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莉
關鍵詞:青春期;愛情觀探索;表達性藝術治療;個人成長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24)07-0044-05
【活動背景】
“00后”學生的愛情觀是怎樣的呢?他們在學業(yè)與愛情的選擇、權衡中,會做出怎樣的思考與選擇?作為心理教師,我們需要創(chuàng)設一個開放、包容、尊重的心理課堂氛圍,以尊重、好奇的姿態(tài)傾聽他們內(nèi)心真實的聲音。
如果一開始就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以教育管理者的身份宣教“高中生談戀愛一定是不好的”“高中生談戀愛一定會影響學業(yè)發(fā)展”這樣的價值觀,則會引起學生們的直接反駁和反感。我相信,道理一定是越辯越明的,好的教育是讓學生在思考、討論中,自己有所體悟。
因此,心理教師需要以一種溫和而有力量的方式,帶領他們在活動體驗中,思考與分享,引導他們看到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的困難和差距。
在大多數(shù)的家庭教育中,父母把關注點更多放在孩子的生活需求或?qū)W業(yè)發(fā)展上,面對正在逐漸走向成人世界的高中生,他們內(nèi)心復雜矛盾的情感需求,可能很少有機會去觸碰。因此,心理課便成為正式、公開討論與思考“愛情”這一人生重要主題的陣地。
【活動理念】
高中時期是學生渴望從一元世界走向二元世界的初始階段,在這個時期,他們渴望與異性伙伴的交流、接觸,內(nèi)心常涌出一些朦朧、自己都難以言說的情愫,不知道如何去清晰界定這樣的情感。
心理教師需要看到他們在這一特殊時期對異性好奇、想要親近、探索的渴望,并以公開的形式,通過設問,展開討論、思考,引發(fā)他們自身對“愛”的思索,而不是壓抑內(nèi)心的真實情感,或感到內(nèi)疚、羞恥等。因為人類終其一生,都在為追求“幸?!倍Γ咧袝r期是為人生下一階段親密關系的發(fā)展做好鋪墊的重要階段,而“愛”是需要學習的。
【活動目標 】
1.認知目標:思考愛情中最重要的元素,理解成熟而理智的愛的形態(tài)。
2.情感目標:看到現(xiàn)實愛情可能會遇到的困難,思考理想和現(xiàn)實的差距可能帶來的影響,并探索如何去面對這樣的現(xiàn)實困難。
3.價值目標:理解幸福美滿的愛情是基于個人的圓滿,只有當自己圓滿時,才會遇到圓滿、幸福的愛情。
【活動重難點】
1.通過帶領學生對“愛情”這一有關人生幸福的重大主題加以探討,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愛情價值觀。
2.幫助學生看到發(fā)展自我、完善自我是愛他人的前提。
【活動方法】
OH卡探索、即興情景劇表演、視頻欣賞、案例分析、討論。
【活動準備】
OH卡、視頻資源。
【活動對象】
高二年級學生
【活動時長】
1課時
【活動過程】
一、暖身階段
師:歡迎大家來到我們的心理課堂!請大家以尊重和傾聽的態(tài)度,以分享、包容的心態(tài),開啟今天的心理課堂。先請你們來欣賞汪國真的一首小詩 《妙?不妙!》
妙?不妙!
他遞過一張紙條,
還有一個甜蜜的微笑。
匆匆地拆掉,匆匆地扔掉!
世界上仿佛
沒有了別的聲響
只覺得心在狂跳!
當你讀完后,請想一想詩中描繪了一種怎樣的情感?
