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火里的中國》,是田地和舒南共同創(chuàng)作的一首歌曲,田地填詞、舒南作曲,是由深圳市委宣傳部引領(lǐng)并提供支持、大鵬新區(qū)領(lǐng)導(dǎo)創(chuàng)作的一首原創(chuàng)歌曲。它當屬2021年春晚最悅耳的一首歌,這首歌時長似乎只是一瞬,美感卻彌漫得很久遠。
詞曲中的美
一、享受歌詞所傳達的博愛中華之美
這首歌的歌詞展現(xiàn)了神州大地如今萬家燈火的溫馨場景,聽著這首歌的歌詞,我們的臉上會不由得顯現(xiàn)出笑意,整個人沉浸在美好生活的甜蜜和歡愉之中,并有著一股強大的感激之情在心底里緩緩升起,令我們情不自禁地眼角泛淚、心生暖意。
這首歌唱的不僅是“燈火里的中國”,也是“燈火中的我”,是“燈火”中的我們每一個人。這里的“燈火”也代表著對美好生活的期盼。歌詞對燈火里的中國進行了一番動人的描繪和贊美,這也是我希望自己未來可以成為的樣子,也是我對自己成長成熟的期許,在聽了這樣一首歌曲后,會希望自己就像挺拔在天地間的巍峨山巔,獨一無二;同時又希望自己保持如流水長河一樣青春婀娜的靈動姿態(tài)。祝愿自己能夠成為胸襟廣闊的奮斗者,不忘初心,不負對自己、對時光的承諾,心中的燦爛夢想可以早日實現(xiàn)。這便是歌曲所傳達的力量。
二、歌詞的精心修改
這首歌的歌詞是做過小小改動的,此前的創(chuàng)作是針對大亞灣和深圳改革開放創(chuàng)作,特征指向性更明顯,地方色彩較為濃厚,但央視春晚上需要減輕一些地域色彩,讓這首歌能夠跨越長江、跨越黃河,更放之四海而皆準,更加符合春晚舞臺的普適性需要和對神州大地的歌頌。
作詞者田地老師說,雖然對部分歌詞進行了修改,但是仍然要緊緊抓住“燈火”的主旨,要有“光”,不僅是“燈光”,還有“月光”和“心中的光”,能夠激勵大家在新時代以蓬勃的生機不斷向上。且“月下交錯”四字何其妙,在這主旋律歌詞中竟閃現(xiàn)了“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一般的詩意,尤其被周深柔柔一唱,追夢腳步仿佛美成了凌波微步,讓人心尖生出一股暖意。
三、歌曲旋律上的美妙
這首歌曲的旋律沁人心脾,溫暖地走進人們的內(nèi)心。歌曲剛開始時,以清脆的風鈴聲來引入,立馬便鉤住了觀眾的耳朵和心,這是一個十分巧妙靈活的開場,隨后,渾厚扎實的管弦樂開始向我們娓娓道來,似乎在描繪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到了副歌部分的反復(fù)吟唱,每一次歌曲的情緒都層層推進,色彩都更加濃烈,讓歌曲本身的沖擊力宛如深圳灣的波濤,一浪高過一浪,大氣又暢快。
管樂的合奏伴隨著鋼琴所彈奏的前奏,給人營造出燈火星星點點,溫暖照耀著我們神州大地的既視感,溫馨之意絲絲沁人心脾。圓號的出現(xiàn)也反映著歌詞中的字句,將歌詞中的意境表露無遺。在這樣的樂器前奏的渲染下,一抹空靈之聲悠悠出現(xiàn),猶如仙音降臨,便是周深開始演唱了,他特有的少年音混合著獨特的氣聲唱法,仿佛直接將聽眾們帶到了海岸邊,讓聽眾們置身岸邊的漁村,仿佛大家歡聚一堂,坐在海岸邊,看著眼前的夕陽,欣賞日落天邊即將點起萬家燈火的美妙情景。在此之后,張也老師的聲音加入進來,她用她那極具特色的溫暖民族唱法,使這首歌曲對于明亮燈火的描述更加深入人心、更加具有深意,她用她強大的唱功唱出了完美的顫音,仿佛讓我們身臨其境看到漁村中一盞盞亮起火。
歌唱者與歌曲的適配度
一、享受音色配合之美
