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紹川
(云南水富云天化有限公司裝備運維中心,云南 水富 657800)
在公司控制系統(tǒng)中,DCS控制是公司生產關鍵的控制系統(tǒng),歷年來,雷擊對公司DCS控制系統(tǒng)的損害時有發(fā)生,本文以公司制水DCS機房為例進行分析,提出了DCS機房雷電傷害防治的思路及措施。
雷害一般有直擊雷、雷電感應高電壓和雷擊引起的高電位反擊3種。
(1)直擊雷是指雷云直接通過建筑物或設備等對地放電所產生的電擊現(xiàn)象,是能量最大的雷,其電流峰值可達100kA以上。如果把通信、電源線飛接入戶,非常容易引雷入戶,造成非常嚴重的損失。(2)雷電感應高電壓是指雷電在雷云之間或對地放電現(xiàn)象后,可以通過附近的戶外傳輸線路產生電磁感應并侵入設備,使電子設備遭到損害,其能量較小,但概率高。(3)高電位反擊是指雷擊時強大的雷電流經過引下線泄入大地,在接地體附近形成放射型的電位分布,連接在接地體上的設備可能遭受高壓地電位反擊。反擊電壓通過接地線入侵,其能量較大,是防雷工作的重點難點。
本節(jié)以制水工藝DCS為例,綜合分析機房防雷的思路和措施。
DCS機房是屬于生產工藝控制的核心機房,輸入線路較多且多為弱電板件,受雷電的影響大,損害大,近年來雷電損害事件如下:(1)2020年8月11日,雷擊導致電機狀態(tài)顯示為零,部分儀表參數異常,燒毀控制卡件3塊,直接損失3萬元。(2)2021年7月22日,雷擊導致制水部分儀表指示壞值,系統(tǒng)出現(xiàn)波動,現(xiàn)場閥門關閉,經檢查,儀表安全柵燒毀4塊,AO卡件一塊,直接損失2萬元。(3)2022年3月17日,雷擊導致DCS大面積顯示壞值,控制卡通道故障,直接損失1.5萬元。
(1)環(huán)境調查1。機房位于金沙江河谷南面斜坡上,處于雷云流竄通道上。(2)環(huán)境調查2。機房前方有數個金屬罐體,樓頂敷設金屬彩鋼瓦,廠房樓頂為水泥架構,金屬彩鋼瓦未接地。(3)土壤電阻率。電阻率實測300Ω·m,土壤電阻率較高。(4)機房接地網調查。未建設專用接地網,為構建物接地,電流泄放通道不足。(5)機房內接地線調查。多個機柜串聯(lián)后接入接地排情況,連接方式存在問題。(6)機房供電調查。UPS供電且有隔離變壓器,符合防雷要求。
依據雷電侵入機房的主要途徑、方式,采取對應措施,阻斷或降低雷電波的波值幅度,其防雷設計的總體思路如圖1所示。
圖1 DCS機房防雷系統(tǒng)
共用接地系統(tǒng)提出是由于制水機房是屬于舊有裝置改造,地下復雜,已經不能在地下分開,從實際經驗來說,采用合理的等電位連接和接入點的合理分布,同一個地網能滿各種接地的需要。
接地網相關設計:
(1)接地電阻的構成。接地電阻主要取決于以下3個因素:①導體本身的電阻,這部分電阻基本可以忽略不計。②導體與土壤的接觸電阻,這部分電阻占整體10%。③土壤的散流電阻,這部分電阻占整體90%。所以土壤電阻率的大小是決定接地電阻高低的決定性因素,影響土壤電阻率的因素為該處土壤的地質結構、降雨量、溫度及環(huán)境。能改變的是導體本身的電阻、導體與土壤的接觸電阻和土壤的散流電阻以及接地網規(guī)模的大小等,以滿足接地網接地電阻值的規(guī)定。
(2)水平接地體的選擇。直接影響導體截面的因素有熱穩(wěn)定性能和導體在土壤中的腐蝕速率。國標《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設計規(guī)范》規(guī)定的熱穩(wěn)定截面確定為:
