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復(fù)興
巴赫的音樂影響了三百年來人們的藝術(shù)世界,也影響了人們的精神世界?!鞍秃铡保˙ach)德文的意思是小溪水,涓涓細(xì)流卻永不停止。
我聽到的巴赫的第一支樂曲是《勃蘭登堡協(xié)奏曲》,還只是其中的片段,因為這里面有經(jīng)威廉漢姆改編而異常動聽的《G弦上的詠嘆調(diào)》。但這支著名的樂曲,當(dāng)時勃蘭登堡對它根本不屑一顧,沒讓他的樂隊演奏,而是將這支樂曲曲譜的手稿混同在其他曲譜中一起賣掉,一共才賣了36先令。可以說,如果沒有1802年德國音樂學(xué)家福爾克出版的世界上第一部巴赫的傳記,沒有1829年門德爾松重新挖掘并親自演出巴赫的《馬太受難曲》,恐怕巴赫的音樂到現(xiàn)在為止還只值36先令。
但這樣說并不準(zhǔn)確,如果沒有福爾克、門德爾松,還會有別人將巴赫音樂的真實價值挖掘出來,告訴世人的。真正有價值的音樂,即使看起來再弱小,只是潺潺的溪流,也不僅埋沒不了,而且不會因時間久遠(yuǎn)而蒼老,相反卻能常青常綠。這確實是音樂獨特的魅力,它同出土文物不一樣,出土文物只能觀看、追尋、鉤稽、對比,它卻能站立起來,用自己的聲音塑造起形象來,抖落歲月覆蓋在它身上的仆仆風(fēng)塵,讓人們刮目相看。
有人說巴赫偉大,稱巴赫為“音樂之父”,說在巴赫以后出現(xiàn)的偉大音樂家中,幾乎沒有一個沒受過他的滋養(yǎng)。
偉大不見得都是巍巍乎,昂昂乎,如廟堂之器哉。偉大可以是高山,是江河,但偉大也可以是溪水。巴赫就是這樣清澈的小溪水,當(dāng)世事滄桑,春秋代序,高山夷為平地,江河頓失滔滔,大河更改河道,小溪卻一如既往,依然涓涓在流,清清在流,靜靜在流。
這就夠了,這就是小溪的偉大之處。
聽巴赫的音樂,你的眼前永遠(yuǎn)流淌著這樣靜謐安詳、清澈見底的小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