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晨煜
在你眼里,一顆草莓無非是由墨綠色的蒂、紅寶石般的果肉和密密麻麻的籽三部分組合而成的。
事實上,草莓是一種極其復雜的水果,從風味而言,它的酸酸甜甜之中包含了至少幾百種氣味。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草莓好像一本暢銷小說,幾百種氣味分別是不同語言的譯本,它們共同表達并演繹著草莓的風味,使得草莓一躍成為香味物質最豐富的水果之一。
不信的話,你可以仔細回想,那些你常常在商場里買到的主打草莓味的食物,似乎都無法提供真正的草莓味,或者說不能夠還原新鮮草莓的味道,比如草莓味冰激凌、草莓味餅干等,雖然聞起來有草莓的風味,但吃起來和天然草莓之間的風味差距極大,這究竟是為什么呢?
“草莓味”究竟是種什么味兒
首先要知道我們是如何感受到不同食物風味的,你一定以為是通過舌頭,其實人是用由嗅覺、味覺和視覺三者共同組成的感知系統(tǒng)來感受不同食物風味的,其中嗅覺最主要。
這也就是說,舌頭上的味蕾只能讓我們辨別食物最基礎的酸、甜、苦、咸、鮮五種味道,但鼻腔壁的嗅覺感受器可以分析和感知各種揮發(fā)性物質獨特的氣味。比如一粒咖啡豆就含有200多種揮發(fā)性物質,揮發(fā)性物質越多,意味著風味越豐富,而這主要靠嗅。所以,想要還原草莓的味道,就要對它進行嗅覺模仿,這就是為什么很多草莓味的食物聞起來像草莓,吃起來卻不太像的原因。
言歸正傳,那么草莓味究竟是一種什么味道呢?
事實上,草莓的味道構成非常復雜,它的風味由幾百種化學物質構成,目前已經被鑒定出360多種揮發(fā)性物質,主要是酯類、醛類、酮類、醇類、萜烯類和呋喃酮類等。這些化學物質彼此融合,碰撞出了果香、花香、青草香、焦糖香、內酯香、黃油香,賦予天然草莓復雜驚艷的風味。
相比之下,檸檬、香蕉、橙子等水果的香味成分就沒有這么復雜,所以你平時品嘗到的這些水果風味的汽水和糖果還原度就很高。
如何還原“草莓味”
那么,如何還原“草莓味”呢?這要依靠食品調香師,他們既像科學家,又像魔法師,被稱為“舌尖上的化學家”,負責把這些冰冷的化學分子重新組合。理論上來說,食品調香師可以復刻出任何一種味道,比如我們熟悉的蘋果味、菠蘿味,還可以創(chuàng)造出一些壓根不存在的味道,比如櫻花味、香草味等。
食品調香師的工作分為兩步,首先他們要鑒定并分析草莓中的特征效應化合物,也就是在草莓的360多種揮發(fā)性物質中挑選出最核心的幾十種香氣物質來合成草莓香精,這些物質被叫作特征效應化合物。根據(jù)數(shù)據(jù)顯示,調香師從草莓中找到了大約34種特征效應化合物,香氣值較高的分別是丁酸甲酯、丁酸乙酯、己酸甲酯、己酸乙酯、呋喃醇,它們就是組成草莓香味的標志性氣味,讓你一聞立刻就覺得這是正宗的草莓味道。
當篩選出這些芬芳物質后,調香師就要進行下一步的工作,找出這些特征效應化合物所代表的香料,然后把它們組合在一起,總結出一個最大限度還原草莓味的配方。在調配的過程中,食品調香師需要不斷調制香味,提高草莓味的識別度,還要考慮預算成本和大眾的口味習慣等因素。
粉紅色的草莓世界
在各種問題的影響下,食品調香師難以還原真實的草莓味,于是食品制造商另辟蹊徑,想出了一些補救辦法,比如運用色彩心理學進行視覺調味。也就是說,視覺通常會影響我們對食物的判斷,不同顏色的食物會給大腦皮層不同的刺激反應,比如藍色的食物通常會讓我們降低食欲,而當看見紅色的草莓時,我們就會條件反射般地將顏色和口味聯(lián)系在一起,認為越紅的草莓越甜。
食品包裝設計師利用這個特點,將紅草莓圖案印在包裝上,吸引消費者的目光,所以當你一看見這樣設計的草莓味食物,立馬就會聯(lián)想到甜甜的草莓味。再回想一下,大部分的草莓食品全都被做成了夢幻的粉紅色,包括草莓蛋糕、草莓曲奇等,目的就是給你一種甜蜜的感覺,從而食欲大增。
現(xiàn)在你知道了,“草莓味”的哲學源自多元化的組成,只有在嗅覺、味覺、視覺上做到極致,草莓味才會被“還原”出來。所以,當你再舉起一顆紅寶石般的草莓的時候,你不會再小覷它的力量,畢竟在那溫柔又夢幻的粉紅背后,隱藏著如此多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