式中,Sd為接地導體的截面(mm2);Id為故障短路電流穩(wěn)定值(A);C為導體熱穩(wěn)定系數;Td為短路等效持續(xù)時間(S)。
取短路電流Id=24000A,可得接地導體界面積不小于155mm。綜合經濟性,選用150mm2銅包鋼絞線。
(3)接地體的選擇。接地材料種類繁多,目前使用的3種常用接地材料優(yōu)缺點如下:一是鍍銅鋼。將高純度電解銅通過電解原理,使其完全附著在鋼芯上形成整體。優(yōu)點:銅層與鋼棒達到分子型結合,銅層均勻,銅純度高,鋼芯強度高,耐蝕性強,導電性能好,電氣性能穩(wěn)定。缺點:施工成本要求高,垂直接地體與水平接地體的連接為熱熔焊接。二是熱鍍鋅。鋼材表面鍍有鋅的一種材料,能防止鋼材表面遭受腐蝕,延長其使用壽命。優(yōu)點:材料價格便宜,工藝簡單。重要的是,能犧牲自身保護與之連接的鋼構件(生產裝置、管線等)的安全。缺點:由于鍍鋅鋼型材表面積小,施工時用量比較大。三是非金屬接地模塊。非金屬接地模塊是以非金屬材料為主的接地體,由導電性、穩(wěn)定性較好的非金屬礦物和電解物質組成。優(yōu)點:①具有強吸濕保濕能力,介電常數增大,層間接觸電阻減小,耐腐蝕性增強,能獲得較小的接地電阻;②使用壽命長(30年);③施工開挖量小。缺點:施工時,對焊接接頭防腐處理要求較高,一次性投入費用大??紤]制水機房周圍土壤結構、酸堿度、成本等因素,可選擇銅包鋼或接地模塊作為接地極,本文以銅包鋼材料為例,闡述計算過程。
(4)垂直接地極的埋設深度及間距計算。①深度。從單根接地極的接地電阻公式可以說明接地極形狀、尺寸、深度與接地電阻大小有密切的關系。
式中,Rv為垂直接地極的接地電阻(Ω);ρ為土壤電阻率(Ω·m);L為垂直接地極長度(m);d為接地極形體直徑(m);可以看出,接地極的深度是越深越好,綜合開挖成本,設計接地極埋設深度在6m。
②間距。提高接地極的利用系數是在接地材料有限(制作成本)的情況下,盡可能降低接地電阻的有效方法。盡管不斷增加接地極和增大地網面積總可以達到設計的要求,但這樣做不經濟。對于垂直接地極,由于多個接地極之間將相互產生屏蔽作用,因此接地極距離非常重要。理論上兩根接地極之間相距無窮遠時,K等于1。為盡可能降低屏蔽作用,可根據現(xiàn)場地理條件適當增加間距,以提高各單一接地極的利用系數,降低地網的散流電阻。埋設間距大于等于6m。
(5)接地網接地極數量計算。接地網方案設計的合理性和科學性同樣決定地網接地電阻的大小。設計方案時要充分慮土壤的地質結構、面積、環(huán)境等,在此基礎上,參照相關標準設計出理論上合理、合格的方案。根據GB/T50065-2011中列出的單口深孔計算公式為:
式中,RV為單孔深孔接地電阻值;L為單孔深度;D為單孔直徑;K為綜合利用系數。
根據公式:鉆孔φ90mm孔,d等效直徑為0.09,L取6m,K取0.6。
RV=300÷(2×3.14×6)×(ln(8×6÷0.09)-1×0.6=25.21Ω。
則多口豎井電阻值為:R并=1/((1/25.21×n)/0.9,則達到R并小于1Ω時,豎井數量需要達到23口以上,綜合確定豎井數量為30口。
30口并聯(lián)豎井電阻值為R并=1÷((1/25.21)×30)÷0.9=0.93Ω。
(6)接地網絡布置設計。根據接地極數量計算和建設環(huán)境情況以及技術要求,充分利用周圍綠化帶,減少水泥地面開挖量,綜合設計制水機房防雷接地網。
由于DCS機房周圍沒有避雷針等防直擊雷措施,且周圍沒有高大的金屬構建,因此需要考慮增加直擊雷防護措施,主要包含避雷針措施和機房樓頂避雷帶措施。
