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夢媛
“京城北眺,內(nèi)蒙古南望,赫然映目,唯此林場……”
這首名聞遐邇的《塞罕壩賦》,在機械林場廣場上空抑揚頓挫朗誦聲中久久回蕩,引得游人不時爆發(fā)陣陣掌聲。
這是8月2日早晨,繼2016年“圓夢塞罕壩共敘兩代情”塞罕壩機械林場子弟40年大聚會時隔7年后,創(chuàng)業(yè)人子弟又一次歷史意義聚會,聚會主題:“重走紅色路再鑄塞罕魂!”
短短4天,從全國各地趕回的長輩們重登“望海樓”,祭拜“尚海林”,在(第五處)“全國林業(yè)英雄林”下合影,在“一棵松”下宣誓“塞罕壩精神”,在林場廣場集體朗誦《塞罕壩賦》,參觀塞罕壩展覽館,游覽美麗的御道口桃山湖風光……
長輩們紛紛感慨:“作為爺爺奶奶輩兒,通過這次聚會,把‘塞罕壩精神’傳遞給子孫后代!”
此次聚會,組委會安排喝的酒就是“板城和順1975”,中午一律不飲酒,晚上奔波了一天的叔叔阿姨們開始開懷暢飲。
我不能喝酒,負責斟酒,玉手微顫,一道天河嘩嘩瀉下,在高腳酒杯里起舞弄清影。
“滿了,滿了!不要再倒了!丫頭!”“不行,老張,就你那酒量,再干兩杯都沒事!我還不知道你?!”“哈哈——李大美,年輕時你就愛灌我(酒),怎么,老了,老了,幾千里地趕回家來,還灌我呀?是不是還惦記我呢?哈哈哈——”“臭美吧,你——”
哈哈哈——
來來來——
干干干——
斗嘴又斗酒,滿桌滿屋酒香四溢。
一會兒功夫,一瓶“1975”就見了底兒:“丫頭,倒酒!”“好嘞——”俗話說,酒場就是戰(zhàn)場,伴隨吆喝聲,我這個“勤務兵”立在身后,麻溜兒彎腰給各座長輩補充“彈藥”。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白天活動中矜持端莊的叔叔阿姨們,登時,打回煙火人間:阿姨們臉蛋兒紅撲撲,宛如18青春少女,咯咯笑著不停,臉頰泛起嬌羞紅暈;叔叔大爺們甩開膀子,前仰后合,拉開架勢,好比20小伙兒,大有武松三碗不過岡架勢。
也有不喝酒的叔叔阿姨,他(她)們以茶代酒,個個衣履光鮮,春風滿面,站起身,紛紛說,回家了,我們以茶水(飲料)代酒,只要感情有,喝啥都是酒!干杯!一飲而盡!
席間,我見一向滴酒不沾的媽媽也喝了約有小二兩白酒,臉上興奮得泛起紅暈,媽媽小聲跟我嘀咕:“奇怪,一點也不上勁兒,一點也不頭疼!”“酒好唄!名不虛傳!”我邊倒酒邊笑著說。
短短4天聚會,有3晚是在美酒飄香中度過。當聽說這酒是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時,長輩們紛紛豎起大拇指:“實至名歸!實至名歸!”
“重溫童年歲月,共敘二代友情”,是3日篝火晚會主題,劉阿姨以一曲《情系塞罕壩》征服了現(xiàn)場上百名游客:
“是誰再造這秀美的山川
驕傲的名字就是塞罕……”
——好!臺下叫好聲劃破草原寂靜的夜空。
看著臺上兩朵紅云上臉的俊俏劉阿姨,雖已年過半百,但身形嫵媚完全不輸青春少女,尤其一口優(yōu)美嘹亮的好嗓子。走下臺,我羨慕地說:“劉阿姨,您唱得真好!”
“酒壯熊人膽喲!丫頭,喝酒了,平時可不敢哦!哈哈——”劉阿姨醉眼迷離,銀鈴般咯咯笑著。
塞罕壩展覽館講解師出身的劉阿姨當然是謙虛,但今夜,誰又說不是“板城和順1975”為她增添“金嗓子”呢?今夜的塞罕壩上空,又有多少板城酒香燃燒著曾經(jīng)的激情歲月?燃燒著來自天南海北的聚會大爺、叔叔、阿姨們童年、現(xiàn)在和未來?
夏風徐徐,松濤陣陣,隨風緲緲送來林業(yè)創(chuàng)業(yè)前輩殷殷囑托、聲聲呼喚……
今夜,壩上草原上篝火烈烈,夜幕深邃,我感覺,遠處那無垠的林海更深了,更高了,更綠了……
——選自西部散文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