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雙旺 何宇巍 梁珠薇 王楠 蘇歆
廣東省第二中醫(yī)院檢驗科,廣州 510095
碳青霉烯類耐藥革蘭陰性桿菌(Carbapenem resistant Gram-negative bacilli,CR-GNB)是一類對亞胺培南、美羅培南、厄他培南等任何一種碳青霉烯類抗菌藥物耐藥的革蘭陰性桿菌。碳青霉烯類抗菌藥物是治療多重耐藥革蘭陰性菌感染最有效的抗菌藥物之一[1]。近年來,隨著碳青霉烯類藥物的廣泛使用甚至濫用,CR-GNB的檢出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多數(shù)呈廣泛耐藥甚至全耐藥的特征,使臨床的抗感染治療面臨無藥可用的困境[2]。不僅增加臨床治療難度,同時加重患者醫(yī)療費用,需引起臨床高度重視[3]。本研究通過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廣東省第二中醫(yī)院臨床分離出的2 754株CR-GNB的分布特點和藥敏特征,了解其耐藥性趨勢,為后期更好地預防院內(nèi)感染和傳播、指導臨床用藥以及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做好前期準備。
收集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廣東省第二中醫(yī)院臨床分離的CR-GNB,同一患者相同標本來源只分析第1株菌。
該研究經(jīng)廣東省第二中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K202312-002-01);研究對象或其親屬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試驗嚴格按照《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4]要求操作;使用中元匯吉EXS3000 MALDI-TOF全自動質(zhì)譜檢測儀和法國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 2 Compact全自動細菌鑒定儀進行菌株鑒定和藥物敏感試驗,藥敏結(jié)果依據(jù)美國臨床實驗室標準化協(xié)會標準進行判斷,以敏感、中介、耐藥報告最終結(jié)果[5]。
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03、銅綠假單胞菌ATCC27853、大腸埃希菌ATCC25922均購自廣東省臨床檢驗中心。
使用WHONET 5.6軟件對CR-GNB的分布及耐藥性進行統(tǒng)計分析。
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臨床分離菌株10 145株,革蘭陰性菌7 313株,革蘭陽性菌2 832株;其中,肺炎克雷伯氏菌1 661株[碳青霉烯類耐藥肺炎克雷伯氏菌(Carbapenem 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843株,占比50.8%],大腸埃希桿菌1 610株[碳青霉烯類耐藥大腸埃希菌(Carbapenem resistant Escherichia coli,CREC)203株,占比12.6%],銅綠假單胞菌1 556株[碳青霉烯類耐藥銅綠假單胞菌(Carbapenem 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CRPA)679株,占比43.6%],鮑曼不動桿菌971株[碳青霉烯類耐藥鮑曼不動桿菌(Carbapenem-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CRAB)765株,占比78.8%]。
共分離出CR-GNB 2 754株:CRKP 843株(30.6%),CRAB 765株(27.8%),CRPA 679株(24.7%),CREC 203株(7.4%),其他CR-GNB 264株(9.5%)。
CR-GNB主要來源于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科病區(qū)(532株,占19.3%)、重癥醫(yī)學科病區(qū)(365株,占13.3%)、針康一病區(qū)(325株,占11.8%)、針康七病區(qū)(181株,占6.6%)、針康八病區(qū)(165株,占6%)、針康六病區(qū)(108株,占3.9%)、其他針康病區(qū)(551株,占20.0%);針康病區(qū)合計分離出1 330株,占比48.9%。其他科室分離527株,占19.1%。
痰液1 702株(61.8%)、尿液639株(23.2%)、肺泡灌洗液232株(8.4%)、血液78株(2.8%)、分泌物71株(2.6%)、其他標本32株(1.2%)。CR-GNB標本以呼吸道標本為主。
