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段小插曲中,我與林秋思、毛璐璐與胡小威、林秋思與毛璐璐都有過直接的接觸,但是,唯獨熊青坤一人沒有與我們發(fā)生過互動,他雖然也說了一句“真的很無聊”,但是從口氣聽來,更像是在自言自語。不僅如此,在這段小插曲中,毛璐璐說話的聲音很大,明顯影響到了曾帥等人的表演,但無論毛璐璐說什么,曾帥仍然遵循著活動的規(guī)則,自顧自地進行表演??墒牵斝芮嗬ぶ皇切÷暤卣f了一句抱怨的話,曾帥就好像忍受不住似的爆發(fā)了。如此看來,這并不是曾帥在隱忍不住之后爆發(fā)出來的話,而是一種刻意為之—他在向我們暗示:熊青坤是能與其他演員接觸的。這便證明,熊青坤并不是偵探,而是演員之一。也正因為如此,曾帥才會說“ 有些人在開會時小聲耳語”,對他來說,熊青坤跟談娟娟等人一樣,是來開會的,而不是與其他偵探一起在旁邊觀察的,只不過熊青坤“湊巧”與我們坐在了一起而已。
除此之外,我還有至少七個“證據(jù)”證明熊青坤不是偵探。
第一,在表演開始前的自我介紹階段,我們五個人的表達各有不同,我是“能親身體驗一次當偵探的感覺,我很高興”,胡小威是“做偵探很……”,林秋思是“今天嘗試當一次偵探,非常榮幸”,毛璐璐是“我還以為我是唯一一個女偵探”,大家的話都表示了自己是來“當偵探的”或“參加比賽的”,只有熊青坤的話語沒有體現(xiàn)這一點,他說的是“我是熊青坤,信管系的,很高興能參加這次活動,很抱歉剛才遲到了,幸好沒有錯過什么”,這當中沒有任何指向自己是偵探的詞匯。如果把同樣的話放在演員的自我介紹上,不也非常相符么?
第二,熊青坤在表演開始后,一直扮演著一個沉默寡言的角色,與我們沒有任何交流。這是他的性格原因嗎?根本不是!這是他受限于表演規(guī)則的表現(xiàn)!在整個表演過程中,熊青坤只說過三句話。第一句話是點評曾帥的會議很無聊的時候,他說這句話時沒有與我們發(fā)生任何互動。第二次則是在會議結(jié)束后,談娟娟從資料室拿著文件出來時,熊青坤曾說“拿的什么東西啊……”,在我們聽來,這只是他在自言自語,其實這是他在與談娟娟對話。我們都忽視了他說完這句話之后的一個細節(jié):談娟娟看了熊青坤一眼,臉上還顯露出了厭煩的表情。這不就是熊青坤與談娟娟曾有過接觸的絕佳證據(jù)嗎?談娟娟當時那個表情的潛臺詞其實可以理解為:“你這個家伙,竟然在開會時耳語,真是可惡的人,你管我拿什么東西干什么!”而第三句話則是在由文蕊發(fā)出驚叫后,熊青坤邊跑邊問發(fā)生了什么事,這句話其實也帶有迷惑性,在當時的我們聽來,他似乎是在跟我們說話,但實際上,他這句話的詢問對象是由文蕊,在這句話里,他同樣沒有與我們發(fā)生互動。
第三,曾帥在開會時曾說“由于只是一個內(nèi)部發(fā)言,涉及的很多內(nèi)容也不便公開,所以此次我只找了四個人參加”。這句話中的“四個人”,其實應(yīng)該排除掉曾帥自己,因為他說的是“找了四個人參加”,言下之意是,除了曾帥之外,參加會議的人還有四個。除了談娟娟、由文蕊和杜舒書之外, 這個人就只可能是熊青坤了。
第四,在會議結(jié)束后,會議室門口貼的紙上明明寫著“請諸位偵探前往活動室繼續(xù)觀看,在聽到有人發(fā)出呼叫前, 不要再進入長廊和辦公室”。但熊青坤還是進入了長廊,這是他不受制于偵探角色規(guī)則的另一個表現(xiàn)。當時,從他的表情來推測,他似乎是因內(nèi)急去上廁所了,但是,現(xiàn)在看來,他應(yīng)該是在去上廁所時“順便”到辦公室“殺”了個人才對。
第五,在楊宏調(diào)查不在場證明時,談娟娟、杜舒書、由文蕊說的是“我們應(yīng)該都曾在會長被殺的時間段內(nèi)回到過這里”“會長在會議之后給我們分派了任務(wù)”“所有曾經(jīng)參加會議的人都曾在三點到三點半之間來過這里”等等,而從未直接說“我們?nèi)恕边@樣的話。他們這樣設(shè)計臺詞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我們發(fā)現(xiàn)嫌疑人其實有四個。
第六,在表演結(jié)束、曾帥出面總結(jié)發(fā)言的階段,他也有一句話泄露了這起“殺人事件”的核心詭計。當時他曾說:“即便參加這次活動的諸位‘偵探’單純地去瞎猜兇手的身份,各位也應(yīng)該至少有一人能猜中吧?畢竟我們設(shè)計的嫌疑人數(shù)量太少了嘛。”這句話乍聽起來很有道理,但其實布滿陷阱。如果嫌疑人真的只有談娟娟、杜舒書、由文蕊三人,而我們偵探有五個人,我們每個人猜對兇手的概率是1/3,五個人總體來算的話,應(yīng)該有接近兩人能猜對,而并不是只有一人。但是,如果有一個嫌疑人混入了我們偵探隊伍當中,那嫌疑人就擴展為四個,偵探就縮減為四個,每個偵探猜對兇手的概率是1/4,四個人當中就至少有一個人猜中了。
第七,如果兇手是熊青坤,我在前面所講的“攝像頭的悖論”也能得到完美的解釋:熊青坤并沒有參與一個星期前談娟娟等三人的那次打鬧,因此他沒有受到校領(lǐng)導(dǎo)的批評,也就對攝像頭的事完全不知情。正因為他不知道攝像頭的存在,他才敢大搖大擺地走進辦公室“殺”死曾帥。
綜上可知,兇手是熊青坤。我的推理完畢。哦—對了,我還忽略了一點,我之所以確定我的推理是正確的,除了上述七個理由外,其實還有一個:當我坐在活動室里寫這份答卷時,我身邊跟我一同答題的有毛璐璐、林秋思和胡小威,并沒有熊青坤,這再次證明了,他不是偵探。
(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