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立濤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各個領域,尤其是在教育領域,通過互聯(lián)網的應用,可以對教育信息進行實時監(jiān)控,并將其存儲于云端?;ヂ?lián)網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推動教育現(xiàn)代化發(fā)展。但在“互聯(lián)網+”背景下,網絡和信息安全問題日益突出,如果不對其進行有效防護,將會給高校教學、管理、科研帶來巨大損失。本文分析了“互聯(lián)網+”背景下高校網絡和信息安全問題的成因及存在的安全隱患,并提出了相應防護策略。
關鍵詞:“互聯(lián)網+”;高校;網絡信息安全;防護策略
一、引言
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信息化已經滲透到社會各領域,教育領域也不例外。在“互聯(lián)網+”背景下,高校已經開始將網絡和信息技術應用于教育教學、科研管理以及學生學習等方面。借助互聯(lián)網,高校實現(xiàn)了資源共享,教師和學生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訪問學校網站、查詢學生成績等,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育教學質量。但與此同時,高校網絡和信息安全問題也日益突出,部分高校在網絡和信息安全方面存在著嚴重的隱患。這些安全問題不僅會給學校的教學、科研等工作帶來巨大損失,而且還會威脅到學生的生命財產安全。為了更好地保障高校網絡和信息安全,需要加強對高校網絡和信息安全問題的研究,并結合實際情況提出相應的防護策略?;诖?,本文主要研究了“互聯(lián)網+”背景下高校網絡和信息安全問題的成因及存在的安全隱患,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防護策略。該研究可以為“互聯(lián)網+”背景下高校網絡和信息安全防護工作提供理論依據及參考借鑒。
二、“互聯(lián)網+”背景下高校網絡信息安全隱患
(一)計算機病毒威脅
所謂計算機病毒,主要是指病毒的制造者通過使用軟件,在他人的計算機當中插入可以造成其正常運行受阻的代碼,進而導致計算機無法正常使用,整個系統(tǒng)陷入癱瘓的狀態(tài)。計算機病毒的特點在于其非常隱蔽,同時傳播性極快。一旦計算機系統(tǒng)遭受病毒侵襲,很可能在短時間內出現(xiàn)整個系統(tǒng)崩潰的局面,直接影響后期系統(tǒng)的運行,也會使得計算機系統(tǒng)當中許多關鍵的數(shù)據信息嚴重丟失。從當前高校網絡系統(tǒng)的建設來看,大多數(shù)高校都建立了教務系統(tǒng)以及財務系統(tǒng)。若病毒侵襲教務系統(tǒng),就會導致學生的學籍信息被泄露,而侵襲財務系統(tǒng),則會導致高校面臨嚴重的財務損失與威脅。
(二)木馬威脅
木馬威脅是高校網絡信息安全的一大隱患。木馬病毒通過潛入計算機系統(tǒng),并通過操縱、竊取、破壞等手段,對高校網絡信息系統(tǒng)造成極大威脅。這種威脅不僅僅針對個人電腦,也包括高校內部的網絡設備和服務器。木馬病毒的傳播途徑多種多樣,常常通過電子郵件、下載軟件等方式悄無聲息地滲透進入高校網絡,對師生的個人隱私、學術研究成果等造成巨大威脅。
(三)黑客攻擊
黑客攻擊是高校網絡信息安全的嚴重隱患之一。隨著高校信息化建設的發(fā)展,網絡成為教學和管理不可或缺的工具,但同時也給黑客提供了可以利用的機會。黑客利用各種手段入侵高校網絡系統(tǒng),竊取或篡改敏感信息,給高校的教學、科研工作造成嚴重影響。有時候,黑客攻擊甚至可能波及高校的校內網,癱瘓整個網絡系統(tǒng),給師生們的學習生活帶來極大困擾。高校需要加強網絡安全意識教育,健全網絡安全管理體系,提高網絡防御能力,以應對這一嚴峻挑戰(zhàn)。
(四)人為操作失誤
人為操作失誤是高校網絡信息安全的一大隱患。盡管高校通常會配備專業(yè)的技術保障人員,但由于操作環(huán)境的復雜性和人為疏忽等原因,防火墻配置不當、密碼保護不嚴密等情況經常發(fā)生。一旦發(fā)生人為操作失誤,高校網絡信息系統(tǒng)的安全性將受到嚴重威脅,甚至可能導致重大數(shù)據丟失或遭到未經授權的訪問。高校網絡信息安全隱患中,不能忽視人為因素的影響。員工的安全意識和防范能力不足可能導致安全漏洞的出現(xiàn)。因此,高校需要加大對教職工的培訓力度,增強他們的網絡安全意識和技能水平。同時,高校還應建立科學、嚴謹?shù)木W絡安全審計機制,對網絡系統(tǒng)進行定期的安全性評估和檢測,及時發(fā)現(xiàn)和修復潛在的安全漏洞,保障網絡系統(tǒng)的整體安全。這些舉措可以幫助高校更好地應對人為操作失誤的風險,提高網絡信息安全水平。
三、“互聯(lián)網+”背景下高校網絡信息安全防護的必要性
在當今信息爆炸的時代,互聯(lián)網已經成為了高校教育的一部分,促使了教育模式的轉型以及教學資源的共享。這種“互聯(lián)網+”的背景下,高校網絡信息安全防護的必要性顯得尤為重要。