(1)避雷針設計。避雷針設計考慮建設場地環(huán)境情況,根據對應的避雷針產品進行保護半徑核算,確定避雷針的高度和直線距離,讓被保護設備在避雷針的保護范圍內,以提前預放電避雷針E.S.E為例,避雷針設計如下:①由于罐體高度為4m,考慮以后建設高度的需要,確定構建高度為6m;②考慮機房所在裝置區(qū)域情況,避雷針建設位置等因素,確定避雷針需要保護的范圍應在80m范圍。
保護范圍核算如下:
式中,Rp為保護半徑;V為上行先導的搶先速度,取1m/us;ΔT為避雷針啟動搶先時間;D為電擊距離,按三類保護取值為60m;H:h高差6.8m(12.8-6)進行計算。
則計算Rp為67.97m。即使提前放電避雷針的ΔT搶先時間為10us,計算出單根12.8m高的提前放電避雷針在6m高的保護平面,保護半徑也可達45.5m,也大于兩針距離一般40m,滿足機房直擊雷預防需要。避雷針入地點需要遠離DCS機房接地入地點15m以上。
(2)樓頂避雷帶。在制水車間樓頂新安裝避雷帶,避雷帶與DCS機房樓頂金屬彩鋼瓦通過圓鋼相連接,連接方式采用電弧焊,金屬彩鋼瓦之間通過金屬跳線進行電氣連通,從而與新建避雷帶一同起到防直擊雷保護作用,與其他入地點間隔達到15m以上,防止發(fā)生雷電流反擊。
(1)DCS機房接地網格。根據機房設備工作接地要求,同時結合機房的實際面積約4×7m,機房內部接地網格閉環(huán)連接,形成等電位環(huán)。等電位環(huán)采用銅排,規(guī)格不小于30×3mm,以有利于設備工作接地的需要,減少殘余電壓。(2)DCS接地網格引出線。環(huán)行等電位環(huán)與接地網絡連接的引出線在不同方位應不少于2點,引出線選用150mm2銅包鋼絞線。與其他入地點物理距離大于15m,防止雷電反擊。(3)機柜接地。各個控制機柜工作接地排與等電位環(huán)的連接,采用16mm2以上銅絞線專線連接到等電位環(huán)。
(1)引入控制機房的所有信號線均采用屏蔽電纜。(2)信號屏蔽電纜均應該一端且在機房內接地。(3)各信號電纜與機房接地排應獨立接地,不允許串聯(lián)接地,銅芯接地線規(guī)格不小于6mm2。(4)敏感開關量信號可采用中間繼電器物理隔離方式,避免外部強電壓影響弱電控制板件。(5)敏感模擬量應加裝信號避雷器,降低外部大電流對控制板件的沖擊。
綜上所述,制水DCS機房直擊雷、雷電感應高電壓和雷電反擊措施主要有:(1)設計了一個符合機房類接地電阻值要求的共用地網,這是防雷設計中的基礎。(2)設計建設2根避雷針,對DCS機房及其周邊制水裝置形成了直擊雷防護。(3)DCS機房樓頂設計了避雷帶和彩鋼瓦等電位連接,形成了機房房屋直擊雷和感應雷防護。(4)機房內部建設了等電位環(huán),機柜工作接地和屏蔽接地單獨接在等電位環(huán)上,防止由于各接地點存在電位差形成的環(huán)流。(5)引入機房的各類電纜采用了屏蔽電纜,且在機房單獨接地,避免由于感應電流方向不一樣造成的2次感應,屏蔽層良好的接地,及時泄放電纜感應到的高電壓,削弱對屏蔽層內部信號的干擾。(6)引入機房的敏感信號,采用中間繼電器方式或加裝信號避雷器的的方式,直接削弱信號內感應到的干擾源峰值,避免對控制板件造成損壞。(7)完善各類入地線物理距離的方式,避免雷電流通過機房入地線反擊對機柜板件造成損傷,在無法物理隔離點,加裝等電位連接器等措施。任何設施的防雷措施均應兼顧技術和經濟,選擇合理的設計方案,以達到實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