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紅君
范某和妻子曹某于2004 年2 月10 日登記結婚,婚后二人購買了一套房屋并登記在范某名下。
2020 年12 月20 日,范某與劉某將房屋以228 萬元價格出售。
雙方曾簽訂婚內財產協(xié)議,約定售房款的三分之二屬于曹某。但是范某拿到售房款后沒有按照雙方約定,而是未經妻子曹某同意,直接把其中的144 萬元用于炒股,結果虧損了70 余萬元。
曹某得知后將范某訴至法院,要求婚內分割售房款。
法院經審查認為,范某與曹某經協(xié)商一致后出售涉案房屋,獲得房款228 萬元應屬于夫妻共同財產。但是范某未經妻子曹某同意,擅自處分該房款,并將144 萬元賣房款用于炒股結果虧損70 余萬元,屬于嚴重損害夫妻共同財產利益的行為,也侵害了曹某的平等支配權。
根據相關法律規(guī)定,法院支持曹某請求婚內分割售房款的訴訟請求,判令范某賠償曹某88.9萬元。
【以案說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六條規(guī)定,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夫妻雙方一般不得請求分割夫妻共同財產,只有在法定情形下,夫妻一方才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分割共同財產。即:在特殊情況下,即便夫妻雙方沒有離婚,其中一方也有權要求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一、隱藏財產,一方將財產藏匿起來,不讓他人發(fā)現,使另一方無法獲知財產的所在從而無法控制。
二、轉移財產,一方私自將財產移往他處,或者將資金取出移往其他賬戶,脫離另一方的掌握。
三、變賣財產,一方未經對方允許私自將財產折價賣給他人。
四、毀損財產,一方采用打碎、拆卸、涂抹等破壞性手段使物品失去原貌,失去或者部分失去原來具有的使用價值和價值。
五、揮霍財產,一方超出合理范圍任意處置、浪費夫妻共同財產。
六、偽造夫妻共同債務,一方制造內容虛假的債務憑證,包括合同、欠條等,意圖侵占另一方財產。
上述這些違法行為,在主觀上只能是故意。在這些特殊情況下,即便夫妻雙方沒有離婚,其中一方也有權要求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我國《民法典》明確規(guī)定,夫妻對共同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夫妻在處分共同財產時,應當平等協(xié)商,取得一致意見,任何一方不得違背他方的意志,擅自處理。特別是對共有財產作較大的變動時,如出賣、贈與等,更應征得他方的同意,否則就侵犯了另一方對共有財產的所有權。
案件中,范某在沒有征得曹某同意的情況下,擅自將大筆款項用于炒股并造成損失,屬于存在隱匿、轉移巨額財產的行為,因此法院支持了曹某要求婚內分割夫妻共同財產的請求。婚內財產分割有利于保護無過錯方的合法權益。
作為原告要主張婚內分割夫妻共同財產,還需要注意:一是原告要承擔舉證責任,提供相關證據證明夫妻雙方的情況符合婚內分割財產的法定條件;二是要通過申請財產保全等方式,防止另一方繼續(xù)惡意隱匿、轉移財產。
當然,在婚姻關系中,夫妻雙方應該建立良好的溝通和協(xié)商機制,共同決定財產的處置方式,以避免類似糾紛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