首先,高校網絡信息安全防護的必要性體現(xiàn)在學生個人信息保護方面。隨著大數(shù)據時代的到來,學生個人信息越來越受到重視。高校承載著大量學生的信息,包括姓名、學號、年齡、籍貫等各種個人敏感信息。這些信息一旦泄露,將給學生帶來嚴重的后果,例如身份被盜用、個人隱私被侵犯等。因此,加強高校網絡信息安全防護,保護學生個人信息,是高校義不容辭的責任。其次,高校網絡信息安全防護的必要性還體現(xiàn)在學術研究方面。高校是學術研究的重要場所,研究者們在網絡上進行學術交流、查閱文獻、發(fā)布研究成果等。然而,網絡上也存在眾多的盜版、山寨等問題,這給學術研究帶來了威脅。如果沒有高校網絡信息安全防護的措施,研究者們的努力可能會被他人不法地利用,甚至被別有用心的人篡改、冒名頂替。因此,高校網絡信息安全防護的必要性不僅是為了保護學術研究的權益,也是為了維護學術道德和學術誠信。此外,高校網絡信息安全防護的必要性還體現(xiàn)在教學活動方面。如今,高校教學已經不再局限于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而是借助互聯(lián)網技術進行線上教學、遠程教育等。這種教學模式的改變,使得學生能夠獲得更多的學習資源和機會,提高了教學效果。然而,網絡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安全隱患,例如網絡課程的內容被非法轉載、學生的作業(yè)被他人代寫等。為了保證教學活動的公正性和合法性,高校應加強網絡信息安全防護,防止上述問題的發(fā)生,維護教學活動的正常進行。
綜上所述,高校網絡信息安全防護的必要性不容忽視。保護學生個人信息,維護學術研究的權益,維護教學活動的正常進行,都需要高校加強網絡信息安全的防護措施。只有這樣,高校的網絡環(huán)境才能更加安全、可靠,為學生、教師和研究者提供一個良好的學術研究和教學交流的平臺。
四、“互聯(lián)網+”背景下高校網絡信息安全防護策略
(一)建立完善的網絡入侵檢測屏障
隨著網絡安全問題的不斷出現(xiàn),高校也應當建立完善的網絡入侵檢測屏障,從而對校園內的網絡進行有效防護。校園內建立完善的網絡入侵檢測屏障,不僅可以實現(xiàn)對高校內部網絡的入侵檢測,還能夠對高校內的網絡進行入侵檢測,從而有效防范校園內出現(xiàn)的各種安全問題。在設置入侵檢測屏障時,可以選擇簽名分析或統(tǒng)計分析的方式,這樣可以更全面地針對當前網絡運行偏差進行分析,在最短時間內加強對入侵對象的檢測。同時,高校還應當建立一套完善的網絡安全預警機制,以對校園內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安全問題進行提前預警。防火墻的作用在于有效規(guī)避外部人員在網絡上的非法入侵,同時有效保障網絡系統(tǒng)的安全性,對于高校網絡信息的傳遞與共享都提供了有效的保護。例如,當高校內出現(xiàn)可疑網站時,應當立即采取措施對其進行攔截。另外,當學生發(fā)現(xiàn)校園網絡出現(xiàn)異常時,也應當及時上報有關部門。只有建立完善的網絡入侵檢測屏障,才能夠對校園內可能存在的各種安全問題進行提前預警和處理,從而有效提升校園內部網絡的安全性。
(二)針對信息數(shù)據制定統(tǒng)一標準
網絡和信息安全問題不僅涉及到高校教學、管理和科研等多個方面,而且也關系到每個人的利益,因此要在充分保障網絡和信息安全的前提下,保護個人隱私。對此,各高校需要建立統(tǒng)一的標準體系,制定統(tǒng)一的數(shù)據安全保護標準。其中包括數(shù)據格式、數(shù)據定義、數(shù)據安全以及數(shù)據完整性等方面。在統(tǒng)一的標準體系下,各個高??梢灾贫〝?shù)據安全管理辦法、數(shù)據保護規(guī)范等。以校園網為例,高校要制定校園網的等級保護制度、建設規(guī)范以及分級保護技術標準等,以明確校園網的分級保護范圍以及原則。同時還要根據網絡和信息安全現(xiàn)狀,對校園網中存在的安全漏洞進行及時修復,防止出現(xiàn)網絡和信息安全事件。除此之外,還應該建立校園網使用規(guī)范以及準入控制制度,并對網絡和信息進行安全審計,保障校園網可以正常運行。例如在身份認證方面,應該加強身份認證管理以及權限控制。在進行標準設定之前,還需要針對所有的用戶進行全面的了解,可以選擇使用先進的技術手段進行整個系統(tǒng)的構建,并且在學生、教師以及教職工三方進行身份驗證,這樣將有效保障數(shù)據對接的安全性。在高校的相關系統(tǒng)登錄過程中,針對登錄用戶的信息審核、注冊流程、身份安全識別、具體權限設置等,也必須進行統(tǒng)一層面的規(guī)劃與要求,這樣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規(guī)避犯罪分子對網絡系統(tǒng)的侵襲與影響,有效實現(xiàn)了對高校網絡系統(tǒng)安全防護的目的。
(三)提升技術操作人員專業(yè)素質和安全意識