學生1:激動。
學生2:羞澀。
師:每個人的感受不同,這其實是一種妙不可言的情感,因為“想說愛你不容易”。讓我們一起開啟愛的旅程,如果你已經(jīng)準備好了的話,請用你的眼神和身邊的伙伴打個招呼,謝謝TA此刻與你在一起。
學生相互友好又有些不好意思地用眼神打招呼,開啟輕松、愉悅的心理課堂。
設計意圖:通過欣賞一首小詩,引出課題。
二、工作階段
愛的旅程第一站:描繪我的愛情愿景
師:現(xiàn)在我邀請大家進入今天的愛的旅程,我們將先通過OH卡來探索愛情愿景。
材料準備:OH卡。
準備時間:5~8分鐘。
活動過程:教師現(xiàn)場解讀OH卡規(guī)則,通過帶領學生解讀PPT上的OH卡并進行現(xiàn)場盲抽,幫助學生熟悉OH卡,進行一定暖身和指導,為接下來的小組活動做鋪墊。
師:先請同學們通過OH卡來描繪屬于你們的愛情愿景,在使用OH卡的過程中,要尊重卡牌精神,不評價他人,你才是卡牌的主人,你的解讀最重要。同時,請保持安靜,給自己和他人一定的空間和時間,讓自己可以與卡牌保持聯(lián)結?,F(xiàn)在,請一位同學選擇數(shù)字來抽取卡,注意,其他同學也請一起讀卡。
學生抽取卡片。
師:請仔細觀察圖卡,你看到了什么?這幅畫面讓你有什么樣的感覺?請帶著這份感覺,和“我認為愛情中最重要的是……”這句話產(chǎn)生關聯(lián),留意出現(xiàn)在你腦海里的第一個詞語。
生1:陪伴。
生2:長情。
生3:放松。
師:面對同樣的一張卡,每個人感受和體悟不同,這就是OH卡的魅力。下面請大家一起來現(xiàn)場體驗OH卡。
PPT展示小組活動要求:小組成員每人在桌上盲抽一張卡,與卡牌產(chǎn)生聯(lián)結,每人說出一個關鍵詞,并把詞寫在海報紙上,然后形成一段愛情語錄。最后,小組成員向全班展示進行簡要解讀。
學生開始抽卡,并完成有自己小組特色的愛情愿景語錄。
設計意圖:通過OH卡的直觀性和投射機制,幫助學生提取有關愛情這個主題中自己認為最為重要的元素,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形成一段愛情語錄,直觀呈現(xiàn)學生心目中的愛情愿景,有一定的群體感,避免個人公開討論時的害羞、不好意思。
愛的旅程第二站:傾聽我的愛情煩惱
1.愛的選擇——我要表白嗎
案例故事片段1:
我(小亮)和小月是同班同學,一開始我們沒有什么交流,因為加入了同一個社團,我越來越覺得她漂亮、陽光,非??释M一步走近她,我這是喜歡上她了嗎?對方和我有一樣的心意嗎?萬一我表白被她拒絕怎么辦?
師:請問如果你是小亮,會表白嗎?為什么?
生1:不會,高中三年我要以學習為重。
生2:我會的,喜歡就要表白。
生3:我也會,如果表白被拒絕也就難過一兩年,如果一直不表白,會一直后悔。
師:剛剛有同學說不會表白,也有同學說會表白,不管選擇表白還是不表白,我們都需要去面對喜歡這個議題。如果表白被拒絕后,你將如何面對自己和你們之間的關系?其實,被拒絕并不是你有問題或你不夠好,只是對方不喜歡自己而已,而你也仍然是那個獨一無二的你。
設計意圖:通過典型的案例分析以及一定的設問,促進學生思考高中時期自己的內(nèi)心情感需求,并思考是否去表露心聲。同時,也要想到一旦面臨對方的拒絕,自己是否可以客觀看待自己與對方之間的關系。
2.愛的尺度——這樣合適嗎
案例故事片段2:
最終我們確立了戀愛關系,每次晚自習結束,我們都會約定見面。有好幾次我們?nèi)滩蛔【o緊相擁,很快我們的戀情也在同學間傳開了,班主任也知道了。
師:故事中的小亮主動向?qū)Ψ奖戆撞⒋_立了戀愛關系,面對這種情況,請大家思考:接下來男女主角會如何面對?班主任又會如何處理?
