張家界旅行。直奔張家界有些奇怪,但事實上,這是許多韓國人的出游選擇。從韓國仁川機場、大邱機場直飛張家界荷花機場,全程航班僅3小時左右。此外,張家界口岸已實現24小時落地簽審核,入境30分鐘便捷通關,大型酒店、餐飲店等都重建或增設了外卡收單POS機。甚至路邊的水果攤主,都能用幾句簡單的韓語交流。而景區(qū)內,中英日韓四語標牌隨處可見。在休憩平臺,韓國旅游團幾乎占據了一大半。
一個疑問開始在社交媒體廣泛熱傳——韓國人到底是什么時候愛上張家界的?一個主流觀點是,這是因為政府的國際市場戰(zhàn)略與雙方的友好互動。今年兩會期間,張家界市市長王洪斌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到,張家界從1999年起就在開拓韓國市場,陸續(xù)和韓國7個城市開通直航。
2001年,韓國觀光社社長趙洪奎受邀來到張家界,被綺麗風光深深震撼,回國后便積極宣傳。2006年,張家界與韓國慶尚南道河東郡結為友好城市,每年堅持實施互派公務員研修計劃。張家界市文化旅游廣電體育局黨工委委員、副局長田洪曼認為,友好城市之間互派公務員的交流,對張家界文旅資源的宣傳也有正面作用。
除此之外,韓國的影視文藝作品也極大地推漲了張家界在韓國的聲量。2016年,韓國綜藝《團結才能火》來張家界取景拍攝;2018年,韓劇《我的大叔》中也有臺詞展示了孝道與張家界之間曖昧不清的關系:“要不讓媽媽們出去旅行吧……我看電視上的張家界很不錯哦。”
在攀登天門山的過程中,40歲的導游金湖說著他的觀點,“阿凡達取景地的名聲,要比這些更加響亮”。更重要的是,韓國人熱愛爬山,但老年人體力有限,張家界的索道和巨型電梯工程非常發(fā)達,這給了他們兩全的選項。
金湖來自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2005年聽從朋友的指引踏入旅游業(yè),又在6年前開始專注于張家界市場。他幾乎沒有空閑的日子,每周都在同樣的路線上帶領著不同的賓客賞玩。而金湖所在的旅行社,同是朝鮮族人的安經理則定居在張家界,如今孩子已就讀張家界一中。像他們這樣生活在張家界的延邊州朝鮮族民眾,還有3000多人,分別從事講解員、導游、餐飲業(yè)人員等職業(yè)。
今年以來,韓國預訂張家界旅游產品的60歲以下消費者占比為66%,陪父母同游的消費者群體快速增長,從“銀發(fā)游”轉變?yōu)椤凹彝ビ巍薄?/p>
共生與包容
如果一定要為“韓流入張”尋找一個精神歸因,那么,張家界自生而來強大的包容性,是其可以順暢地邁入國際化旅途目的地的根源之一。
如何將傳統的在地文化和規(guī)范化的旅游經營結合起來,是所有文旅城市都在鉆研的命題。而張家界引領性地注入了民營經濟的活力,這同樣是城市開放與包容的體現。田洪曼介紹道,“政府一直重視和鼓勵民營經濟在張家界的發(fā)展”。目前,整個張家界除了張家界武陵源等部分政府主導經營的景區(qū)外,很多景區(qū)均通過招商引資或者委托經營,實現了有效運轉。而即使在張家界武陵源景區(qū)內,一些重大工程如索道、百龍?zhí)焯莸龋彩墙挥墒袌鲋黧w投資經營。
天門山景區(qū)更是從開發(fā)到現在,全都是自主民營。盡管沒有針對性地進入韓國市場——張家界每年都會在國內不同城市及亞歐美各國進行旅游推介——但1995年人均GDP就突破1.26萬美元的韓國,的確是最近距離的能被張家界吸引的國度。
韓國的高地和山脈幾乎占國土面積的70%,張家界的飲食與高山文化,對韓國人來說既新鮮又熟悉。田洪曼舉了一個例子,10年前,韓國旅游團隊最喜歡在張家界當地買一整頭牛宰殺食用。因為韓國當地牛肉價格高昂,而這里的肉類、水果蔬菜等都稱得上是物美價廉。
但如今,韓國人已不再是張家界的“唯一外賓”。在各大景區(qū),年輕的歐美背包客開始頻繁出現,泰國和越南的旅行團也在一片“韓流”中穿身而過?!皣H張”,正在一步步攀升。
鐵腕治旅
