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仲祥
聶耳廣場
月光普照時,我走進玉溪古城,走進聶耳故鄉(xiāng)。
卻見燈火闌珊處,一把提琴的巨大圖案,橫在廣場中心,彰顯廣場靈魂。
一閘挽留的湖水,蕩漾起跨越時空的旋律。倒影湖心的點點燈火,是旋律上躍動的激昂音符。
而你,奔放豪邁的塑像,屹立在廣場最高處,矗立在蒼茫夜色中。
頭發(fā)凌風飛揚,如熊熊燃燒的火焰,手中的提琴是拉滿的弓箭。深邃靈動的目光里,卷過戰(zhàn)爭的風云,民族的苦難,御敵的吶喊。
從僻遠的南國,走向彌漫的硝煙,腳步鏗鏘的聲音,至今仍在神州回響。
硝煙早已散去,你卻魂斷他鄉(xiāng)。
玉溪用這方秀山麗水,銘記你激昂的歌聲,供養(yǎng)你不朽的英魂。
瀟灑傲然的身姿,托起我仰視的目光。
龍江大橋
一座驚世駭俗的天橋,飛跨在龍江之上。
長長的臂膀,一頭挽起高黎貢山的期待,一頭牽手極邊騰沖的夢想。
橋下的峽谷深不見底,如大地皸裂的傷口。
曾有些不著邊際的云嵐,在高山峽谷間流浪;還有些闖蕩四方的腳步,止步于深深峽谷的艱難,不知去向。
匍匐于低處的龍川江,仰望狹窄的一線天空,發(fā)出震顫人心的嘆惋。
君不見跋涉艱難的徐霞客,病臥于木府的床榻,困頓不堪……
如今的龍江峽谷,被一道彩虹跨越,萬古天塹頓成坦途。
斜拉的鋼索是閃亮的琴弦,被太陽月亮的纖指,輪番彈唱。
兩座高高的橋塔,如一對結緣龍江的情侶。橫斷山中守望的深情,凝成不離不棄的白頭之諾。
南絲路上塵封的傳奇,被云端之橋重新喚醒。
不知橋塔伸出的纖指,是否感觸到東南亞的熱風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