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新運(yùn)
我小時候不怎么吃羊肉,成年之后思來想去,終于想得明白,是因?yàn)閺男〕缘蒙?,?xí)慣沒有養(yǎng)成,也沒有餐餐吃肉的條件。
肉一向短缺,吃的機(jī)會很少,而嘴,天生就用來饞肉吃肉。鍋中水開,母親撇去浮沫,放入姜皮子、花椒粒和鹽,我就會圍著鍋轉(zhuǎn),聞肉香,看肉湯蒸騰翻滾??墒钦嬲鹊窖蛉馍献溃赣H在肉湯里加鹽,調(diào)入蔥花,我拿起最瘦的羊肋條蘸汁入口,卻最多只啃一兩根,還要把上面殘留的羊油去掉。父母就說我是眼睛大,肚子小。不怎么吃羊肉的習(xí)慣,一直延續(xù)到我二十五六歲。
新疆的哈薩克族人,在孩子出生不久,就會把手抓肉里的羊尾巴油和羊肝切成薄片,放在孩子嘴里慢慢吮吸。據(jù)說腸胃有記憶,孩子尚未長成,吃肉沒有坡坎全是坦途,自然喜歡吃肉也能吃肉。哈薩克族青年大多身材魁梧,健壯結(jié)實(shí)。哈薩克族有一種說法,世間所有食肉動物,狼位列第一,哈薩克人吃肉只能屈居第二。
我真正開始吃手抓肉,大約是2001年左右。我在奇臺縣五馬場鄉(xiāng)下鄉(xiāng),總共住了45天,體重增加了5公斤,最明顯的變化,兩腮上的肉開始下墜,腰腹之間用手隨便一抓,就能攥出一把肉來,走路走得急了,居然有些氣喘,還時常會頭暈。五馬場,從名字就可以確定這是哈薩克族聚居之地,因?yàn)轵E馬和詩歌是哈薩克族的兩只翅膀,只要看到“馬”“場”這些字眼,大多都有哈薩克牧民聚居。五馬場哈薩克族鄉(xiāng)離奇臺縣城直線距離23公里,我住在鄉(xiāng)政府駐地阿哈什呼拉克村。
我跟著鄉(xiāng)干部每天進(jìn)村入戶,了解民情,掌握民意,宣講政策,訪貧問苦,收集村民的急難愁盼匯總一起及時上報。我每天必須準(zhǔn)時在鄉(xiāng)政府食堂吃三頓飯,因?yàn)檫@里沒有熟人,我真的沒有地方可去。廚娘是一個回族大姐,她的拉條子勻稱細(xì)長,還能拉把子面,抻拉的時候面條擊打案板,噼啪作響。大鍋飯,人又多,炒的菜多是洋芋白菜,肉很少,不知是空氣好,還是水太硬,我的飯量大增。最重要的中午飯,多是炒菜拉條子拌面,偶爾吃米飯。不管是面還是米,最初我只能吃一大海碗,到后來能吃到兩碗,最少也是一碗再加半碗,還是經(jīng)常感覺饑餓。廚娘想必在家一貫節(jié)儉,從不浪費(fèi),晚飯多是大米稀飯和羊肉湯飯,就是把中午剩下的米飯加水熬煮,干飯變成米湯,用少量羊肉和青蘿卜、胡蘿卜、洋芋燣鍋,加菠菜、芫荽做一鍋湯,把中午剩下的面劑子推開揪成面片或者炮仗下入湯中,高明和玄妙之處是湯飯有羊肉味道卻不見肉。清湯寡水,還要用咸菜下飯,也能讓肚子鼓脹,但胃里缺肉,免不了口吐酸水,常感摳挼。飯畢出門,腹中咣當(dāng),在井口渠邊喝飽水的牛馬走在路上,晃蕩身旁,也會發(fā)出同樣聲響。
我根本沒有想到,這一天三頓的清湯寡水,居然是第四頓飯的前奏和鋪墊,有騰空房子粉刷打掃干凈般的準(zhǔn)備,就是為了迎接豐盛的手抓肉。我也沒有想到,從此之后,我將脫胎換骨,涅槃重生,成為一個真正的食肉之人,且無肉不歡。
