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雅
第33屆中國新聞獎典型報道三等獎:《“時代楷?!卞X海軍老式手機里的50條短信》
作者:楊靜雅、林微微
編輯:葉飛、董富勇
原創(chuàng):寧波日報報業(yè)集團
中宣部在2022 年只發(fā)布了兩個“時代楷?!?,一個是集體,另一個就是錢海軍??梢婂X海軍在2022年人物報道中的重要性。筆者采寫的《“時代楷模”錢海軍老式手機里的50條短信》一稿獲得了第33屆中國新聞獎三等獎,和錢海軍這個人物的重要性有關,也和筆者對他多年的跟蹤采訪有關。
可以說,這件作品是筆者長達十年對錢海軍不間斷采訪積淀的結果。我想用下面一段話來表達我的感悟:記者這種職業(yè),行走是一種戰(zhàn)線很長的投資。也許,一名記者退休前一天寫的新聞里,用到了大學畢業(yè)后第一次采訪的感悟,用到了30歲那年采訪獲得的知識,用到了40歲那年采訪聽到的故事……要相信,記者的每一次行走都會有回報。如果有一天,一名記者將新聞寫得如同詩歌一樣優(yōu)美,如同星空一樣深邃,那么,加持他的表面看起來是靈感,實際上是他在過去漫長歲月里的不斷行走和積淀。
認識錢海軍是在2012年,那時我是《寧波日報》記者,跑精神文明建設這條線。一次,我從一個總結材料里看到了錢海軍的簡單事跡介紹。我覺得他的故事挺感人的,便去采訪了他,當年我寫出的報道是他給老人免費修電路的故事。
2017年,我已經來到《寧波晚報》工作。因之前我長期深耕于寧波精神文明建設領域的緣故,被相關部門邀請去寫錢海軍的先進事跡材料。
我一直認為新聞是“寫”不好的,材料也是“寫”不好的,再好的寫手不掌握細節(jié),不和材料里要寫的人面對面交流,感受這個人的情懷,很難寫好稿件。雖然我5年前采訪過錢海軍,但5年里,他的志愿服務事業(yè)已經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得了解他新的故事。于是,我在寫材料前先去采訪了錢海軍。整整兩天,我對錢海軍進行了沉浸式采訪,我和他一起去他服務的老人家中,聽老人說他的好,我和他一起到殘疾人家中,感受到殘疾人對家中的電再也不會跳閘的喜悅。這次,他的事跡更豐滿了,他不僅幫老人免費修電路,而且還推動了“千戶萬燈”工程,幫助數百戶殘疾人家庭進行了整體線路改造。
之后幾年,我又采訪過兩次錢海軍,都是一些動態(tài)新聞。2022年5月,我?guī)ьI年輕記者去采訪錢海軍,這次是集中采訪,錢海軍一直在被拍攝中,所以他講的也多是和修電路相關的故事。這一次,我?guī)ьI年輕記者寫出的也只是一些片段式的故事,沒有超越他和電的關系。
可是,我總覺得對不住和錢海軍十年的緣分,沒有寫出他最本質的東西。因為,他的妻子曾對我說:“我家海軍可不是一頭只會埋頭干活的老黃牛,他可是一個寶藏男孩,有很多創(chuàng)新的點子?!彼念I導曾對我說:“海軍是個管理人才,他為‘錢海軍志愿服務中心’制定的規(guī)則,比很多知名企業(yè)的規(guī)章都嚴密?!卞X海軍曾對我說:“我遇上好時代了,有那么多部門、那么多資金支持我,推著我將志愿服務事業(yè)做大?!彼麄兯f的這些話,我感覺都沒有將相應的故事挖掘出來。在沒有將故事挖掘出來的情況下,即便將他們所說的這些話寫進稿子里,因沒有事實支撐,也顯得很蒼白。我有一個想法:錢海軍長期免費為老人維修電路“點亮萬家燈火”的事跡已為人知,如果要再寫他,就得寫出他新的故事。
2022年底,我獲知他帶領團隊辦起了累了么@騎手驛站,給外賣騎手、快遞小哥提供歇息之地,意識到這是他的重要轉型,便立即進行采訪,并將重點放在了他提供的非電力服務上。
然而此時,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我戴著口罩,和攝像記者一起去采訪。這次采訪,我問得很細,我更加清晰地認識到錢海軍的故事遠非“點亮萬家燈火”所能窮盡,他已有多次轉型:23年前,他發(fā)現群眾家中電路常出問題,便獨自為老人們修起電路;7年前,他發(fā)現殘疾人家中電路普遍老化,便組建團隊推出“千戶萬燈”工程;5年前,他發(fā)現許多獨居老人想去北京,便發(fā)起了“圓夢北京”活動……我也更加清晰地意識到:黨的十八大提出要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來,他的志愿服務事業(yè)得到了各方大力支持,越做越大。
