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節(jié)年為首。春節(jié),是中國人一年之中最隆重的節(jié)日,它在紅燈盞盞,爆竹聲聲,恭賀連連中悄然而至。長久以來,無數(shù)名人大家在這天提筆落墨,寫下對新年的感觸與回憶。那些煙火氣下的文字,承載著中國人對幸福生活的希冀,對美好未來的憧憬。本期“人文聚焦”,讓我們跟隨文字,走進(jìn)七位作者筆下的春節(jié),感受最濃的年味,品味最深的情誼。
守護(hù)
講述人:安琪
2023年除夕夜,愛人臨時接到任務(wù)要去夫子廟執(zhí)勤。得知爸爸不能陪著守歲,兒子軟磨硬泡要去陪爸爸,我們只得匆匆吃完年夜飯,去夫子廟“找爸爸”。
除夕夜的夫子廟人山人海,執(zhí)勤的警員有序地疏散引導(dǎo)著人流。我不敢打擾這份祥和與秩序,沒有貿(mào)然給愛人打電話,就帶著兒子四下逛逛,想著能不能遇見愛人。走著走著,忽然在人群里看到了熟悉的身影,愛人正在為一位外國游客指路。兒子欣喜,大喊一聲“爸爸”就要沖上去,我拉住他說:“爸爸在工作,別打擾他了,我們遠(yuǎn)遠(yuǎn)地看看爸爸就可以啦?!薄鞍职值闹品珟浟?!身上還有一閃一閃的燈牌。只不過好冷啊!爸爸要在這站一晚上嗎?”兒子心疼爸爸了,我說:“對呀!爸爸是光榮的人民警察,爸爸在保護(hù)來夫子廟游玩的人們?!眱鹤铀贫嵌攸c點頭,此刻在他心里,父親的形象、警察的光芒一定熠熠生輝。
一轉(zhuǎn)頭,愛人也看見了我們,許是因為不能陪我們過年,他有些木訥和羞澀。我示意他忙他的,不用管我們,我們就這樣隨他走一走就好。就這樣,這個除夕夜,我和兒子跟在愛人身后,看著他給從外地來的游客指路、幫忙聯(lián)絡(luò)走失的親友……這一晚,你守護(hù)大家,我守護(hù)你,也遙祝各行各業(yè)堅守一線、未能和親人團(tuán)聚的人們新年安康。
拜年
講述人:王淑娟
每年,我都會去公婆家過年。農(nóng)村不禁煙花爆竹,親戚相對也多一些,人來人往的,很有年的味道。
在江蘇南京六合,農(nóng)村過年有一種風(fēng)俗,大年初一,孩子們不用大人領(lǐng)著,拿著袋子全村挨家挨戶拜年,被拜年的人家會給孩子的袋子里放些糖果瓜子之類。這是兒子最喜歡的過年儀式,遠(yuǎn)比年三十晚上吃年夜飯、放鞭炮、收紅包重要。
初一一大早,一家人還沒起床,“咚咚咚”,隔壁小宇已敲著窗戶叫兒子。兒子迅速穿好新衣,帶著早準(zhǔn)備好的袋子,興高采烈地出了門。
等我們在門口吃早飯時,老遠(yuǎn),浩浩蕩蕩一大波孩子正往我家走來。兒子站在一群孩子中,很得意地把袋子打開給我們看,花花綠綠的。還沒來得及問他吃不吃早飯,他又和孩子們一起,浩浩蕩蕩走向下一家。
一年年過去,兒子大了,隔壁小宇也大了,如同魯迅寫的《故鄉(xiāng)》一樣,兩人都拘了謹(jǐn),過年見了面,沒多少話說。去年過年回六合,兩人也結(jié)伴挨家拜年。這次,兒子沒帶回花花綠綠的糖,倒帶回三根香煙。在父母眼里是孩子,在外人眼里已是大人了。
味道
講述人:可可
我的老家安徽蚌埠是淮河邊的一座小城,地處中國地理南北分界線,所以,老家的年味可謂南北兼容,既有北方的“酸”,又有南方的“臘”。
春節(jié)前,家鄉(xiāng)人家家戶戶必須完成的一項重任就是囤酸菜。小時候,印象最深的就是媽媽騎著自行車,后面放兩個大框,去集市上買雪里蕻。買回來的雪里蕻經(jīng)過一系列清洗工程,迅速占領(lǐng)簸箕、晾衣繩、酸菜缸。過年吃得油膩,晚餐配上一碟酸菜炒毛豆,很下飯。
在我的家鄉(xiāng),“臘肉”就叫“咸肉”,名字直白接地氣。小時候,我不愛吃咸肉,吃了咸肉容易喝水,喝飽了水,就吃不下其他好吃的菜了。長大后,卻對咸肉有了不一樣的感受。獨自在外求學(xué)、工作,身體和精神都像發(fā)酵的面團(tuán),負(fù)重中有種輕飄之感。年后返程,后備廂里必有媽媽親手腌制的咸肉,咸肉跟著我來到異鄉(xiāng),掛在陽臺上,看著就有一種安定的感覺,吃起來也覺得更有味道。
傳遞
講述人:阿文
小時候的我多么期盼過年啊。過年意味著爸爸媽媽能陪著我,有新衣服穿,還能在走親訪友時能領(lǐng)到紅包,然后去“揮霍”,把心心念念的零食和玩具買下來。
新年是從大年初一早上的餃子開始的,一鍋胖乎乎的餃子中,會有幾只包著硬幣,吃到的話新的一年就會好運連連。每年,我都能雷打不動地吃到包著硬幣的餃子。眉飛色舞的我覺得是自己運氣好,長大了才知道,奶奶會把包著硬幣的餃子悄悄地盛在我的碗里。
長大后,我漸漸覺得新年的快樂少了,不再像小時候那樣充滿期待,直到我有了孩子,又找回了過年的感覺。去年,我們回老家過年。我們教寶寶說吉祥話、握著拳頭作揖,逗得長輩們笑得合不攏嘴。除夕夜,我們陪寶寶一同燃放煙花,看著寶寶瞪大眼睛,新奇地看著天上綻放的火花,我仿佛看到了童年的自己。我輕輕握了握他的小手,就像記憶里媽媽握著我的手那樣。我忽然發(fā)覺,生活中的美好,都是愛你的人為你精心準(zhǔn)備的。
祭祖
講述人:沈英芝
在我們家,過年最重要的是祭祖——這是爺爺說的。我點點頭,因為祭祖會做好多好吃的。一過臘月半,爺爺就開始為祭祖做準(zhǔn)備了,廚房里天天油氣沖天,炸丸子、炸爆魚、炸排骨、炸大蝦、炸油爆肉……炸好了,用篩子裝著,白天晾曬,晚上藏在西廂房里。為了防止我們偷吃,爺爺還給廂房上了鎖。這天一早上,我還沒起床,就聽見爺爺在廂房里大吼一聲,我連忙跑來看,迎面撞見了從廂房里逃竄出來的貓,篩子里的魚啊蝦啊,全都被啃得七零八落。原來,昨晚爺爺在廂房巡視他的寶貝時,那只貓悄悄地跟著躲到了門后,等爺爺心滿意足地關(guān)燈離開時,那只饞貓如愿以償?shù)睾鸵晃葑用朗虫i死了。那年祭祖時,爺爺只能一邊給老祖宗倒酒,一邊給老祖宗道歉。
現(xiàn)在,我也覺得過年最重要的是祭祖,因為八仙桌上有一杯酒,是我給爺爺?shù)沟摹?/p>
編輯 閆清 145333702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