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人賀知章《回鄉(xiāng)偶書二首·其一》詩云:“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弊鳛橐幻獾貋砬ぷ魃畹漠愢l(xiāng)人,每逢萬家團圓的春節(jié)就加倍思念故鄉(xiāng)、牽掛親人。我在年少時便離開家鄉(xiāng)到外地求學(xué),如今身為人父、已過而立之年,因工作和家庭的責(zé)任又極少能回故鄉(xiāng)過春節(jié)。若是回鄉(xiāng),兒童們也會如同詩中的場景一樣,不認(rèn)識我,還會笑著詢問:這客人是從哪里來的呀?看著鏡子里不知何時悄悄爬上鬢角的些許白發(fā),我也愈發(fā)能體悟賀知章詩句蘊含的味道了。
在這樣的節(jié)日里,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倍感親切、內(nèi)心溫暖,甚至淚流滿面,那就是和父母通電話時能無痕切換、下意識說出的那些家鄉(xiāng)話,這鄉(xiāng)音深深鐫刻在我的生命印記里一直沒有改變,也是永遠無法忘記的?;萏芈凇队幸粋€孩子向前走去》中說:“有一個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見最初的東西,他就變成那東西,那東西就變成了他的一部分?!编l(xiāng)音背后是鄉(xiāng)情。我想,我聽見最初的東西——鄉(xiāng)音,在心頭植根生長,也同樣變成了我的一部分,連綿許多年。
孔子云“父母在,不遠游”,但他還說“游必有方”,我的“方向”現(xiàn)在扎根于貴陽,自己也“直把異鄉(xiāng)作故鄉(xiāng)”了。這十三年光陰是我生命中最寶貴的黃金時期。貴陽見證了我從青年到壯年,從一個安徽人到“貴陽女婿”,從妻子的丈夫到兒子的父親,而且這些點滴連成的生活軌跡早已融入了我的生命歷程中,成為我對婚姻、小家庭和工作的認(rèn)同感和歸屬感的重要源泉。海明威說過:“如果你足夠幸運,年輕時候在巴黎居住過,那么此后無論你到哪里,巴黎都將一直跟著你?!蹦闳ミ^的地方,居住過的城市,巴黎也好,貴陽也罷,都有它獨特的氣質(zhì),并且這氣質(zhì)都會悄無聲息地浸潤你、影響你、改變你一生。
這幾年走遍了貴州的山山水水,有了近距離的感受和觸摸,方覺赤水河滋養(yǎng)的貴州兒女襟懷林海之闊達,南明河孕育的貴陽自有一種云山氣度,高云山皆山連山、云伴云,甲秀樓有虎踞之勢卻含千山之靜,水若從碧玉環(huán)中流淌而出,人仿佛在青蓮瓣里行走。時光更迭,我和弟弟各自的孩子也如我們一般親如兄弟,我們逐漸成了兒時自己眼中愛飲酒的父親。兩年前父親、弟弟和我一行三人同游貴陽市登高云山公園,山頂有豁然、翼然二亭,又有鼠尾草、火把蓮、花葉蘆竹等燦然其間,目寓皆春色盎然,見云泉亭刻有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懷》“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句,回程欣然有詩:“登高云頂氣氤氳,豁翼亭中觀野云。無物聞香持一碗,寄存嶺外曲生君。”
人一離開家鄉(xiāng)以后,就把往事都逐漸理想化。那種對故鄉(xiāng)的愛就使得過去的點滴記憶都升華了、美化了,一切都感覺那么好。那故鄉(xiāng)的一景一物、一切的風(fēng)俗習(xí)慣,跟少年時代的那個少年情懷連在一起都讓人無比神往。故園親人、家國情懷,人就是有這樣一種感情,這是中華民族非常寶貴的文化傳統(tǒng),也是中國人的社會觀、道德觀和天下觀?!遏斞溉沼洝吩涊d:“晚銘伯、季市招飲,談至十時返室,見圓月寒光皎然,如故鄉(xiāng)焉,未知吾家仍以月餅祀之不(否)?”其思鄉(xiāng)之情,不禁使人悵然!我最近總是夢到爺爺,他離開整整二十年了,如果回故鄉(xiāng)還可以給他上墳,雖陰陽兩隔卻能在墳頭說一說這些年的成長,再斟上三杯酒倒在泥土里讓他聞聞酒香?,F(xiàn)在只能想象父親一個人拔墳頭瘋長的荒草、火紙慢慢燒盡被卷到空中隨風(fēng)飄散,想來也是心中不盡的悲哀。
中國有句古語叫“事死如事生”,《論語》也說“慎終追遠”,《孟子》說“惟送死可以當(dāng)大事”。對逝去親人的所有的哀戚之情都是生前親情的一種延續(xù),一個人如果不斷以這種方式來培養(yǎng)愛敬之情,能在愛和敬之間找到平衡,他的道德是會培養(yǎng)得越來越高尚、人品也越來越厚道。這也是為什么古代中國家庭有冠、婚、喪、祭四禮,喪禮和祭禮是最重要的。
黑格爾說:“世界精神太忙碌于現(xiàn)實,太馳騖于外界,而不遑回到內(nèi)心,轉(zhuǎn)回自身,以徜徉自怡于自己原有的家園中。”多想回去看看故鄉(xiāng)那寧靜的生活啊,那有炊煙裊裊、有熟悉的鄉(xiāng)音、有麥苗的清香,也有故去長輩的守護。
可是慢慢地,我也好像不記得這是第幾個沒回故鄉(xiāng)的春節(jié)了。深夜憑窗遠眺,但覺微風(fēng)拂面,可我卻看不見故鄉(xiāng)片片雪花飄落在滿地綠油油麥田的景象,聽不到兒時和弟弟妹妹嬉戲打鬧的聲音,甚至有些記不起最疼愛我的爺爺?shù)拇认槟恿?,悵何如之?/p>
春節(jié)期間,兒子的一句“爸爸,爺爺家下雪了,可是雪化了是去哪里了?”讓我回過神來,才有重回人間煙火的真實感,就如同從寒冬凜冽的安徽重回如秋日私語般溫暖的貴陽,恍惚間,總需要一碗腸旺面的踏實。孩子之美在于天然純真,比起“雪化了是水”的標(biāo)準(zhǔn)答案,玩笑式地回答“雪化了不是春天嗎?”豈不是更有趣?孩子與父母此生的遇見是一次深情邂逅,看著陽光灑在兒子稚嫩的臉龐,溫暖留在我和妻子的心里,這是冬日里平常的一天。
是夜,無眠,聊以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