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笛/編譯
人類的行為往往是相互聯(lián)系的。
一個名叫詹妮弗·杜克斯·李的女士對此深有體會。她在40歲之前從未整理過自己的床鋪,然而在某一天,她決定每天整理床鋪。這似乎是一個微不足道的行為。到了第四天,整理好床鋪后,她還把散放在臥室里的幾件衣服疊好放進了衣柜,又將水槽里的幾個臟盤子洗干凈,將碗柜重新收拾了一下,把一個陶瓷豬放在廚房操作臺上作為裝飾。她說:“我覺得自己開始成為一個真正的成年人,有整潔的床、干凈的水槽、干凈的碗柜,還有一個裝飾用的陶瓷豬。我有煥然一新的感覺,從一片混沌進入一種有序的狀態(tài),某種潛能似乎正在最大化地釋放出來。”
一個人改變一種生活習慣,必然會引發(fā)連鎖反應(yīng),帶來更多的行為改變。
美國西北大學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當人們減少了每天閑坐的時間,脂肪攝入量也會隨之減少。相反,那些每天花很多時間坐在沙發(fā)上看電視的人往往在不知不覺中吃了更多的食物。
在生活中,你也可能會注意到類似的模式。就我而言,在堅持每天去健身房鍛煉的那些日子里,自己在工作中變得更加專注了,睡眠也更好了,盡管我沒有制訂過改善工作與睡眠的具體計劃。好的生活從培養(yǎng)好的習慣開始,同樣,壞的生活也從養(yǎng)成不良習慣開始。
你可能會發(fā)現(xiàn),當有了頻繁查看手機的習慣,你就多了點擊社交媒體通知的習慣,繼而有了不由自主地瀏覽社交媒體的習慣,最終養(yǎng)成做事情拖拖拉拉的習慣。斯坦福大學弗格教授說:“你永遠不能僅僅改變一種行為,因為我們的行為是相互聯(lián)系的,當你改變了一種行為,其他的行為也會發(fā)生變化?!?/p>
我們?nèi)粘I钪械脑S多習慣是相互關(guān)聯(lián)的。生命系統(tǒng)之間有著驚人的相互聯(lián)系,人類行為也不例外。事物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性是一個變化導致另一個變化的原因。這一現(xiàn)象在羅伯特·夏爾迪尼的經(jīng)典著作《人類行為的影響》中得到了詳盡的解釋,其核心思想是,如果人們致力于一個想法或目標,即使邁出了很小的一步,也可能帶來很大的變化,因為后續(xù)行為總是要與改變的第一步相一致。
當詹妮弗·杜克斯·李開始每天整理床鋪時,她對“我要讓家里保持整潔有序”的想法做出了一個小小的行動。幾天后,她開始在家里的其他地方做了與她的第一個行動相一致的事情,她的新想法雖然與過去的表現(xiàn)完全不一樣,但是并非不能實現(xiàn),前提是要有所行動。
因此,當你有了改變生活的想法之后,試著從小到大,從易到難,付諸實踐。不要輕視“小”,小處著手了,整個想法就有了實現(xiàn)的可能;也不要小瞧“易”,容易的地方做到了,困難的地方則會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