這是一首充盈著歡欣愉悅的溫暖氛圍的幸福之歌,聽著它便仿佛周身都置于溫馨甜蜜的空氣中,充滿了國富民強之意。而他的這份暖意,是來自田野上農(nóng)民們豐收的喜悅,是來自春日暖陽以及毛毛細雨灑落在祖國神州大地的美妙愿景。正是有兩位優(yōu)秀的歌唱者,才能夠唱出這首歌曲所蘊含的如此充沛的情感,而二者音色上的完美配合度,正是十分重要的一點。
張也老師,她的嗓音宛如林間鳥兒一般嘹亮清脆,同時又不乏在時光積淀下產(chǎn)生的穩(wěn)重與扎實;而周深,作為新一代的實力唱將,他的聲音宛如天籟,每次聽他唱歌都感覺自己的靈魂仿佛受到了洗滌,且他的音域?qū)拸V、音色清麗,可塑性又極強。這樣兩種音色的碰撞,就帶給我們春日的微風、細雨和暖陽,以及春日里寧靜祥和的夜。這樣的音色交融之美,有深邃溫暖、有細膩情感,還有音樂的藝術(shù)的傳承。這是新生代歌手與老一輩受人尊敬的藝術(shù)家之間的交流,仿佛兩把不同的樂器,在祖國大好河山的稻田里共同演奏,那樣的安閑與美妙。
二、兩位歌者的成功合作
民族和美聲這兩種唱法在平常老百姓看來是高大上的,并不是大家平日里會聽的曲風,如果僅僅是用這兩種唱法來演繹這首歌曲,那么想讓聽眾們對這首歌產(chǎn)生較為強烈的共鳴感是不容易的,因為這首歌更加貼近生活,需要一些更加通俗易懂的演繹形式。因此,在春晚對于這首歌曲的演繹中,邀請了周深來進行演唱,作為新生代的實力唱將,他確實是再合適不過的人選。而在邀請周深的同時,還邀請了張也老師,更是為這首歌曲潤色了不少,讓這首歌曲的層次更加豐富了,周深主要用流行加美聲的唱法來演繹,而張也老師便給這首歌加入了民族的元素,三種歌唱方式的碰撞,成就了這一首獨一無二的歌曲。
在歌曲的初始,周深采用了流行唱法來引入,旋律緩緩流動,為這首歌打下了很好的基礎(chǔ),緊扣歌曲主題,將歌名中的“燈火”所具有的溫暖的特性很好地演繹出來,并且與隨之出現(xiàn)的張也老師的民族唱腔產(chǎn)生了一種奇妙的化學(xué)反應(yīng),產(chǎn)生了奇妙的碰撞,為這首歌曲增添了許多層次感。進行到副歌高潮的部分,周深轉(zhuǎn)用了美聲唱法,美聲和民族兩種唱法在兩位優(yōu)秀歌唱者的配合下,不斷地交織融合,像兩條在空中飄舞的絲帶,彼此相環(huán)繞、對望,一直到歌曲的結(jié)尾部分。在這首歌曲當中,周深用他輕快溫和又帶有一絲仙氣的唱法,演繹出了這首歌曲中“燈火”的部分,將小家的溫暖演繹得淋漓盡致;而張也老師洪亮高昂十分大氣但又不失幾分溫柔的民族唱腔,非常完美地將這首歌曲中“國”的部分演繹了出來,讓我們透過小家看到大家,除了溫馨之意外,更能給人一種油然而生的自豪感與滿足感。二人用不同的唱法演唱這首歌曲,既有對比產(chǎn)生的“層次感”,又有水乳交融般的“和諧感”。所以說,二人的“合唱”是相當成功的。
三、唱法的巧妙選用
周深在第一段主歌的部分主要采用了流行唱法,以他標志性的氣聲唱法營造出貼近人心的敘述感,氣流攜了溫暖的磁性粒子裹挾而來,似一個說書人為聽者娓娓描摹萬家燈火?!皻w港的船帆從燈塔掠過”中的“掠過”輕輕小轉(zhuǎn)音,仿佛讓人真的看到了天空中歡快飛躍的百靈,那股輕松的伶俐勁兒為這首歌曲增添了一絲俏皮感。
張也老師在副歌“燈火里的中國”加入進來,有意用了偏通俗唱法以貼近周深第一段的流行唱法,比她平素的民族唱法更多了一絲煙火氣和親切感。而周深在接著重復(fù)“燈火里的中國”這段副歌時,唱腔也做出了些許的調(diào)整,少了一些氣聲的成分,使自己的聲音更加飽滿緊實,并且稍稍加入了一些通俗唱法的成分,仿佛撥開了籠罩山野的迷霧,使人們的視野瞬間光亮起來,也使得二者的唱法在聽覺上更加靠攏融合。
