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葵方
1月多數時間,債券收益率呈緩慢下行態(tài)勢,但是自1月下旬開始,債券收益率加速下行。2月5日,長端的10年期國債收益率最低下行至2.40%,不僅一舉跌破2020年4月8日的前低2.48%,而且屢創(chuàng)2002年6月19日以來新低,較年初下行16BPs。短端的1年期國債收益率下行幅度更大,累計下行24BPs至1.88%。
推動近期債券收益率加速下行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經濟基本面弱于預期,支撐債市。2023年四季度GDP同比增長5.2%,不及預期的5.4%。1月官方制造業(yè)PMI為49.2%,連續(xù)第四個月處于萎縮區(qū)間。由此市場對國內經濟的悲觀預期進一步加深。
2.股市低迷,上證綜指失守2800點,市場避險情緒升溫,對債券需求增加。1月22日,上證綜指一度跌至2735點,隨后技術性反彈后再度回落,2月5日盤中刷新前低至2635點,創(chuàng)2020年3月19日以來新低。股市走弱,市場風險偏好極低,通過股債蹺蹺板效應,提振債券需求。
3.央行超預期降準后,市場降息預期升溫。央行行長潘功勝1月24日在國辦新聞發(fā)布會中超預期宣布降準0.5個百分點,1月25日央行下調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xiàn)利率0.25個百分點至1.75%,顯示央行實施寬松貨幣政策呵護市場。市場對后續(xù)政策利率降息20BPs的預期濃厚,債市做多情緒升溫。
4.債券供不應求,欠配機構多,搶券動力足。年初金融機構遵循“早投資早收益”的原則,債市投資交易需求強勁。但1月利率債凈供給量較2023年12月大幅減少5601億元至4066億元,債券供不應求,債券收益率明顯下行。
數據來源:Wind
后續(xù)債市會如何發(fā)展?需關注經濟金融數據對債市情緒的影響。國內多數經濟數據會合并1-2月數據,在3月進行發(fā)布。我們預計基本面偏弱仍支撐債市。
資金面變化影響債市投資者加杠桿意愿。2月5日1萬億元降準資金落地,加之前兩個月累計新增5000億元PSL,可對沖春節(jié)前提現(xiàn)需求,資金利率上行幅度有限,支撐債市。但春節(jié)過后,政府債券發(fā)行節(jié)奏可能加快,流動性或邊際收斂,債市投資者將謹慎加杠桿。
2月18日MLF續(xù)作量價情況或引發(fā)市場小幅調整。2月MLF到期4990億元,預計2月18日小額增量續(xù)作MLF的概率較大,但MLF操作利率或維持不變,市場降息預期落空。而在基本面疲弱的背景下,市場將延后降息時點預期,債券收益率上行幅度不大。
股市走勢影響債券需求。若股市持續(xù)低迷,交易型機構的購債需求仍然強勁,債券收益率還有進一步下行空間。但若有實質穩(wěn)定股市的舉措和平準基金落地,或可能提振股市,市場風險偏好邊際改善,債券收益率可能階段性反彈。
密切關注兩會政策消息。投資者等待3月兩會財政赤字率目標,確定政府債券的總供給量,以評估其對債市的影響。
近期債券收益率大幅下行至近22年來低位后,積累了較多獲利盤,短期需要震蕩消化。而一季度經濟數據表現(xiàn)或多弱于預期,加之債券供給少,債市做多情緒較強,市場需求旺盛,利空消息只會對債市造成短期擾動,未能從根本上扭轉債券牛市行情,因此預計一季度10年期國債收益率或可能下行挑戰(zhàn)2.30%關口。
(作者來自中國建設銀行金融市場部,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所在機構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