請小組成員展開討論,討論后選出三位同學現(xiàn)場即興表演。
學生熱烈討論并設定角色,準備表演。
第一組表演:班主任找男女主角談話,告知他們目前學習的重要性,包括讓他們認清目前事情的輕重緩急以及給周圍人帶來的影響,也告知他們行為的尺度。
第二組表演:班主任找男女主角談話,不是完全反對交往,但告知他們目前雖然還沒有影響學習,但也要注意交往分寸,再三強調(diào)目前已經(jīng)快要進入高三,應該注意把精力都放在學習上。
設計意圖:通過即興表演的方式,轉(zhuǎn)換思考問題的角度,幫助學生從班主任的角度來看待自己的行為,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班主任的處理方式。
師:感謝兩組同學的精彩演繹,你們覺得班主任或父母,他們在害怕什么?
生(集體):影響學習。
師:如果在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你覺得他們還在擔心什么?
學生:擔心被騙,作出不太成熟的決定。
師: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他們的擔心不無道理,我想問一下,如果在高中開始戀愛,你覺得親密行為的尺度在哪里?
學生1:擁抱。
學生2:牽手。
學生3:聊天。
教師:剛剛有同學講到了擁抱,牽手,那如果對方進一步提出要求呢?因為在親密關系中,不可避免會出現(xiàn)肌膚接觸的漸進性需求,這時你會如何應對?因此,我們每個人都要尊重對方的身體權,假如對方說“如果你不……我們就分手”,或?qū)Ψ秸f“我這么做,是因為我愛你……”請問這是愛嗎?
學生(集體):不是,是PUA(情感控制)。
師:如果愛建立在控制或犧牲自我之上,這就不是真正的愛。只有真正自愛的人才能獲得真正的愛,所以誰才能把控我們的身體權?
生(集體):我們自己。
設計意圖:通過即興表演的方式,讓學生進入班主任的角色,通過轉(zhuǎn)換看待問題的角度,看到父母或班主任對未成年人之間親密行為的擔心,幫助他們理解成人對他們的擔心。同時,通過公開討論親密行為的尺度,幫助學生理解要尊重對方的身體權,而身體權真正的掌控者是自己。
3.愛的沖突——會分手嗎
案例故事片段3:
因為這次的事件,班主任把我們的座位調(diào)開了,我覺得離她越來越遠,每次下課,看到她還和后面的男生說說笑笑,心里很不舒服,內(nèi)心苦悶,表面上卻要在她面前裝作若無其事。
師:剛剛同學們演繹了班主任的處理方式,那我們來看看故事中的班主任是如何做的?讓我們猜一猜,接下來的故事如何發(fā)展。
生1:如果他們不溝通,接下來就會面臨分手,因為顯然他們之間的信任還不夠。
生2:我也覺得他們需要好好溝通,因為高中這個時期大家都不太成熟,也不太能理解對方的一些想法。
設計意圖:通過對故事結局的猜測,幫助學生看到高中生愛情的多變性、不穩(wěn)定。
4.愛的思考——這是愛嗎
案例故事片段4:
此后,我們吵架越來越多,最終在一次大吵后,我們分手了?,F(xiàn)在我又有些后悔,覺得自己還是喜歡她的,雖然表面上不講話,但總忍不住時不時關注她。
師:剛剛有同學說會分手,是的,他們最終分手了,可是這位男生一直放不下這份情感,覺得自己還是喜歡對方的,請問這位男生為何一直放不下這份情感?這是愛嗎?
學生1:我覺得不是,他只是不甘心。
學生2:我覺得也不是不甘心,他只是一時放不下和不習慣。
師:通過這個故事,我們看到高中生戀情的多變,不穩(wěn)定,很多時候面對分手耿耿于懷,其實是不能接納對方對自己的態(tài)度。我們會很憤怒,他怎么有資格和我提分手呢?這并不是真正成熟的愛。
設計意圖:通過對故事中分手結局和男生糾結心情的分析,幫助學生思考何為真正、真實的愛。教師幫助學生理解高中時期戀愛分手后內(nèi)心種種的不甘、不舍,很多時候是不能接納對方對自己的態(tài)度,并不是真正出于愛。
三、轉(zhuǎn)換階段
愛的旅程第三站:深化我的愛情思考
教師:那么真正成熟的愛到底是怎樣的呢?接下來請大家欣賞一段短視頻《小角的愛情》(這個視頻是為貼合本次主題,對著名繪本《 失落的一角》 進行的改編制作),視頻內(nèi)容梗概:
失落的一角在尋找愛情的旅程中,遇到各種想要追隨的對象,但發(fā)現(xiàn)對方要么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要么是為了展示自己的魅力,但最終都離開了。失落的一角開始從自身尋找原因,覺得自己外在不夠有吸引力。漸漸地,她發(fā)現(xiàn)通過外在改變吸引而來的人并不能在心靈上與自己契合。最后,失落的一角不再只是等待,而是不斷努力與嘗試,變成了一個有價值的人,一個獨立無依的人,最終遇到了最美的愛情。
1.小角為何在遇到那個和自己貌似匹配的人后,又分開了?