奔忙勞累一天,吃完這頓假葷真素的飯,癱倒在床上一動不動。同事叫我跟他們?nèi)コ匀猓サ倪@家是村干部,也是多年的種糧大戶。
肉準(zhǔn)備下鍋,爐火通紅,深秋早晨已經(jīng)見霜的屋子里火熱如夏,盡是熱鬧歡快,有過年的氣氛和喜慶。主人手里端舉著兩大塊羊尾巴油,有足球大小,問請來的客人,羊油煮不煮。其他人顯然早已習(xí)慣,可我無法忍受,羊油入眼肥膩,心里立刻泛出連串惡心。其他人都說吃,最好把羊油熏過了之后再吃。我本來想跟著他出去,見識一下這羊油如何熏制,又覺得不妥。肉下鍋之前讓客人親眼看了新鮮羊肉,已是很重的禮節(jié),我再跟出去,會不會有什么嫌疑,讓主人有什么想法?我靜等吃肉。
肉冷水下鍋,大火燒開,用鐵勺仔細(xì)撇去浮沫,不停地撇,撇至水面不見一絲浮沫。撒入一大把腌菜的大粒鹽,蓋上鍋蓋又虛掩,剩下的事情全部交給火和時間。就這么簡單。
肉在鍋里的時間,女人們開始和面,準(zhǔn)備胡蘿卜、洋芋、皮芽子。大家圍坐在桌子周圍斗地主,喝酒,講笑話,吹牛皮。幾個年輕俊俏的媳婦偶爾還會冒出幾個葷段子,臉上不見絲毫紅暈,等著吃肉,享受這難得的輕松和歡愉。當(dāng)時,我突然感慨,生活居然如此美好!我正是喝酒的年紀(jì),酒量不大,但從不怯酒,關(guān)鍵時刻我敢挺身而出,瘦弱單薄的身體瞬間偉岸。我從不打牌,覺得看牌比打牌更有意思,自己絲毫不用勞心費(fèi)神,一樣的樂趣無窮,如果別人有足夠的時間和興致,我可以一直站在旁邊,看整整一個晚上。輸牌的人要罰酒,我就站在旁邊靜靜等候,等接連輸牌的人把酒遞給我。幫別人代酒,有不勞而獲的得意和竊喜。我從不告訴別人,這種好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等到四五杯酒下肚,我的腦子愈發(fā)清醒,就是一個感覺,饑餓難當(dāng)。饑餓就是容易讓人清醒,吃飽之后總會有睡意。下午的那一大碗湯飯,根本配不上這些美酒,自慚形穢早已不知所蹤,酒水就在肚腹之內(nèi)翻滾沖刷蕩滌,就是迎接,時刻等待。最好的年華要遇到最合適的人,那這個時分最好的相遇,就是手抓肉。肉用大盤盛來,肉的下面鋪墊了皮帶面,肉上面是大段胡蘿卜、整個洋芋、切絲切塊的皮芽子。胡蘿卜軟爛甜香,洋芋迸裂泛出沙來,皮芽子辣中帶甜,最為解膩。味道最好的自然是大塊羊肉,鮮香適口,軟硬適中能撕扯有嚼勁,尤其是肥瘦相間的羊肉,瘦肉剛剛準(zhǔn)備給唇齒帶來些柴硬,油脂就在近前旁邊及時消解,油和肉混合交融,不柴不膩,就是剛剛好,我居然沒有感覺到絲毫膻味。
那兩塊羊尾油帶了煙熏味道,給羊肉的鮮香增加了異香。被鋒利的刀子先分成四瓣又仔細(xì)片削成薄片,透光見人,就是和田頂級羊脂玉的顏色,玉的相色用羊脂刻畫形容,脂的顏貌又以玉來反哺描摹,那般的細(xì)膩溫潤,吸溜入口,入口即化,穿腸過腹,一路順滑。我拿著骨頭啃咬,有人伸出手去,宛如粗細(xì)長短的小耙子,把羊肉、肥油、面片、胡蘿卜、洋芋、皮芽子耙攏入手掌,抹入口中,嘴角汁油滴流,讓我羨慕至死。
