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恒斌,戰(zhàn) 勇,曾 凱,趙 靚,張祥池,蘇 鑫
(新疆農墾科學院作物研究所,新疆 石河子 832000)
大豆為優(yōu)質植物蛋白的主要來源,是我國重要的糧食和油料作物。據相關數(shù)據[1]顯示,2022 年我國大豆進口量為9 108.1 萬t,國產大豆為2 028 萬t,進口占比達81.8%,是目前我國供求矛盾突出的主要農產品之一[2]。據國家統(tǒng)計局[3]數(shù)據顯示,2022 年我國大豆播種面積為1 024.3 萬hm2,平均單產為1 980 kg/hm2,按目前單產水平計算,我國現(xiàn)有大豆耕地面積無法滿足大豆生產需求。因此,亟需通過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良種良法配套提升大豆單產,提高大豆產量。
2003 年王乃勇等[4]對大豆5 250 kg/hm2的高產技術進行總結;2014 年戰(zhàn)勇等[5]在多點試驗基礎上報道了北疆溝灌大豆單產5 250 kg/hm2高產栽培技術;2021 年曾凱等[6]在超高產田創(chuàng)建中利用吉育86 獲得6 200 kg/hm2的超高產量。前人對大豆高產栽培技術研究多集中在單產提升上,對規(guī)?;N植大豆平均單產達5 250 kg/hm2高產栽培技術尚未見報道。
在北疆地區(qū)大豆規(guī)?;弋a栽培技術研究上,2021 年在石河子三宮村開展春播大豆合農71 規(guī)?;弋a示范區(qū)創(chuàng)建,6.7 hm2高產示范區(qū)實收產量為5 370 kg/hm2;2022 年在新疆農墾科學院開展春播大豆新大豆8 號規(guī)?;弋a示范區(qū)創(chuàng)建,10 hm2高產示范田平均產量為5 804 kg/hm2;2022 年在石河子147 團開展春播大豆新大豆23 號規(guī)?;弋a示范區(qū)創(chuàng)建,4.7 hm2高產示范田平均產量為6 105 kg/hm2,以上大豆規(guī)?;N植平均單產均達5 250 kg/hm2以上。為探索北疆地區(qū)多年多點大豆規(guī)?;弋a栽培技術模式,本文對大豆品種選擇、種植模式、種植密度、雜草防除、病蟲害防治、化學調控、水肥管理等進行總結,提出適宜北疆地區(qū)春大豆規(guī)?;瘑萎a5 250 kg/hm2高產栽培技術模式,旨在為北疆大豆規(guī)?;a量提升提供技術指導,助力北疆地區(qū)大豆產業(yè)發(fā)展。
選擇北方春播大豆中熟或中晚熟品種,優(yōu)選抗倒伏性強、落葉性好、抗裂莢性強品種,如新大豆23 號、新大豆8 號、合農71、新大豆26 號、新振豆1 號等于4 月上中旬播種,9 月中下旬成熟。
選擇pH 值不超過8.3,含鹽量不超過0.1%,灌排通暢、中上等肥力地塊。土壤封閉5~7 d 后采用聯(lián)合整地機對角作業(yè),深度為4~6 cm,質量達到“墑、齊、平、松、碎、凈”標準。
選擇針對單子葉(禾本科)和雙子葉(闊葉)雜草的2 種除草劑復配進行田間噴霧。防除單子葉(禾本科)雜草苗前封閉除草劑:(精)異丙甲草胺、乙草胺、二甲戊靈、砜吡草唑等;防除雙子葉(闊葉)雜草苗前封閉除草劑:氯嘧磺隆、丙炔氟草胺、唑嘧磺草胺(闊草清)等,用藥量參照藥品使用說明書。
當5 cm 耕層溫度連續(xù)5 d 超過8 ℃時即可播種,播后避免氣溫驟降影響出苗。
采用膜下滴灌寬窄行種植模式,側封土方式,一機兩膜,膜寬205 cm,播幅寬460 cm,一膜3 管6 行,20 cm + 55 cm 寬窄行,交接行距60 cm,株距7.5 cm,滴灌帶鋪設于窄行間,播種深度為1.5~3 cm(見圖1)。理論株數(shù)為34.8 萬株/hm2,保苗株數(shù)達到90%以上。
圖1 春播大豆株行距配置
播后及時安裝田間灌水管道,根據土壤墑情調整出苗水量(常規(guī)灌水量為300 m3/hm2)。盡早滴水,待穴孔土壤隱約濕潤即可停水??呻S水加入15~30 kg/hm2礦物腐植酸鉀(腐殖酸(干基重≥55%),鉀(K2O 干基計)8%~11%,pH 值9.0~10.0)。