由此可見,多虧了兩位非常準確地找到了合適的唱法組合來演繹春晚舞臺上的這一首歌曲,特別是流行唱腔更能貼近人民的生活這一點,才將這首歌曲中所蘊含的百姓生活中溫馨的煙火氣活靈活現(xiàn)地體現(xiàn)出來,并且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且各唱法間既有層次交相輝映,又水乳交融,最終成功演繹出了歌曲的主旨,這才成了歌曲《燈火里的中國》“春晚”版之所以能“火”的關(guān)鍵因素。
時代背景下的美好愿景
這首歌曲雖然時長并不長,僅僅短小的幾分鐘,卻已經(jīng)將它所要傳遞的力量盡數(shù)發(fā)散。在深圳經(jīng)濟特區(qū)創(chuàng)建40周年之時,這首歌把來自向海而生的大鵬新區(qū)的心聲傳遞到我們的心中,讓我們能感受到脈搏強烈的跳動,這是大鵬灣畔、山海半島的時代遠眺、深切祝愿。
2020年注定是我們生命中濃墨重彩的一年,這一年里發(fā)生了太多的事情。而《燈火里的中國》就在這一年里問世,這也注定這首歌的生命會多一些波折。這首歌曲最初是由女高音歌唱家王莉錄制了小樣的,后來又由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老師演唱了一個版本。而最終走到春晚舞臺上的,則是又一種兼具美聲、民族以及通俗唱法的獨特呈現(xiàn),賦予了這首歌曲另一種獨特的韻味。
春晚的這一版本,是以周深來進行起唱,他溫暖又清亮的音色在聽眾的耳中緩緩展開,仿佛將相機的鏡頭緩緩啟動,溫暖的燈光緩緩展開,聽眾們在不知不覺間,便被他帶入了他所演繹的情景之中。接著,張也的歌聲響起,明亮大氣,就如相機鏡頭一下子拉開放大,萬家燈火展現(xiàn)出來。這時,周深的唱法也由流行轉(zhuǎn)向民族,氣聲撤出,聲心越來越亮。這一階段,周深和張也老師的對唱處理細節(jié)非常精致,雖然同是高音都是民族唱法,但張也的音色更明亮、更尖銳,而周深就顯得柔和溫暖。好比都是燈火,張也老師是那燈光里的亮芯,周深就是那光圈和光暈。兩者相輔相成,才是那最亮、最美、又最溫暖人心的燈火。
到了最后的吟唱,周深又一次換了唱法,使用了美通,歌聲穿透力和力度再次加大,無縫銜接住了張也老師的高亮嗓音,歌曲情感更濃更厚,歌曲氣勢更宏偉、更大氣,就如大家所言,兩位唱出國泰民安,萬家燈火。讓我們能夠感恩祖國迎接春天的赤子之美。
這也是主題式音樂極為重要的層次。而張也老師美妙動人的民族歌唱同周深的流行與美聲結(jié)合的唱法在本曲中相得益彰,令我們倍感澎湃激動之情的同時,還給予了我們堅定的溫暖情誼。讓我們的內(nèi)心突然涌出一種激情和力量,仿佛沒有什么能夠?qū)⑽覀儞敉?,生活中的種種不滿、種種苦難、種種悲傷與無奈,在聽到歌曲的那一刻,仿佛都煙消云散,只會在眼前浮現(xiàn)出萬家燈火的曼妙場景,這是歌曲展現(xiàn)給我們的生活中的美好,讓我們對生活重拾信心,國家大事抑或是雞毛蒜皮,都可以在歌曲中得到很好的消解。歌曲的力量可以感染和鼓舞每一個聽者,并伴隨著我們過好每一天萬家燈火的日子。
《燈火里的中國》表達了人們對祖國的美好祝福以及對未來的欣然向往?!稛艋鹄锏闹袊返母柙~通篇沒有一句口號,沒有一句大聲呼號,以大灣區(qū)的都市街巷、社區(qū)廣場、遠山村落、海灣港口為背景,從百姓視角里眺望萬家燈火,展現(xiàn)了燈火里的美好生活、奮發(fā)圖強和生生不息。張也和周深兩位歌唱家將民族唱法、通俗唱法、美聲唱法完美結(jié)合。編曲大氣祥和,旋律安寧治愈,舞蹈優(yōu)雅,場景絢爛。這首歌曲時長似乎只一瞬,美感卻彌漫得很久遠。
作者簡介:
金修閱,女,黑龍江省綏化市慶安縣人,研究生在讀。作者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