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又過年了,感覺自己又老了一歲。想起母親,要是她還活著,又要說我了:“別把老字放嘴上,新年是新的開始,一切都往好里過?!?/p>
小時候,每到過年,母親總是忙出忙進,格外精神。撣塵、祭祖、淘年磨、買年貨、做團子、貼春聯(lián),濃烈的過年氣氛洋溢在整個家庭。無論多么艱難,母親總是樂觀地想:新的一年,一切都會好起來的。這一思想貫穿了我的童年和少年,并深深影響著我的一生。
那時候經(jīng)濟條件差,過年爆蠶豆是孩子們的樂事。從小年夜起,街上的爆炒米機從早忙到晚,爆炒米的老頭拉長聲音喊著:“響勒啊——”我們趕緊捂著耳朵向遠處逃,隨著砰的一聲響過,青煙散去,我和妹妹又出現(xiàn)在火紅的爐子旁,用布袋裝著滾燙的蠶豆回家。這時,母親在做團子,沾滿米粉的手不時指揮著父親和哥哥把團子裝籠出籠。我們嘴里嚼著蠶豆,手伸向剛出籠的團子,卻聽到母親在叫:“扇團子去!”于是我們用芭蕉扇去扇團子。綠頭團子經(jīng)風(fēng)一扇,個個發(fā)亮,滿是水霧熱氣的家里十分溫暖。
那時候,我們總盼著過年,盼著長大,希望能分擔(dān)父母的辛勞,希望日子越過越好。
過年廠里放假,母親便在家里燙春餅皮子。母親本不會燙春餅皮,只是看到春節(jié)人來客往,包春餅吃的人多,她便動起了腦筋,借了平底鍋,買了面粉,在爐子上學(xué)著燙。母親聰慧,動手能力強,試了幾天就掌握了技巧,燙出的皮子像紙一樣薄。她人緣好,熟人多,過年時來我家買皮子的人越來越多。
我們兄妹三個成長在清貧的家庭里,知甘識苦,看到母親這樣辛苦,第二年春節(jié)也不貪玩了,也學(xué)會了燙春餅皮。從小年夜到正月十五,家里忙得熱火朝天。一個年頭下來,燙掉好幾百斤面粉。從這一年起,所有的學(xué)雜費都是我們自己掙來的。母親說,勞動是光榮的。
是的,在勞動中我們長大了。長大了的我們也更懂得凡事要積極去做,靠自己去改變,去努力實現(xiàn)。
新的一年,一切都會好起來的。這一想法,讓母親感到日子總有奔頭。盡管好日子不會輕易降臨,但我們總是生活在希望中,有希望也就有了力量。我們的母親從來沒有失望過,她的情緒感染了我們。
我后來讀到小說《媽媽的銀行存折》,說的是一個貧窮的家庭每次遇到困難,媽媽總是不慌不忙地說:“別急,我們銀行里有存折?!焙⒆觽儚乃p松的口氣里感到安全、踏實。當(dāng)他們度過了困難,媽媽總是自豪地說:“太好了,怎么樣?我們又頂住了,沒上大銀行取錢。”多年以后,孩子們長大了,懂得回報媽媽了,將自己的第一筆收入交給媽媽,說:“這是給你的,放在你的存折上。”媽媽笑了,“哪里有什么存折?我活了這一輩子,從來沒有進過銀行的大門。”這故事的結(jié)尾讓人回味無窮。媽媽沒有銀行存折,孩子們不斷領(lǐng)取的是信心。
過年了,相信新的一年一切都會好起來,我們都應(yīng)該這樣想。
樂心:本名馮樂心,資深媒體人,著有長篇小說、散文集多部。
編輯? ? 沈不言? ?7865596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