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依諾
瑤里古鎮(zhèn)古稱“窯里”,這里盛產(chǎn)的高嶺土,正是那燒制出無數(shù)景德鎮(zhèn)瓷器的前身,也正是有了它,景德鎮(zhèn)得以名揚天下。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寫道:“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浮梁縣曾是熱鬧非凡的商業(yè)集散地,是瓷之源、茶之鄉(xiāng)、林之海,有見證歷史的村落瑤里,也是歷史本身。
百余幢明清徽派古建筑,如今還錯落在瑤河兩岸,在河面留下水墨畫一般的倒影。村子里小河邊那棵屹立百年的古樹,一直守在木板搭成的顫顫巍巍的小橋旁。青磚鋪就的小路上偶爾有幾個商販,推著小車賣著烤地瓜、烤玉米,或是自家曬的果干。爺爺奶奶們好像并不在意有游人在身旁走來走去,任游覽路線就標(biāo)注在自家門口,依然泰然自若地澆地、摘菜,或是在村子的小溪旁洗洗衣服,曬曬臘肉。
每家每戶都敞開著門,雞鴨或是貓狗都可以像主人一樣隨意進(jìn)出。再仔細(xì)看看,那斑駁的墻面上露出不同時代的記憶,磚瓦、標(biāo)語和那些鮮活生活著的人,上演著奇妙的穿越大劇。而古村落里最氣派的建筑要數(shù)宗族的祠堂。不管走到哪里,血脈依然相連,家族每個人的名字都會在這里被記錄。
那些被篩選過的記憶、被遺留下的歷史,很美?;蛟S時光中短暫的耀眼時刻就像一場煙花,但還好,他們都留下過印跡。
曾看過一部和記憶有關(guān)的電影《百花》,影片講述了患上阿爾茨海默癥的媽媽出現(xiàn)了記憶的錯亂,只記得兒子小學(xué)時候調(diào)皮淘氣的樣子,卻認(rèn)不清眼前這位即將做爸爸的男士是誰。她的記憶一天比一天模糊,就像她穿著的衣服的顏色,正從明亮的艷黃色漸漸淡去。她一直喊著,想要再看一場半朵煙花的表演,讓兒子摸不著頭腦,什么是半朵煙花?
原來真的有這樣的煙火大會。換上漂亮衣服,兒子帶著媽媽終于來到了這場“半朵煙花”大會。焰火從水面分界處綻放開來,一半騰入空中,一半藏在水里;水面的倒影和天空的那半朵煙花,完美地組合成一朵完整的煙花,在轟鳴的炸裂聲中,美得讓人沉醉。
而媽媽卻在這時走丟了。人潮散去,焦急的兒子發(fā)現(xiàn)了在水中發(fā)呆的媽媽。她說:“我想去看半朵煙花?!眱鹤拥膲毫K于爆發(fā)了,我們才剛剛看完啊!你為什么什么都記不得了?你為什么可以忘記那些曾經(jīng)拋棄了我的罪惡感?為什么可以好像一切都沒有發(fā)生過而讓我一個人還深陷痛苦之中?
媽媽越來越無法自理,兒子也迎來了自己的下一代,只得賣掉媽媽的房子送她去療養(yǎng)院。在收拾房間的這一天,媽媽一整天都呆坐在小院的陽臺,不再有表情,不再對事物有何反饋。天就這樣漸漸暗下來,直到遠(yuǎn)處突然有煙花點亮了天空??墒悄鞘莿e人的煙花,在小院子里只看到被樓房遮住的那“半朵煙花”。
“原來是我忘記了!我小時候最快樂的時候,就是我們坐在這里,一起偷看遠(yuǎn)處的煙花啊。原來是我忘記了……”
記憶的珍貴或許就在于,它會被遺忘。每個人的記憶都由碎片組成。人的一生也是百花組成的,那些留在世上的印跡,那些絢麗綻放的瞬間,成了閉眼就想得起的活過的證據(jù)。
瑤里古鎮(zhèn),陽光的明媚,溪水的聲音,橋口遇到的小狗,和媽媽一起旅行的心境,為我的記憶描繪著金邊。
遺忘,讓記憶更珍貴;逝去,讓每天更值得珍惜。
世界似乎隨時在崩塌,也時刻在建構(gòu)。人們行走著、愛著,記憶的堡壘中總有為你綻放的存在,哪怕半朵煙花。
那半朵煙花的絢爛,你一定也看過。
選自《婦女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