為了進一步提高高校網絡和信息安全防護水平,需要從根本上提升技術操作人員的專業(yè)素質和安全意識,從技術層面強化安全防護。首先,高校需要建立網絡安全管理組織機構,由專人負責網絡和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對安全管理制度進行完善,同時明確管理責任,從而為網絡和信息安全工作提供堅實的組織保障。其次,高校需要在日常管理中重視網絡和信息安全工作,明確其重要地位和作用,并制定具體的措施和制度。比如可以定期開展網絡和信息安全知識培訓,以提升技術操作人員的專業(yè)水平和安全意識。通過開展培訓可以提升技術操作人員對計算機的使用能力,從而更好地維護計算機網絡和信息安全。最后,高校需要定期組織網絡和信息安全工作檢查。在檢查過程中可以發(fā)現(xiàn)高校存在的網絡和信息安全隱患問題,并針對問題制定相應的整改方案。在整改方案中要明確整改措施、時間以及責任人等內容。通過定期檢查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隱患問題,并及時進行整改,從而為高校網絡和信息安全防護提供基礎保障。
(四)從物理層面加強高校網絡安全防護
1.加強機房的安全建設
加強高校網絡機房的安全建設,根據國家相關要求,保證機房內的網絡設備與數(shù)據信息安全,避免黑客入侵、病毒感染等問題出現(xiàn),從而保障校園網絡的正常運行。此外,要建立健全高校網絡設備運行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對計算機進行維護和保養(yǎng),保障設備運行穩(wěn)定。同時要定期對高校網絡設備進行檢測和檢修,避免出現(xiàn)故障問題。
2.完善校園網絡建設
在建設校園網絡的過程中,要確保校園網絡與外部網絡之間進行隔離,防止病毒的侵入。要建立健全校園網絡系統(tǒng),對高校校園網絡進行全面優(yōu)化,避免出現(xiàn)漏洞和安全隱患。此外,還應該完善校園網絡的管理制度和管理體系。
3.建立安全事件應急響應機制
在高校開展教學活動時,要不斷完善高校安全事件應急響應機制,一旦出現(xiàn)安全事件時要及時啟動相應應急預案,在最短時間內對安全事件進行處理和解決。
4.加強信息安全培訓
針對高校內員工的計算機水平不同、年齡階段不同等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地培訓學習,確保每位員工都具備一定的信息安全意識和技能。此外還要加大對員工的信息安全教育力度,定期對其進行培訓學習和考核評估等活動,提高其信息安全意識和技能水平。
五、結束語
“互聯(lián)網+”時代,信息安全問題日益突出,如果不對其進行有效防護,將會對高校教學、管理、科研帶來嚴重影響。高校網絡和信息安全防護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從多方面、多角度出發(fā),提高網絡和信息安全意識,提高信息安全防護水平。高校應建立起一支高素質的網絡和信息安全隊伍,提高對網絡和信息安全防護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建立健全網絡和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落實網絡和信息安全責任制,制定網絡和信息安全應急預案;加強對校園網的管理與監(jiān)督,嚴格執(zhí)行相關法律法規(guī);建立高校網絡和信息安全防護技術體系,加強技術研發(fā)與人才培養(yǎng)。
“互聯(lián)網+”時代下,高校網絡和信息安全問題已經成為教育發(fā)展中的關鍵問題,只有進一步完善相關制度體系、提升網絡與信息系統(tǒng)的安全性、增強用戶的防范意識、加強技術手段建設等才能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只有不斷提高網絡與信息系統(tǒng)安全性,才能推動高校教育事業(yè)更好地發(fā)展。各高校應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采取有效措施對校園網進行科學規(guī)劃與建設,全面提升校園網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王濤,趙耀軍.高校網絡信息安全防護管理的策略探討[J].無線互聯(lián)科技,2023,20(03):142-145.
[2]布英塔.高校網絡信息安全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23,35(03):224-226+230.
[3]夏煒,柳雋宇,夏端峰.基于大數(shù)據背景的高校網絡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研究[J].數(shù)字通信世界,2022(10):155-157.
[4]時進.高校網絡安全防護中的計算機信息管理技術應用分析[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22(08):88-90.
[5]龔鵬.大數(shù)據背景下高校網絡信息安全與防護[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22(06):78-79.
[6]張偉.“互聯(lián)網+”背景下高校學生網絡信息安全教育與防護策略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yè)學院學報,2019,32(10):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