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戎
悠久歷史與現(xiàn)代時尚的完美交匯,使得北京的每一頁都寫滿了繁華與滄桑,其背后是沉淀千年的政治、文化底蘊。每一座建筑仿佛都是一篇古老的文獻,每一塊磚、每一寸土地都好似在述說著古老的故事。
北京的景點一年到頭沒有淡季,只有旺季和旺旺季。所以游覽京城,我喜歡上以Citywalk的方式,并樂此不疲?!癈itywalk”意為“城市漫步”,漫步在城市街頭,看看老建筑,逛逛特色小店,點一杯咖啡,或是品嘗地道的當(dāng)?shù)匦〕浴圆患辈辉甑墓?jié)奏深入城市的肌理,貼近城市的呼吸,感受城市獨特的氣質(zhì),是近來被許多人推崇的一種游覽方式。
在北京,可借助地鐵、公交、共享單車,或是步行,近距離體會最真實的市井氣息,領(lǐng)略獨特的城市韻味,在慢節(jié)奏旅程中,沉浸式發(fā)現(xiàn)屬于自己的奇妙之旅。
今天的這條Citywalk路線,有美味的品嘗,有歷史的探知,有精神美好的撫慰,也有現(xiàn)代京城人們生活的再現(xiàn)。跟上我的腳步,一起出發(fā)吧!
不經(jīng)意間換乘了地鐵19號線,這是一條號稱北京最奢華最美的地鐵線路,它的每個站都獨自美麗,各有特色,而且站內(nèi)干凈又高級,人流量很少。走在其中猶如穿梭在電影中的地底世界,顏值高且舒適,再適合拍照不過。
在“牛街站”下車,只見站內(nèi)古色古香的民族大融合的壁畫金壁輝煌,充滿了濃厚的藝術(shù)氣息。最迷人的是那充滿異域風(fēng)情的穹窿吊頂圖案,真是美的無與倫比,讓人迷醉,不舍離去。
我曾經(jīng)在莫斯科專門去乘坐過地鐵,舉世聞名的莫斯科地鐵素有“地下藝術(shù)宮殿”的美譽,一個個站臺就像是一道道人文風(fēng)景線、一座座藝術(shù)的殿堂,震撼人心,讓人沉迷。如今在北京也能看到如此具有藝術(shù)氣息的地鐵站,真是讓人欣喜不已。
尋覓北京的美食,牛街不失為一個好去處。這是一條歷史悠久的民族文化街,也是西城最熱鬧的地界兒。這里有號稱“全北京最好吃”的聚寶源,著名的清真超市“牛超”,經(jīng)過四代傳承的奶酪魏,名聲在外的洪記小吃店等等老字號。特色小吃那就更數(shù)不過來了,糖耳朵、羊肉串、黃米面炸糕、姜汁排叉、甑糕、豆面丸子湯、牛腱子……味道好,價格親民。游客們大都排完隊買一樣,一邊吃著一邊再去排另一個隊,每一樣都不想錯過。附近的居民也常常來排隊囤貨,大兜小袋的往家拎。熱鬧的場景、喧騰的煙火氣兒,讓每一個熱爰美食之人大快朵頤的同時,臉上滿是喜悅的笑容。
牛街禮拜寺創(chuàng)建于遼圣宗十三年(966),是世界著名的清真寺之一。禮拜寺的建筑采用了中國傳統(tǒng)的木結(jié)構(gòu)形式,主要有禮拜殿、梆歌樓、望月樓和碑亭。在一位穆斯林老者的引領(lǐng)下,我進入禮拜殿,只見整個大殿雕梁畫柱,十分氣派壯觀,殿堂內(nèi)的雕刻、繪畫以及經(jīng)文美輪美奐。殿內(nèi)肅穆莊嚴(yán),讓人不由得頓生虔誠敬仰之心。
之后,我們來到了始建于唐貞觀十九年(645)的法源寺。法源寺不僅是北京城內(nèi)歷史悠久的古剎,是中國佛教禪宗的發(fā)源地之一,也是中國佛學(xué)院、中國佛教圖書文物館所在地,是培養(yǎng)青年僧伽和研究佛教文化的重要場所?!耙蛔ㄔ此?,半部中國史?!弊阋宰C明法源寺在中國歷史中的重要地位。1400多年來,在歷史的更迭之中,法源寺曾幾度更名。經(jīng)歷了無數(shù)風(fēng)吹雨打,見證了諸多歷史事件,它不僅是北京的一座地理坐標(biāo),更是一個文化符號。通過李敖的小說《北京法源寺》,被越來越多的人知曉。
法源寺也是北京賞丁香花最出名的地方。1924年4月26日,泰戈爾在林徽因與徐志摩的陪同下來到了法源寺參加“丁香詩會”,三人曾在丁香樹下,與眾詩友賞花論詩直至夕陽西下。那一年,泰戈爾獲得了諾貝爾文學(xué)獎。
寺院內(nèi)還有兩顆白皮松樹,樹干筆直,參天蔽日,樹齡已有數(shù)百年,是北京市一級保護樹木。
在北京游玩,必須要逛逛胡同。走在北京的胡同里,一磚一瓦見證著老北京人的生活點滴,也留存了這座城市變遷的痕跡。其給人的厚重歷史感,是我游歷其他城市從未有過的體會。
爛縵胡同離法源寺很近,胡同里大部分房頂上有著數(shù)不清的鴿子屋,時而傳來鴿子“咕咕”的叫聲,非常有老胡同的感覺。這條胡同雖然不是北京最出名的胡同,卻也不簡單,僅有300多米長,卻坐落著歷史上著名的湖南會館、江蘇會館、瀏陽會館等會館舊址,愛國詩人龔自珍、京劇作家陳墨香、“戊戌六君子”之一譚嗣同等歷史名人也曾居住在這里。