我簡直無法相信我還是我。就在這個夜晚,我足足吃下了五大塊羊肉。就在這個夜晚,我邁過了多年邁不過的坎,沖破了這道關(guān)隘,是突然醍醐灌頂,還是有意無意間打通了任督二脈?從這個夜晚開始,在鄉(xiāng)里短短的45天,我已經(jīng)徹底淪為一個食肉動物,真正印證了當(dāng)?shù)氐乃渍Z,肉越吃越饞,人越睡越懶。之后回到縣城,不管下午吃得多么豐盛飽滿,一到這個吃肉時間和節(jié)點(diǎn),簡直不差分毫,我就煩躁不安,總覺得腸胃缺少點(diǎn)啥。我知道,也不得不承認(rèn),是缺肉。沒有辦法,我一個人不可能煮一鍋肉,可不吃肉,心里貓抓胃里驢踢。我只好自己拿出羊肉,切成薄片,照樣冷水下鍋,撇去浮沫,還一樣放入胡蘿卜和洋芋,出鍋之后撒上皮芽子,雖然不能一模一樣,也可以將就。只有這樣,我才能躺倒在床上,睡得踏實(shí)安穩(wěn)。吃肉可能也需要天賦,就差那一點(diǎn)引燃和點(diǎn)撥。
后來機(jī)緣巧合,我和視為父兄的斯德克朝夕相處了四五年,他是哈薩克民族,我自此吃到了純粹正宗的哈薩克手抓肉,認(rèn)為是有生之年的天下至美。在新疆,只要說起手抓肉,大家都很清楚就是哈薩克手抓肉,說白了就是清燉羊肉,只放一種調(diào)料——鹽。
哈薩克民族有諺語:“如果太陽落山時放走客人,跳進(jìn)河里也洗不清這個恥辱?!?/p>
哈薩克人把宰殺黃額白羊招待客人視為最重的禮節(jié),認(rèn)為白色吉祥,是純潔、神圣的象征。哈薩克人不會為貴客宰殺黑色的羊,認(rèn)為黑羊代表不吉利。萬一家中只有黑羊又必須宰殺時,也要在黑色羊頭上綁一塊白布,表示不是全黑色的羊,以此代替白色羊。哈薩克民族有一說法,買回來的黑羊不能給客人宰殺了吃,就連小偷也不會盜竊黑色羊。
哈薩克手抓肉以羊肉為主,絕不會食用死亡的家畜。哈薩克人給羊的每個部位都起了相應(yīng)的名稱,羊頭叫巴斯,胸骨叫托斯特克,頸椎叫莫于,胸椎叫阿勒尕,腰椎叫別勒迭滅,尾椎叫奎于勒克切克,髖骨叫江巴斯,髖骨左右兩側(cè)有乒乓球橫切面大小的兩個窩稱之為江巴斯群庫路,等等,每一塊骨頭都有名稱,為的是吃肉分食時更好地配骨備肉。
不同部位的連骨肉,要分給不同的客人享用。對長者、老人、尊敬或尊貴的客人要敬上羊頭、髖骨、腰椎、大肚子、羊尾巴油、肋骨;前腿前臂骨、后腿股骨、羊頭必須給大人吃;后腿小腿骨、胸骨給女婿或兒媳婦吃;前腿臂骨或其他部位的碎骨留給家人吃。不同年齡、不同輩分的客人享用不同部位的肉骨,以示尊敬和禮貌。
家畜前腿前臂骨絕對不能砸碎或砍斷,否則意味著會發(fā)生不吉利的事。肩胛骨也不能砸碎或砍斷,吃完肉的肩胛骨,持刀削肉的人會用刀子在肩胛骨扇形處開個小口子,象征著人們長途跋涉會一路平安,不會遇到阻礙。如果不在肩胛骨扇形處開口子或砸碎、砍斷此骨,意味著出門不順、遭遇障礙。髖骨整塊肉骨及兩側(cè)窩窩骨,也不能砸碎或砍斷,否則意味著會砸自家的鍋,窩窩骨本來長得很像一口鍋。牛馬駱駝髖骨較長,可以砸碎或砍斷,但窩窩骨不可以砸碎或砍斷。前腿臂骨不能給客人吃,據(jù)說從前牧主的下人或出苦力的人才吃前腿臂骨,演變成現(xiàn)在不能給客人吃,否則客人就成了下人或者苦力。
骨肉、頭蹄、雜碎一鍋煮就是一服中藥,缺一不可,如同中醫(yī)配藥一樣,少了一味,療效就會打折扣。肚子、腰子、心、肝、肺子、腸子、尾巴油起著肉味香濃的作用,相當(dāng)于中藥的引子,與搭配的每份連骨肉一起食用,是真正的鮮味無比。
