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嘯,王慧,余志宏,藍海兵,龔園其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江西 南昌 310000)
重癥急性胰腺炎(SAP)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黃疸、腹痛、呼吸異常、休克等癥狀,如不盡早救治,將會導致患者死亡[1]。SAP 具有發(fā)病急、病情兇險、病死率高的特征,早期明確的診斷與病情評估是有效治療SAP患者、改善其預后的關鍵[2]。目前,關于評估SAP患者病情嚴重程度的指標較多,如急性生理與慢性健康評分(APACHE-Ⅱ)、Ranson 評分等,已被廣泛用于評估SAP 病情程度、病死率中,效果顯著,但其僅能用于發(fā)病48h后,且部分評分系統(tǒng)較復雜,內(nèi)容繁多,不適于入院時SAP 患者的病情快速評估[3-4]。急性胰腺炎嚴重程度床邊指數(shù)(BISAP)評分可用于入院24h的SAP 患者病情評估,且簡單易行、方便快捷,備受醫(yī)護人員青睞[5]。也有研究指出,血清白細胞介素-6(IL-6)、降鈣素原(PCT)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呈正相關,且能預測其預后[6]?;诖?本研究旨在探究BISAP評分及血清IL-6、PCT 水平與SAP 患者預后的相關性,以期為該疾病患者的診療提供指導。
選取2020年1月-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86例SAP 患者,其中男50 例,女36 例;年齡29-73歲,平均(57.22±4.75)歲;發(fā)病至入院時間2-22h,平均(8.12±0.83)h。納入標準:①均符合SAP 診斷標準[7];②均為初診患者;③患者就診前未接受其他治療。排除標準:①孕產(chǎn)婦;②ICU 入住時間<3d;③合并肝硬化、腎病綜合征等導致低蛋白血癥的疾病;④既往有慢性臟器功能不全癥;⑤精神疾病。患者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1 預后評估
86例SAP 患者根據(jù)預后情況分為死亡組(27例)、生存組(59例)。生存組為患者經(jīng)治療后好轉(zhuǎn)出院;死亡組為患者住院期間死于ASP或其相關并發(fā)癥。
1.2.2 研究方法
入院后,所有患者均接受胃腸減壓、禁食、抗感染、抑制胰酶分泌、抑酸藥物治療等,并予以并發(fā)癥防治,必要時接受相關手術(shù)治療。
統(tǒng)計并收集可能影響SAP患者預后的因素,包括:患者性別、年齡、發(fā)病至入院時間、ICU 住院時間、機械通氣時間、BISAP 評分、血清IL-6、PCT 水平。(1)BISAP 評分[8]:患者入院24h 內(nèi)對其進行BISAP評分,內(nèi)容包括:①胸腔積液;②年齡>60歲;③血尿素(BUN)>17.9mmol/L;④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SIRS);⑤精神狀態(tài)受損(Glasgow 評分)<15分。上述5項內(nèi)容每出現(xiàn)1項記1分,總分0-5分,得分與病情呈正比。(2)血清IL-6、PCT 水平:抽取患者入院次日晨起空腹肘靜脈血5m L,以3000r/min離心10min,離心半徑12cm,取血清,-20℃冰箱中保存。用上海酶聯(lián)生物所產(chǎn)的試劑盒以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其血清IL-6、PCT 水平。
采用SPSS25.0處理數(shù)據(jù),以(n%)表示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以(&#x100b7a;x±s)表示計量資料,用t檢驗;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SAP預后不良的危險因素;采用Pearson 直線相關分析IL-6、PCT 水平及BISAP評分與SAP 預后的相關性;檢驗水準α=0.05。
死亡組的BISAP評分、血清IL-6、PCT 水平高于生存組(P<0.05);組間性別、年齡發(fā)病至入院時間、ICU 住院時間、機械通氣時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基線資料及BISAP評分、IL-6及PCT 水平比較(&#x100b7a;x ±s)
將表1中有差異的因素作為自變量(均為連續(xù)變量),將SAP 預后作為因變量(1=死亡,0=生存),經(jīng)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BISAP評分及血清IL-6、PCT 水平較高是SAP患者預后不良的危險因素(OR>1,P<0.05)。見表2。
表2 SAP預后不良的危險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將SAP預后不良(死亡)設為1,預后良好(生存)設為0,Pearson直線相關分析顯示,BISAP評分及血清IL-6、PCT 水平與SAP 患者預后不良呈正相關(r>0,P<0.05),即BISAP評分及血清IL-6、PCT 水平越高,SAP患者預后越差。見表3。
表3 BISAP評分及血清IL-6、PCT 水平與SAP預后的相關性
急性胰腺炎的發(fā)生與酗酒、高脂血癥、膽石癥等密切相關,具有發(fā)病急、進展快、病情兇險的特征[9]。部分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變化較快,短時間內(nèi)會快速進展為SAP,且多合并多種并發(fā)癥,如不盡早搶救,患者將會病死[10]。臨床治療SAP 的關鍵在于早期診斷、評估該類患者的病情及預后狀況并予以患者早期對癥治療。而選取合適的指標評估SAP患者的預后對于臨床采取措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具有重要意義。
BISAP評分雖然僅包含5項內(nèi)容,但其覆蓋面較廣,簡單易行,且可重復評分,能夠快速預測SAP患者的多器官功能衰竭情況,為SAP患者的病情評估及預后預測提供重要參考依據(jù)[11]。且相較其他評分系統(tǒng),BISAP評分的優(yōu)勢在于其能夠評估SAP患者入院24h內(nèi)的病情程度,對該類患者早期診療及預后改善有重要意義[12]。但單一的BISAP 評分在預測SAP患者預后時缺乏實驗室指標的支撐,可能會導致預測結(jié)果有偏差,需聯(lián)合實驗室指標以提高其對SAP患者預后的預測價值。
SAP的發(fā)生、發(fā)展與炎癥反應密切相關,促炎因子IL-6為糖蛋白,多由中性粒細胞、單核細胞等在炎癥反應時產(chǎn)生,可抑制機體的免疫功能,誘導趨化因子,加重胰腺損傷[13]。IL-6是加重全身器官損傷、局部胰腺壞死的促炎因子,IL-6 水平升高會加重SAP患者的病情,且在胰腺嚴重損傷前IL-6水平會達到峰值,故血清IL-6 水平可作為評估SAP患者病情及預后的有效指標。PCT 為前肽糖蛋白,正常情況下人體血液中含量極少,當機體被病原體侵襲時,其會誘導全身產(chǎn)生炎癥因子,并大量進入血液中,導致血清PCT 水平升高[14]。PCT 穩(wěn)定性較高,且對炎癥反應具有較高的靈敏度,是評估炎癥反應嚴重程度的重要指標[15]。血清PCT 可在急性胰腺炎發(fā)病2h內(nèi)被檢出,且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較小,對于SAP患者預后的預測價值較高。本研究顯示,死亡組的BISAP 評分、血清IL-6、PCT 水平較生存組高,且經(jīng)Logistic回歸顯示,BISAP 評分及血清IL-6、PCT 水平較高是SAP 患者預后不良的危險因素,三者水平與患者預后不良呈正相關,說明入院時BISAP 評分及血清IL-6、PCT 水平較高與SAP患者預后不良密切相關,臨床可通過觀察患者上述指標的變化來預測患者的預后情況,以便采取有效措施來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綜上所述,SAP患者的BISAP評分及血清IL-6、PCT 水平較高與預后不良密切相關,臨床可通過觀察患者入院時的BISAP 評分及血清IL-6、PCT來預測其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