CR-GNB普遍存在多種耐藥或泛耐藥,少數(shù)敏感率較高;其中,CRKP對替加環(huán)素的敏感率為100.0%;CRAB對阿米卡星、妥布霉素、米諾環(huán)素的敏感率分別為73.9%、59.0%、49.3%;CRPA對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多黏菌素B的敏感率分別為78.1%、75.5%、46.5%;CREC對替加環(huán)素的敏感率為100.0%。見表1。
表1 CR-CNB對抗生素耐藥率(%)
GNB多為條件致病菌,環(huán)境適應性強,耐藥機制復雜,伴隨臨床侵襲性操作和患者免疫力下降,耐藥GNB相互傳播,耐藥率持續(xù)增高[6]。碳青霉烯類抗生素是抗菌譜最廣、抗菌活性最強的非典型β-內(nèi)酰胺抗生素,具有對β-內(nèi)酰胺酶穩(wěn)定以及毒性低等特點,成為治療多重耐藥革蘭陰性桿菌最主要的抗菌藥物之一。近年來,隨著碳青霉烯類藥物的廣泛使用,CR-GNB的檢出率呈逐年上升趨勢[7-8]。
本研究共分離出革蘭陰性菌7 313株;其中,肺炎克雷伯氏菌1 661株(CRKP 843株,占比50.8%),大腸埃希桿菌1 610株(CREC 203株,占比12.6%),銅綠假單胞菌1 556株(CRPA 679株,占比43.6%),鮑曼不動桿菌971株(CRAB 765株,占比78.8%)。CRKP、CREC、CRPA、CRAB占比均明顯高于全國細菌耐藥監(jiān)測網(wǎng)《2022年全國細菌耐藥監(jiān)測報告》中全國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這與李曉君等[9]的研究結(jié)果較一致。
分離出CR-GNB 2 754株[CRKP 843株(30.6%)、CRAB 765株(27.8%)、CRPA 679株(24.7%)、CREC 203株(7.4%)],與李爽等[10]的研究結(jié)果基本一致,CR-GNB中以CRKP、CRAB、CRPA為主。
CR-GNB的科室分布主要是針康病區(qū)、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科病區(qū)、重癥醫(yī)學科病區(qū),與秦瑞等[11]的報道不一致。這主要是因為廣東省第二中醫(yī)院針康病區(qū)是國家重點???,細分科室多、病床數(shù)多,另外這些科室病房內(nèi)的患者病情嚴重、住院時間較長、免疫力低下、使用抗菌藥物種類繁雜及時間長、侵襲性操作如氣管插管和動靜脈置管等較多[12]。CR-GNB的標本來源主要是痰液、尿液、肺泡灌洗液、血液、分泌物,與甘燕玲等[6]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
CR-GNB分離菌株通常具有廣泛耐藥性,導致抗菌藥物治療選擇有限。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CR-GNB對常見抗菌藥物普遍耐藥。CRKP對替加環(huán)素的敏感率較高,CRAB對阿米卡星、妥布霉素、米諾環(huán)素的敏感率較高;CRKP、CRAB對碳青霉烯類、頭孢菌素類、喹諾酮類等抗生素的耐藥率高;CRPA對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多黏菌素B的敏感率較高,對替加環(huán)素的耐藥率高。CREC對替加環(huán)素、阿米卡星的敏感率較高,對常用抗菌藥物的耐藥率高。研究表明,細菌對碳青霉烯類抗生素耐藥的機制主要有:產(chǎn)生碳青霉烯酶,外膜蛋白缺失或表達下調(diào)導致的外膜通透性降低,碳青霉烯類藥物作用位點PBP蛋白改變導致其親和力減弱[13]。由于廣譜抗菌藥物的過度使用,導致一些常見GNB如鮑氏不動桿菌、銅綠假單胞菌等的耐藥現(xiàn)象不斷加重,而這些耐藥菌的不斷蔓延,是增加臨床抗感染治療難度的重要原因[14]。
綜上所述,廣東省第二中醫(yī)院2021—2023年臨床分離CR-GNB以CRKP、CRAB、CRPA、CREC為主,樣本送檢科室主要是針康病區(qū)、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科病區(qū)、重癥醫(yī)學科病區(qū),以痰液、尿液標本為主。CR-GNB感染率偏高,耐藥形勢嚴峻,臨床應嚴格管控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尤其是碳青霉烯類藥物,采取個性化聯(lián)合用藥,加強病區(qū)院感管理,預防院內(nèi)感染和傳播。此外,有必要深入研究細菌耐藥機制,研發(fā)更有效的抗菌藥物。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作者貢獻聲明黃雙旺:醞釀和設計試驗,實施研究,撰寫文章,獲取研究經(jīng)費;何宇巍、梁珠薇:采集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起草文章,撰寫文章;王楠、蘇歆:提供技術(shù)支持,對文章的知識性內(nèi)容作批評性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