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曄
傳統(tǒng)教學中,教、學、評三者彼此割裂,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學生素養(yǎng)發(fā)展的需求。教師融入“教學評一體化”的理念,深耕教學的內容,設計豐富的學習活動,喚醒學生的藝術潛能,滿足學生審美素養(yǎng)提升的需求。
教師要立足學生核心素養(yǎng)提升的視角,開啟教學活動,構建問題情境,引發(fā)學生的主動探索,以促進學生美術知識的獲取、美術技能的提升,并能將所學知識運用于問題解決中,從而能增強學生的審美意識,幫助學生形成全面的審美思維。教師要思考如何“教”,要設計問題情境,引入生活化的元素,讓評價更全面、更立體、更豐富。教師要搭建合作平臺,讓學生在參與藝術活動中獲取靈感,能形成深度的學習氛圍,為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打下基礎。評價要迎合三維目標,形成多主體、多形式的評價模式,能為美術學生帶來全新的體驗。
教師要深入研讀教材,依據學情對教學內容進行規(guī)劃設計,制訂出學期的課程模板,包括單元結構、大概念、課時內容、活動要點、評價要素等。教師要優(yōu)化教學背景、教學目標、美術活動、作業(yè)設計,要實現教師的教學、學生的學習、對學生的評價體現目標的一致性,能從多角度考慮目標、內容、方法是否合理,最終能促進學習目標的順利達成。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結果,為后續(xù)的教學調整方案,以促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提升“教學評一體化”的教學效果。
教師要深耕教與學的內容,了解學生的需求,不斷豐富學習活動,讓評價逐步走向完善,能使教學與評價活動更彰顯教學價值。如在學習蘇少版八下“美麗的書”內容時,教師提出問題:當一本書靜靜地躺在桌上,我們最先看到的是什么?請大家討論一下,一本書的“外衣”是如何設計的?請結合身邊的美術書進行討論。學生結合美術書,圍繞封面的構成要素進行探討,能說出有封面、封底、書脊、書名、圖案、出版社等信息。教師再引導學生欣賞兩幅優(yōu)秀的封面設計作品,讓他們說說看到了什么?學生圍繞圖片、文字展開交流,說出有圖案、顏色、文字等內容后,教師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評價,并指出封面的設計要給人帶來直觀的視覺效果,以吸引讀者。
綜上所述,“教學評一體化”的理念運用于初中美術教學,能調動興趣,促進審美,提升教學實效,讓學生獲得可持續(xù)發(fā)展。教師要根據課標要求,有效開展“教學評一體化”活動,能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
(作者單位:江蘇省濱??h坎北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