盡管名聲在外,也并非盡善盡美。在一眾社交平臺,仍然有很多游客不時抱怨,諸如天氣原因沒有看見云海,以及低價散團的強制購物令人不適等。田洪曼告訴記者,這正是張家界一直努力的事情——“鐵腕治旅”。然而,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依然有很多低價拼團在鉆空子。
李嚴是土生土長的當地人,他真誠地勸告記者千萬不要去報低價團。“有些低價團,我們本地人都不敢想象,500塊左右包5天4晚,肯定要拉你去購物?!碧锖槁f,張家界作為一個長線旅游目的地,旅游資源豐富,全市有各類景點300多個,等級景區(qū)就有36家,而以城區(qū)為起點,大部分景區(qū)的車程幾乎都在1小時內。
張家界武陵源景區(qū)總經營面積5000公頃,購1次門票,4日之內可以多次從不同的5個大門入園,每個門、每一天都可以看到不一樣的景色,這本應是極佳的體驗——無須舟車勞頓。但快餐式的旅游團總會走馬觀花地略過真正值得欣賞的自然奇觀,將低價吸引來的游客引入購物場所。
2022年起,張家界發(fā)布旅游市場秩序管理規(guī)定,規(guī)定了旅游團隊在旅游期間的購物點和時間,消費者在旅游團隊購物場所購買了商品,有權在30日內無理由退貨??墒谴撕螅徫飯F又想出了新的“法子”,將游客引出張家界的地界,做成多點旅游,來規(guī)避這一限制。對于不了解的外地游客,很容易就“掉進陷阱”。當前,張家界通過開展“鐵腕治旅”專項行動,游客投訴率環(huán)比整治前下降70%。
景觀改變命運
1979年秋,畫家吳冠中前往湘西采風過程中,偶然訪問張家界一地,嘆為觀止,返程即寫下《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一文,引起各界震動,“湘西寶藏”自此被發(fā)現。
1982年9月,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成為中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1992年,武陵源風景名勝區(qū)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2004年2月,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被列入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在打響知名度的“第一槍”里,大庸市的主政者當機立斷地作出了決定。1994年4月,經國務院批準,大庸市更名為張家界市。由此,這座城市與它的山光水色徹底融為一體。
田洪曼記得,2018年,全國旅游扶貧大會在張家界舉行,當時有這樣一句總結:“張家界的旅游發(fā)展史,就是一部波瀾壯闊的扶貧史?!?019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張家界市旅游從業(yè)人員超過30萬人,占總人口的五分之一。就業(yè)之外,山區(qū)改變命運的根本性資源是教育。而旅游業(yè),無論是從宏觀經濟帶動的角度,還是微觀發(fā)展的切面,都在推動教育發(fā)展。
1995年,張學良的侄女張閭蘅與一眾港澳名人訪湘,在聽聞時任張家界市委副書記李東東說起一些山里孩子交不起50元的學費后,當即與同行者聯合簽名,資助了3000名失學兒童。30歲左右的網約車司機陳生回憶:“零幾年,那時候還比較窮,孩子們?yōu)榱速崒W費,帶一個背簍,裝著礦泉水和能生食的水果、蔬菜,利用暑假去各個景點售賣?!眮碛瓮娴捻n國游客出手很大方,他記得在黃石寨遇到過一對40多歲的韓國夫婦,給了他一筆不薄的小費,幾乎足夠他當時交學費了。
(文中金湖、李嚴、陳生為化名)
(摘自《南風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