如今漫步在爛縵胡同,不僅能感受到純正的北京胡同文化,還可以打卡小而精的咖啡館、文藝小店,不經(jīng)意的某個轉(zhuǎn)角墻上還可以看到彩繪漫畫,還有座椅、綠廊、花箱,整潔又美觀。
早就聽說在西城佟麟閣路有一家開在教堂里的書店——模范書局·詩空間,教堂年頭久遠(yuǎn),書店非常別致,于是騎上共享單車去看看。
這家書局的前身,原是建于1907年的基督教中華圣公會教堂,它的正門山墻上方有圓形的玫瑰花窗,這是很有特點的哥特式建筑元素。拉開門簾步入書局,首先看到的是教堂特有的高高的穹頂,接著迎面便是一面巨大的書墻。整個書局寧靜肅穆,大家翻找書籍時皆輕拿輕放,交流時輕聲細(xì)語。恍惚間,有一點《哈利波特》中描述的霍格沃茨魔法學(xué)院的神秘感。書局各柱子間是中式風(fēng)格的木質(zhì)結(jié)構(gòu),中西風(fēng)格結(jié)合得恰到好處,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這里除了有新書,也有二手書,更有一些平時難找尋的古書,唯獨沒有暢銷書、網(wǎng)紅書。陳列架上還有雕刻、印刷、詩歌等相關(guān)書籍,精美的藝術(shù)畫冊值得慢慢欣賞。書架、角落里散落陳列的文創(chuàng)、藝術(shù)品、老古董,也為這里增色不少。書香、咖啡香彌漫整個書局,原教堂的布道壇附近被改成了咖啡座,坐下來休息一下看看書,聽一聽鋼琴曲,讓人不自覺放松下來。
總覺得很少有城市像北京這樣,交織著歷史與現(xiàn)實的無窮魅力。寬敞的大道、輝煌的門樓牌坊、宏偉的宮殿,還有那一條條曲經(jīng)通幽卻有著濃郁市井京韻的胡同,訴說遙遠(yuǎn)而又漫長的歷史故事,等著人們?nèi)ンw驗去認(rèn)識、去尋找去挖掘……
Beijings long history and modern fashion sense blend perfectly to make every corner of the city brim with wealth and depth, underpinned by a polit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that spans thousands of years. Every building is an ancient text, and every brick and inch of land seems to tell an ancient story.
There is no off-season for any of Beijings year-round tourist attractions, only a peak season and a high season. I preferred and indulged in the Citywalk to take a tour of the capital city of China. I strolled through the streets of the city, looked at the old buildings, visited the special shops, ordered a cup of coffee and tasted the authentic local snacks, so that I could catch up with the rhythm of the city, get a whiff of the citys breath and feel the unique temperament of the city at a leisurely pace.
In Beijing, by subway, bus, shared bikes or on foot, we can experience the most authentic city atmosphere, appreciate the unique city flavour and immerse ourselves in a slow-paced journey to discover our own amazing jour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