全生育期中耕除草2~3 次,以不傷苗為原則。于大豆1~3 片復葉期、雜草2~4 葉期根據田間雜草實際發(fā)生情況選擇苗后除草劑。防除單子葉(禾本科)雜草苗后莖葉除草劑:高效蓋草能、烯草酮、精喹禾靈等;防除雙子葉(闊葉)雜草苗后莖葉除草劑:氟磺胺草醚、苯達松、唑嘧磺草胺等,用藥量參照藥品使用說明書。
根據大豆生育期需水規(guī)律合理灌水,全生育期共灌水12~14 次,灌水量為4 500~7 200 m3/hm2。4 月中旬滴出苗水1 次,灌水量為225~375 m3/hm2;6 月開花期滴水2~3 次,灌水量為450~525 m3/hm2;7 月開花結莢期滴水3 次,灌水量為450~600 m3/hm2;8 月結莢鼓粒期滴水4 次,灌水量為450~375 m3/hm2;9 月鼓粒及成熟期滴水1~2 次,灌水量為225~375 m3/hm2。
大豆追肥均隨水施入。6 月開花期:滴肥量為尿素45~30 kg/hm2,磷酸一銨45~30 kg/hm2,硫酸鉀22.5 kg/hm2;7 月開花結莢期:滴肥量為尿素60~75 kg/hm2,磷酸一銨60 kg/hm2,硫酸鉀22.5~30 kg/hm2;8 月結莢鼓粒期:滴肥量為尿素45~90 kg/hm2,磷酸一銨22.5~45 kg/hm2,硫酸鉀24~35 kg/hm2;9 月鼓粒及成熟期:滴肥量為尿素30 kg/hm2,硫酸鉀15 kg/hm2。晚熟品種可減少8 月下旬施肥量,適當增加9 月肥量。
滴灌種植可增加株高,需適時、適量施用化控劑,使節(jié)間伸長減緩、葉面積增加。于苗期至盛花期噴施2~4 次化控劑。1~2 片復葉期和4 片復葉期各噴施縮節(jié)胺150 g/hm2;6 片復葉期噴施縮節(jié)胺180 g/hm2、多效唑150 g/hm2;8 片復葉期噴施縮節(jié)胺300 g/hm2、多效唑225 g/hm2。為達良好化控效果,噴施化控劑3 d 內不宜滴水。
大豆蚜蟲:可選用吡蟲啉、啶蟲脒等。紅蜘蛛:可選用1.8%阿維菌素乳油等。大豆食心蟲:可選用高效氯氟氰菊酯、甲維鹽、四氯蟲酰胺、溴氰菊酯、氯蟲苯甲酰胺等噴霧防治。防蟲同時可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尿素、鉬酸銨、硫酸亞鐵和多元微肥。
當植株葉片基本落凈、豆粒滿圓、豆莢全干,籽粒含水量≤13%時進行機械收獲。機械收獲割茬高度低于15 cm,滾筒轉速<500 r,收割損失率<1%、脫粒損失率<2%、破碎率<3%、田間損失率不超過4%、清潔率>95%。
規(guī)?;瘑萎a達5 250 kg/hm2的大豆高產田產量構成:收獲株數(shù)為2.4 × 105株/hm2,單株粒數(shù)>100 粒,百粒重>22 g。
新疆地區(qū)光熱資源豐富、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為大豆高產提供了良好的氣候條件;成熟的機械化技術、先進的膜下滴灌及水肥一體化技術為大豆高產提供了技術支撐[7]。作為國家糧食戰(zhàn)略接替區(qū),新疆大豆產量提高對我國大豆產量提升具有重要戰(zhàn)略意義[8]。本研究中,北疆烏伊公路沿線地區(qū)積溫≥2 600 ℃,無霜期≥168 d 的地區(qū)均可按照本技術規(guī)程種植,可實現(xiàn)大豆規(guī)?;N植平均單產達5 250 kg/hm2以上。
大豆規(guī)模化高產與栽培措施密切相關。相關研究表明,播期適宜、水肥管理措施優(yōu)化、種植密度與株行配置合理及高效的種植模式均可促進大豆生長發(fā)育[9-13]。與其他地區(qū)漫灌、按次數(shù)施肥不同,本研究中的水肥管理為基于滴灌、水肥一體化基礎上根據大豆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按需精準施肥,這為北疆地區(qū)大豆規(guī)?;弋a提供了保障。因此,本研究中的精準水肥管理技術對于其他地區(qū)大豆高產種植具有重要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