招待客人吃肉之前,主人先把餐布鋪好,放上包爾沙克、奶疙瘩、奶豆腐、奶皮子、酥油、奶茶等食物待客。眾人圍著餐布而坐,客人坐在上席邊吃邊喝邊聊。在吃喝間隙,主人或客人會彈起冬布拉唱上幾曲增加氣氛。
哈薩克人煮肉非常簡單,除了鹽之外不添加任何佐料,保持了肉骨的原汁原味,輔助食材是皮帶面、皮牙子、洋芋或胡蘿卜。吃手抓肉之前,家里的小孩子會提著洗手壺和臉盆,胳膊上搭條嶄新毛巾,請客人洗手。主人把盛有羊頭、前腿前臂骨、髖骨、肋骨、腰骨、胸椎、頸椎、小肚子、大肚子、羊蹄子的大盤子放在客人面前。吃肉之前要賜予主家祝福,之后,主人才會把削肉的刀子交給最尊貴的客人??腿讼葘⒀蝾^面骨上的腮幫肉割一塊敬給年老的長者,再削下羊頭顱骨兩側(cè)耳朵給在座的小孩或晚輩,兩個眼睛只能給一個人吃,口腔上顎白肉給主人最好的朋友吃,割一片鼻前肉遞給長者或自己吃,也會放進(jìn)盤內(nèi)供大家分享。之后,客人把羊頭敬還主人,表示敬意和謝意。吃肉時主人還向客人敬肉,即把瘦肉和肥油各半搭配,用手握在一起敬喂給客人。
在此期間,羊雜碎不僅不會被拋棄浪費(fèi),而且還有多種特殊吃法。如羊肝要半生不熟吃,羊肝與肉骨同時下鍋,羊肝三四成熟的時候,甚至里面還有血水,就可以撈出來切片蘸著鹽或鹽水吃。也有把羊肝和羊尾巴油切成薄片,兩片油夾一塊肝,叫作油包肝,現(xiàn)在有人戲稱為“三明治”。有一個美麗的祝愿,即羊肝代表黑夜平安,羊尾巴油代表白天平安,合在一起吃代表整天平安,客人會爭搶著吃。羊肝半生不熟時吃有一定的造血功能和明目作用。如果羊肝完全煮熟之后吃,羊肝縮水變硬,吃起來如同木頭渣子,口感差不說,關(guān)鍵會失去造血和明目作用。
吃完肉喝肉湯必不可少,不喝肉湯客人不會走,只有喝完肉湯宴席才算真正終止。哈薩克人非常喜愛肉湯,因?yàn)槿鉁兜罉O其鮮美,富含人體需要的蛋白、脂肪和熱量,是極好的保健品或營養(yǎng)品。哈薩克民族認(rèn)為:“羊肉養(yǎng)體質(zhì),肉湯養(yǎng)容顏?!比绻硕?,鍋里的肉湯還會不夠喝,意思是說女人為了漂亮,會爭搶喝羊肉湯。羊肉湯具有甘溫、散寒、補(bǔ)氣血的效果,適于產(chǎn)婦老弱病后體虛者飲用。最后主人和客人再次賜予祝福,宴席才算是圓滿結(jié)束。
哈薩克民族的手抓肉為什么要將羊肉和羊雜碎同煮?我認(rèn)為,羊雜碎本身就是除鹽之外添加的另一種調(diào)料,羊頭羊蹄在燒燎去毛過程中生出煙熏火燎的焦香,再加上心肝肚腸自帶的各類奇香異感,羊肉和肉湯的味道就成為復(fù)合的香混合的美,豐厚立體而飽滿。羊肉羊雜混煮,肉骨和雜碎各有味道,口感迥異,羊肉羊雜湯和純羊肉湯相比,味道更加濃烈醇厚。我還想,羊肉和羊雜碎同煮共食,應(yīng)該是哈薩克人對每一只羊通過血肉之軀把陽光空氣、雨雪風(fēng)霜、山泉河流、花樹草木轉(zhuǎn)化成肉食滋養(yǎng)自己身體和生命的認(rèn)可尊重。這是流淌的血液和顫動行走的骨肉,與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天壤之別。肉來之不易,必須吃得干干凈凈,充分利用,點(diǎn)滴不剩,絕不浪費(fèi),這是對天地?zé)o私饋贈最赤誠的珍惜和感恩。