2.小角最后遇到了圓滿的愛情,你覺得她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學生思考回答。
生1:主人公分手是因為她長大了,對方滿足不了她的需求。
生2:因為她自己后來成長了,變得圓滿了,才遇到了圓滿的愛情。
教師:課前同學們都有各自對愛的思考和理解,通過今天的心理課,大家是否對愛有了新的思考,你覺得愛是什么?
生1:愛首先是要對自己負責,同時要成長自己。
生2:愛是兩個足夠成熟的人相遇。
教師:愛情不是追來的,而是相互吸引,建立在各自圓滿的基礎之上,愛的圓滿在于個人的獨立和圓滿,只有當我們自身圓滿時,才會遇到圓滿的對方,最后遇見圓滿的愛情。愛情需要雙方共同成長,相互尊重和理解。當然,再完美的愛情也會面臨變化,而應對變化的最好方式就是不斷提升愛的能力。
教師: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一書中指出愛的能力包括人格穩(wěn)定、心理獨立;擁有體察他人感受以及尊重并關懷他人的能力。
設計意圖:通過視頻以直觀的方式,展示“尋求愛—遇到愛—沖突愛—成長自我—遇到圓滿”這樣的情感發(fā)展線路,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才能遇到圓滿的愛情。同時,通過“愛是什么”,再度引發(fā)學生進行深度思考、歸納與總結。
四、總結階段
愛的旅程終點站:想說愛你不容易
教師:所以,“我愛你”這三個字是先有“我”,然后是學會“愛”,不斷提升愛的能力,最后遇到“你”,因為“想說愛你不容易”啊。今天的心理課就上到這里,謝謝大家。
設計意圖:解讀“我愛你”,強調(diào)成長自我,發(fā)展自我的重要性,在高中這一重要時期,幫助學生看到完善和提升自我是遇到圓滿愛情的前提,最后進行點題,首尾呼應。
【活動點評】
本課是一堂比較優(yōu)秀的公開課,在區(qū)級進行選拔后,入圍2022年江蘇省蘇州市心理評優(yōu)課,并獲得蘇州市評優(yōu)課二等獎。
執(zhí)教者在進行愛情這個主題探討時,很好地創(chuàng)設了安全、信任的課堂氛圍,幫助學生積極參與思考、討論與分享。在整個活動過程中,能夠充分融入表達性藝術的各種元素,增加課堂的豐富性和飽滿度,如OH卡巧妙運用于探索個人愛情愿景,幫助學生澄清愛情中最重要的元素;即興情景劇的表演發(fā)揮了學生的自主性與創(chuàng)造力,學生在表演中能夠進行一定的換位思考,看到并理解成人的擔憂。
從教學整個設計過程來說,以“愛的旅程”的四站巧妙聯(lián)結了活動的四階段,其中工作階段著重探討了“愛的選擇—愛的尺度—愛的沖突—愛的思考”這四個愛情發(fā)展的階段性過程,幫助學生更好地去理解真正的愛,引導學生認識到只有不斷成長、圓滿的自己才能遇到圓滿的對方。
總的來說,本堂課容量大、內(nèi)容豐富,教學設計有一定的獨創(chuàng)性和啟發(fā)性。
點評人:俞雷,江蘇省蘇州市俞雷名師工作室領銜人。
編輯/衛(wèi) 虹 終校/孫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