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爽 (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第三采油廠)
加熱爐是油田站場原油集輸系統(tǒng)的關鍵設備,也是主要耗能設備之一。加強加熱爐的管理,使其保持高效運行,可有效降低天然氣消耗量,起到節(jié)能減排效果[1-2]。加熱爐高效運行對油田節(jié)能和環(huán)境保護均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諸多學者對加熱爐評價進行了研究:黃鶴楠[3]從加熱爐改造的提效性、經濟性、技術性和管理性等方面進行評價,優(yōu)選灰色關聯(lián)綜合評價法,篩選各評價要素并賦值;王榮歡[4]采用逐步回歸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偏最小二乘回歸分析法對加熱爐能效的影響因素進行綜合判定,將組合賦權法和灰色決策分析相結合,建立了油田加熱爐能效評價標準化模型;陳立達等[5]利用FLUENT 軟件對加熱爐火筒內的天然氣燃燒進行數值模擬,并結合HYSYS 軟件,分析噴管進口角度、煙管換熱面積和余熱回收3 個因素對能耗的影響,以熱負荷為指標,量化了加熱爐節(jié)能技術對熱效率的貢獻程度;符進[6]建立了原油集輸系統(tǒng)、注水系統(tǒng)、水處理系統(tǒng)關鍵生產工藝過程的能量平衡模型,給出了脫水站噸液電耗、噸液氣耗等20 余項能耗計算指標。以上學者運用不同評價方法分析了油田加熱爐能效情況,文中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上,將熵權法與優(yōu)劣解距離法相結合分析某采油廠加熱爐效能水平,為K 油田各采油廠節(jié)能降耗的進一步深化提供了實際參考。
根據標準GB/T 31453—2015《油田生產系統(tǒng)節(jié)能監(jiān)測規(guī)范》的規(guī)定:加熱爐節(jié)能監(jiān)測合格指標包括空氣系數、排煙溫度、爐體表面溫差、熱效率[7-9]。4 項指標是業(yè)內普遍認可且采用率最高的指標,因此,擬采用這4 項指標進行加熱爐綜合評價。
首先,用熵權法計算各指標的權重,然后利用優(yōu)劣解距離法(TOPSIS 法) 對加權矩陣進行計算和分析,相對接近度表示評價對象與最優(yōu)方案的接近程度,從而定義加熱爐工況的優(yōu)劣,流程如下:
1) 建立指標矩陣。收集各加熱爐4 項指標數據;對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形成標準化矩陣。
2) 熵權法分析。進行信息熵計算,確定4 項指標權重;對標準化矩陣進行加權處理,形成標準化加權矩陣。
3)優(yōu)劣解距離法評價。確定正、負理想運行狀態(tài)指標值;計算歐氏距離和相對接近度;對指標進行排序和評價,制定措施。
1) 熵權法是權重分析領域的一種常用方法,通過熵權法對擬評價指標的重要性進行權重輸出。根據信息熵的定義,對于某項指標,可以用熵值來判斷某個指標的離散程度,其信息熵值越小,指標的離散程度越大,那么該指標對綜合評價的影響(即權重) 就越大,如果某項指標的值全部相等,則該指標在綜合評價中不起作用[10]。因此,可利用信息熵這個工具,計算出各個指標的權重。
2)優(yōu)劣解距離法是一種常用的組內綜合評價方法,能充分利用原始數據的信息,其結果能精確地反映各評價方案之間的差距。基本過程為:基于歸一化后并經過加權的數據矩陣,利用有限方案中各類參考指標的最優(yōu)值和最差值構建最優(yōu)參考方案序列和最差參考方案序列,然后分別計算各擬評價方案與最優(yōu)方案和最差方案間的距離,獲得各評價方案與最優(yōu)方案的相對接近程度,以相對接近度表示。相對接近度值越大,說明方案就越好,相對接近度數值最大時,說明評價方案最接近最優(yōu)參考方案且遠離最差參考方案,則此方案為最優(yōu)方案。
對油田加熱爐能效評價體系建立熵權-優(yōu)劣解距離法評價模型的數學評價模型。首先,構建指標矩陣,對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并采用熵權法對油田加熱爐各評價指標的權重予以量化;然后將指標權重帶入標準化指標矩陣,得到標準化加權指標矩陣,利用優(yōu)劣解距離法確定正、負理想運行狀態(tài)指標序列,并計算各加熱爐指標與正、負理想運行狀態(tài)的歐氏距離;最后根據歐氏距離計算相對接近度。
采用熵權-優(yōu)劣解距離法評價的基本步驟和方法如下:
1)構建指標矩陣。令加熱爐數量為m,考察指標數量為n,記為{A1,A2,...,An},相應指標為xij(1 ≤i≤m,1 ≤j≤n),指標矩陣為Xij=(xij)m×n。
2)指標矩陣的數據標準化處理。對指標矩陣Xij=(xij)m×n處理, 得到的標準化規(guī)范矩陣為Yij=(yij)m×n。
yij為第i個因素的第j個指標的歸一化數值;xij為指標原始值;m為因素個數;n為指標個數。
3)確定熵權權重。計算各指標的熵值,獲得信息熵冗余度,依此計算指標權重公式為:
式中:ωj為第j個指標的權重,%;dj為第j個指標的信息熵冗余度。