有次我跟隨斯德克前往他的家鄉(xiāng)阜康市上戶溝鄉(xiāng),參加一個高齡老人的葬禮。在山水間溪流旁松樹下,支起五六口大鍋,宰了多少只羊,我已記不清楚。男人們聯(lián)手幫襯著把每只羊大塊卸開,滿山遍野的落地樹枝和風(fēng)干牛糞正好用來生火。女人在火邊燎燒羊頭羊蹄,在水邊清洗雜碎。用不了多長時間,每口鍋都裝得滿滿當(dāng)當(dāng),照舊羊肉和雜碎同煮。我感覺柴火和牛糞煮的手抓肉更香更美,難道柴火和牛糞更具懸絲診脈、隔山打牛的功夫?我曾經(jīng)與一個哈薩克鄰居賽包松相鄰而居,他住對面樓房的一樓,他說起漢語不太流利也不順暢,總是把“雞”說成“只”,但煮肉特別好吃。他搬樓房的時候,專門買了一個生鐵爐子放在樓下,每天走路回家,順路撿拾的木板樹枝全部積攢起來,在樓房背后的墻根下碼放得整整齊齊。每逢親戚朋友來家里做客,他必定要煮肉招待。就在院子僻靜處,支好爐子生火,燎燒羊頭羊蹄,清洗雜碎。只有下雨天,他才會用煤,只要有太陽,他一定用木頭和柴火。他不止一次地給我說起,柴火煮的肉味道更好。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喀喇沙爾地區(qū)的蒙古族多食綿羊肉和牛肉。蒙古族俗語里有“巧婦無肉羞開鍋”之說。據(jù)說,蒙古族老人如果三五天只吃素食就會出現(xiàn)夜間尿多、失眠等異常現(xiàn)象;假如因身體虛弱而突發(fā)感冒,用羯羊膝蓋骨熬煮熱湯,喝上就好。
蒙古族的手把肉,其實(shí)還是手抓肉。喀喇沙爾地區(qū)的蒙古族煮肉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冷水泡煮法,把帶骨的羊肉按骨節(jié)卸開,放入鍋內(nèi)加冷水微火煎煮,水沸騰時將漂浮的血沫撇干凈,之后還要用勺子盛湯頻頻舀揚(yáng),最后蒙住鍋蓋壓埋火焰,溫?zé)跏畞矸昼娂纯墒秤?,羊肉吃起來豐腴鮮嫩,齒間留香,肉湯味道鮮美。另一種是在滾燙的開水里烹煮,稱作清燉肉,肉絲耐嚼,香味無窮,后勁充足,長時不餓,湯無膻味,可做湯面條。蒙古族凈手吃肉時,一手把著肉,一手拿著刀,用切割、摳挖、削剔等多種刀法把熟肉切割成片,將羊骨頭上的肉削剔得干干凈凈,所以得名“手把肉”。蒙古族手把肉和哈薩克族手抓肉,做法基本沒有區(qū)別,調(diào)料也只是鹽,叫法不同而已。冷水煮肉,湯更香;開水下肉,肉有嚼頭。
我還吃過甘肅東鄉(xiāng)手抓肉,整只羊囫圇或者分割成大塊下鍋,加入涼水,先用大火猛攻,待水沸騰后撇盡帶有雜質(zhì)血液的浮沫,放入姜片、蔥段、花椒、胡椒、干辣椒、桂皮、草果、八角、肉蔲、小茴香、香菜、蒜苗等佐料,再用小火細(xì)煮慢燉,熟后撈出剁塊食用?!皷|鄉(xiāng)手抓”色鮮肉嫩,肥瘦相宜,鮮美無比,也無膻味。據(jù)說久病虛脫之人堅(jiān)持吃“東鄉(xiāng)手抓”,能夠迅速恢復(fù)元?dú)?,常吃形成?xí)慣,幾天不吃,心里也一樣發(fā)慌。
陜西羊肉泡饃里的羊肉和羊湯,加入的調(diào)料和“東鄉(xiāng)手抓”大同小異,味道也是極好。但總有一絲遺憾,調(diào)料太多,味道過重,本意是要壓住羊肉的膻味,卻也掩蓋了羊肉的原味。世間事總是如此,魚與熊掌怎可兼得?