“群眾需求隨著時代在變,我們提供的服務也要變,我們還要用好國家政策,將事業(yè)做大。”同時,錢海軍的話深深觸動了我,我將他定位為“與時代雙向奔赴的志愿者”他拿出老式手機看短信,一問才知因老人們看到老式手機會感到親切,他就一直用老式手機。于是,記者精選他手機里50條短信中的3條串起了他的故事。
就在稿件寫好要發(fā)出時,趕上了更大的新冠“陽”潮,我也“陽”在家中,稿件發(fā)出當晚,我、編輯、校對、排版組成一個微信群,“陽”人在家工作,“陰”人在單位工作,而且因為編輯必須到單位才能操作版面,中途由一個“陰”著的編輯臨時接替“陽”了的編輯上崗,才讓稿件順利出版。當天,為了能讓編輯準確地看到我的改動,“陽”在家中的我不能自己出門,就派家人將報社發(fā)來的電子版拿到小區(qū)附近的打印店打印出來,我用紅筆在大樣上修改后,再拍照上傳到微信群里,編輯修改后,傳來新的大樣,我再次讓家人拿到打印店打印……反復這樣兩次后,打印店的店主也忍不住好奇地問:這一遍遍打印報紙在做什么?這篇文章的出爐,也成了那個特殊時期一段難忘的回憶。
稿件在《寧波晚報》刊發(fā)的同時,配發(fā)視頻在“甬上”App等平臺上發(fā)出。稿件發(fā)出后,先后被人民日報客戶端、“學習強國”學習平臺、??托侣劇⒅袊鴮幉ňW等多家全國知名媒體網站和平臺轉載,產生了巨大的社會影響力和精神感召力,許多網友在朋友圈轉發(fā)此稿并在稿件后留言,向錢海軍表達敬意。稿件也得到錢海軍本人的肯定,他說:“這篇稿件不僅寫出了我的心路歷程和成長過程,而且寫到了黨和國家的好制度,對我做大志愿服務事業(yè)的作用很大、很全面?!?/p>
稿件得到各方認可,被浙江省新聞工作者協(xié)會評為2022年度浙江新聞獎一等獎,被中國晚報工作者協(xié)會評為2022年度趙超構新聞獎一等獎。
現在分析這篇稿件,我覺得它有以下三個亮點:
第一,作品角度獨特,能夠提高讀者的閱讀興趣。錢海軍的故事綿延了23年,如何拉近過去與現在的距離?我選取了他手機里50條短信中的3條串起了他為群眾提供急需服務的故事。
《“時代楷?!卞X海軍老式手機里的50條短信》一文發(fā)表于2022年12月27日《寧波晚報》 本文圖片由作者提供
第二,作品時代性強,映射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志愿服務事業(yè)快速發(fā)展的過程。如何寫出“時代楷?!卞X海軍的時代性?我在作品中融入了兩條線,一條是他從“一個人服務”到“帶領一群人服務”再到“引領無數人走上志愿服務之路”的成長歷程,另一條是從“黨的十八大提出要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到“從中央到地方都建立起了公益團隊支持體系”的時代背景。兩條線使他的成長歷程和所處時代的背景交相呼應,共同展現了他不斷追隨時代腳步、與時代形成雙向奔赴、將志愿服務事業(yè)越做越大的故事。
第三,作品啟迪性強,對我國其他地方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具有借鑒作用。如何讓全國涌現出更多“錢海軍”?我在錢海軍的故事中植入他在重要節(jié)點的動力源泉,比如,他從小生活在“鄰里互助”環(huán)境之中促使他走上了志愿服務之路,具體在稿件中寫到“村里誰家有造房子、結婚這樣的大事,鄉(xiāng)親們都會去幫忙,在他看來,左鄰右舍間相互幫忙是天經地義的事。”“曾兩度獲得中央財政立項支持”促使他建立了1200人的志愿服務中心,具體在稿件中寫到“我們根據群眾的需求設計項目,然后申請經費,很快就可以獲得資金支持”……這起到了探尋正能量人物成長需要什么樣的文化基因和制度保障的作用,為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思路。
如今再次回望這篇稿件采寫歷程,很慶幸自己遇到了“時代楷?!卞X海軍這樣的大題材,因為有了長期的積淀,才將他寫得比較到位,沒有將一個可以做長袍的題材做成馬褂。這也提醒我,當遇到了重大題材時一定要用心去做,不能辜負了這些稀缺資源。
借用倉央嘉措《見與不見》中所寫的“你見,或者不見,我就在那里”類比,新聞報道就是“你做或不做,題材就在那里”。好題材等候著我們的深入采訪和好的角度,我們一定要像工匠一樣,仔細研究每一個好題材,深入基層去感知它,找到最好的角度和最恰當的表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