4)標準化規(guī)范矩陣的加權。對標準化規(guī)范矩陣Yij=(yij)m×n,考慮權值ωj,得到標準化加權矩陣Z。
5)確定加熱爐指標體系的理想運行狀態(tài)。為了獲得歐氏距離,需要定義加熱爐各指標的理想運行狀態(tài),作為參考序列,參與計算,正、負理想運行狀態(tài)的確定方式為:
式中:Z+為各評價指標的正理想解;Z-為各評價指標的負理想解;zij為經加權的標準化指標值。
6)計算歐氏距離。利用優(yōu)劣解距離法,計算各加熱爐運行狀態(tài)與理想狀態(tài)的歐氏距離,從而對運行狀態(tài)進行優(yōu)劣評價。
式中:D+i、D-i分別為各評價指標與正、負理想解的歐氏距離。
7)計算相對接近度。評價對象與最優(yōu)方案的接近程度,以相對接近度表示,公式為:
式中:Ci為第i個因素的相對接近度,Ci值越大,表明評價對象越優(yōu)。
以K 油田35 臺加熱爐為例,利用熵權-優(yōu)劣解距離法進行加熱爐指標綜合評價,根據上文所述,采用的指標包括空氣系數、排煙溫度、爐體表面溫差、熱效率4 項??諝庀禂禐槿剂先紵龝r的實際空氣量與理論空氣量之比;排煙溫度為采用溫度計在加熱爐最后一級尾部后熱面1 m 以內煙道上的測點測得的溫度;加熱爐爐體表面溫差為爐體外表面溫度與環(huán)境溫度之差,爐體表面溫度為所有溫度測點的算數平均值;熱效率為同一時間內加熱爐有效輸出熱量與供給熱量的比值,是反映加熱爐能效利用情況的綜合性指標。各加熱爐基本參數見表1。
表1 加熱爐基本參數Tab.1 Basic parameters of heating furnace
在進行數據標準化處理時,考慮空氣系數、排煙溫度、爐體表面溫差與加熱爐運行效果呈負相關,而熱效率與之呈正相關,因此,對空氣系數、排煙溫度、爐體表面溫差作負向指標處理,對熱效率作正向指標處理。用熵權法根據公式(1) 計算,得到的各指標權重值,即熵值法結果(表2)。
表2 熵值法結果Tab.2 Results of entropy method
由表2 可知,權重最大值為爐體表面溫差,最小值為熱效率。這與客觀認識不符,這主要是由于熵權法是根據數據本身的離散程度來賦權,而并未考慮指標的相互聯(lián)系,因此,利用層次分析法的賦權結果對熵值法賦權予以修正,見公式(7)。
式中:w″j為修正后的權重,%;w′j為修正權重系數。
修正后的權重分別為:熱效率權重38.1%;空氣系數權重22.9%;排煙溫度權重25.0%;爐體表面溫差權重14.1%。
結合權重值和標準化矩陣,得到標準化加權矩陣Z。進行優(yōu)劣解距離計算,根據公式(2)(3)得到正、負理想解,根據公式(4)、(5)計算各加熱爐運行狀態(tài)與理想狀態(tài)的歐氏距離,最后通過公式(6)計算相對接近度。
將相對接近度計算結果從小到大排序,結果見圖1。由圖1 可知,各加熱爐相對接近度處于0.24~0.77,平均值為0.57,低于平均值的加熱爐有15 臺,應進行及時調節(jié);33#、23#、34#、10#、17#加熱爐指標顯著低于其他加熱爐,應立即查明原因,排除故障,使之處于良好運行狀態(tài)。
圖1 加熱爐相對接近度排序情況Fig.1 Relative proximity ranking of heating furnace
通過查閱23#、33#、34#加熱爐監(jiān)測數據發(fā)現,3 臺加熱爐存在空氣系數顯著高于其他加熱爐,排煙溫度、爐體表面溫差較高,而熱效率較低的問題,從而導致該3 臺加熱爐運行狀態(tài)最差。加熱爐的過剩空氣系數大,則煙氣量大,通過煙氣帶走的熱量就多,加熱爐損失的能量就越大,熱效率下降;另外,煙氣中含氧氣太多,容易加速煙囪腐蝕,不利于加熱爐的良好運行。排煙溫度過高,容易造成熱能浪費,降低加熱爐的效率。爐體表面溫差升高可能因爐管結焦引起,而高溫會進一步導致結焦加劇,影響開工周期和使用壽命。熱效率反映了加熱爐對熱能的利用程度,熱效率降低,表明能量損失增加。
對運行效果不佳的加熱爐實施煙道擋板角度調節(jié)9 次,火管污垢、爐內灰垢清理23 次,燃燒器噴氣孔堵塞清理12 次,加熱爐來液溫度調節(jié)4 次,燃氣工作壓力調節(jié)3 次,刷節(jié)能涂料31 次。措施前后對比,35 臺加熱爐平均熱效率由84.22%上升到87.32%,提高了3.68%,部分測試數據的措施效果對比見表3。至目前,措施累計節(jié)約天然氣為44.97×104m3,以天然氣3.5 元/m3計算,折合經濟效益157.4 萬元。
表3 措施效果對比Tab.3 Comparison of measure effectiveness
1) 考慮空氣系數、排煙溫度、爐體表面溫差、熱效率4 項指標,采用熵權-優(yōu)劣解距離法對油田加熱爐綜合評價,可全面反映加熱爐運行情況。各指標權重大小依次為:熱效率、排煙溫度、空氣系數、爐體表面溫差。
2) 評價的35 臺加熱爐相對接近度處于0.24~0.77,其中23#、33#、34#相對接進度接近指標下限,說明其遠離正理想工作狀態(tài),接近負理想工作狀態(tài),主要由于排煙溫度、空氣系數、爐體表面溫差指標偏離最佳工況導致。
3)該方法的推廣,已取得一定節(jié)能效果。建議油田進一步提高加熱爐能效監(jiān)測次數,實時掌握加熱爐運行狀態(tài),根據監(jiān)測結果及時調節(jié),從而降低熱損失,提高加熱爐熱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