甘肅民勤縣享有“中國肉羊之鄉(xiāng)”的美稱,手抓羊肉也是出名的美食,其中的“鎖炎羊羔肉”更是聲名遠(yuǎn)播。鎖炎就是鎖陽,炎是陽的意思。關(guān)于鎖陽,先秦就有文字記載,漢代始入藥,為歷代名醫(yī)名案所珍重。鎖炎羊羔肉就是根據(jù)中醫(yī)理論,在傳統(tǒng)烹飪基礎(chǔ)上創(chuàng)制的保健美食,是外地人在民勤必吃的特色,有“不吃鎖炎羊羔肉,不算真正到民勤”的說法。鎖炎羊羔肉,先將切好的肉塊下入涼水,猛火燒開,用勺子將鍋內(nèi)浮起的血沫撇去,適量洗凈的新鮮鎖炎或晾曬陰干的鎖炎干下鍋,加入蔥段、生姜、花椒、草果、香葉和鹽,文火煮熟。出鍋的羊羔肉色澤鮮亮,味道濃香。鎖炎羊肉湯,更有潤喉養(yǎng)胃、滋陰壯陽的功效。民勤人吃手抓羊肉,大蒜必不可少,當(dāng)?shù)赜芯渲V語流傳,“羊肉不下蒜,香味減一半。羊肉怕的是蒜,水眼婆娘怕的是干頭漢?!彼馊缟駚碇P,能夠畫龍點(diǎn)睛,讓本就鮮香的羊肉瞬時提鮮增香,好上加好,優(yōu)上更優(yōu)。食用手抓羊肉時,或一口羊肉一瓣蒜,或用小碟盛蒜泥辣面醋水漿,蘸而食之,羊肉不肥不膩,飽食不厭。這和新疆吃手抓肉離不開皮芽子又有不同。
我曾在廣州吃過一次清燉羊肉。一個碩大的多頭煤氣灶上全是砂鍋,整齊排行,足有二三十個,砂鍋里放了羊肉、胡蘿卜和恰瑪菇同煮共燉,燉煮好的羊肉軟爛,連骨帶筋,筷子一夾就斷,肉湯清澈黃亮,上面漂浮一層薄薄的羊油,入口即化,鮮美濃郁。這種做法類似于新疆喀什的缸子肉,但我很難相信廣州會有純正的新疆羊肉,后來才知道所有食材全部空運(yùn)而來,包括煮肉的天山雪水。
游牧民族又極其聰明,更加智慧非凡,把天恩地賜利用享受得淋漓盡致。天地有四季輪回,相應(yīng)地在地上生出春夏秋冬四種草場,只要牛羊牲畜能夠行走能夠移動,那一年四季,自己再不需要花費(fèi)一分一毫,靜待牛羊生長。他們經(jīng)年累月跟在牛羊身后,卻也幾乎被奴役一生,因而吃羊肉的時候雖然心里充滿愧疚,但至少也能因此而減輕。哈薩克們宰殺一只羊時會說:“你生不為罪過,我生不為挨餓,原諒我們!”
我時常在想,古今中外,東西南北,許多肉食都帶有地域局限,唯有羊肉成為全人類共同的美味。為什么所有民族,信仰或者不信仰宗教,只要能吃肉,都選擇并接受了羊肉?為什么是羊,為什么總是羊,為什么都是羊?難道,僅僅因?yàn)檠蚴侨祟愸Z化的第一種肉用動物?僅僅是羊溫馴的習(xí)性和總是充滿善良驚恐的眼光?
古代祭祀所用犧牲,羊總在其中,必不可少。與其他牲畜相比,羊個頭嬌小,產(chǎn)肉量也不甚高,很長時間里羊肉都是昂貴的高級食材,并非普通百姓可以承受。據(jù)說宋人韓宗儒雖在朝為官,但俸祿太少買不起羊肉,于是隔三岔五給自己的朋友蘇東坡寫信送上來自遠(yuǎn)方的祝福,主要是為了把蘇東坡的回信當(dāng)書法作品賣掉換肉吃,鬧出一個“換羊書”的趣聞。
宋朝趙令畤《侯鯖錄》卷一記載:魯直戲東坡曰:“昔王右軍字為換鵝書,韓宗儒性饕餮,每得公一帖,于殿帥姚麟許換羊肉十?dāng)?shù)斤,可名二丈書為換羊書矣?!睎|坡大笑。一日,公在翰苑,以圣節(jié)制撰紛冗,宗儒日作數(shù)簡,以圖報書,使人立庭下督索甚急。公笑語曰:“傳語本官今日斷屠!”
責(zé)任編輯陳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