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了幾乎一天一夜的火車,他到了上海北站。
到上海并不是來玩,他是來尋找人生方向的。下了火車,他就近找了家小旅館,然后躺在旅館的床上思索了大半夜,仍沒想出什么來。
第二天,他走出旅館,在馬路上走了一上午,依然一無所獲。
他走進路旁的一家飲食店,店不大,三五張桌子。他問:“有什么吃的?”一個老板娘模樣的中年女人說:“有面、餛飩、炒飯?!彼謫枺骸梆Q飩是什么餡的?”老板娘答:“薺菜豬肉、青菜豬肉?!薄澳蔷徒o我來一碗薺菜豬肉餡的餛飩?!别Q飩上來了,十個,比他家鄉(xiāng)的一碗餛飩少了兩個,個頭也長得小。他皺著眉咬了一口,淡而無味。
吃完餛飩,他的心情更糟。轉(zhuǎn)回旅館,繼續(xù)躺床上,才睡了一會兒又覺得餓,他開始想念母親包的餛飩。瞬間,他閃過一個念頭,可不可以叫娘的餛飩攤開到上海來?晚飯時,他又去了那家店,食客還是像中午一樣稀稀拉拉。老板娘問:“吃什么?”他說:“青菜餛飩?!彼诉^餛飩咬了一口,味道與中午的一模一樣。
趁老板娘沒事時,他走到老板娘身旁,問道:“老板娘,生意還好吧?”老板娘嘆了口氣,“我男人在的時候還好,現(xiàn)在就這半死不活的?!薄澳阋粋€人操持這個店也太辛苦了。”“原來雇了一個人,嫌工資低就走了,我也不想做了?!薄澳阋膊幌胱隽??那店咋辦?”“租出去算啦,誰想做誰做去?!?/p>
“可以租給我嗎?”他小心翼翼地問。
老板娘朝他上下打量了一遍,問道:“你做過這行嗎?”
“我娘在老家有個餛飩攤?!?/p>
“那你怎么跑上海來了?”
“在家養(yǎng)雞,遇上了雞瘟,雞全死了?!?/p>
“小兄弟,別難過了,店就租給你?!?/p>
“真的?謝謝老板娘!”
“不要叫老板娘,叫我張姐吧。”
從店里出來,他圍著火車站又轉(zhuǎn)了兩圈,瞧著南來北往的旅客,他堅信娘做的餛飩會火起來。第二天一早,他坐頭班火車回了家,一進門就拉著母親的手說:“娘,您跟我去上海吧。”
母親問:“干啥去?”
“我要開餛飩店,您去幫我包餛飩吧?!?/p>
“我包的餛飩上海人會喜歡?”
“不要說上海人了,全國人民都喜歡?!?/p>
“你逗娘吶?!?/p>
和母親到了上海,他就拉著母親吃了十幾家的餛飩,兩人心里算有了譜。做好餛飩,餡最要緊,家鄉(xiāng)的香椿、臘肉、黃花菜,這些做成餡一定招人喜歡。當然,還要兼顧四面八方的顧客,少不了海鮮、酸菜和麻辣味的餛飩。
新店自然要有一塊新招牌,他取名“食山餛飩”。因為他的家鄉(xiāng)有座長得像餛飩的山,就叫食山。
新店開張了,很快一傳十,十傳百,人們興致勃勃地趕過來,就為吃一碗香椿豬肉的、或黃花菜臘肉的、或酸菜黃魚的、或麻辣小龍蝦味的餛飩,反正有十來種餛飩可以選。
這天,張姐來店里,臉露幾分驚訝,“哇,下午生意還這么好!”他迎上去說:“嗯,我也沒想到?!薄霸缰肋@么好,我就不租給你了,自己做?!闭f完,張姐發(fā)現(xiàn)他整個人呆住了,便意識到這玩笑開得有點大,“哈哈,阿姐嚇你的,你做得好,阿姐為你高興?!彼K于緩過神來,“姐,我知道你對我好,可原來的租金太低了,我想從下個月開始多交點吧?!薄皠e,說好的多少就多少,阿姐不缺這點錢?!?/p>
過了十來天的中午,張姐正好路過餛飩店,見到門外的隊伍,進門對他說:“你有沒有想過再開一家店???不然好多生意都跑了。”“我也想噢,可去哪找合適的門面呢?!薄昂?,阿姐幫你找?!?/p>
沒幾天,張姐給他找到了一間門面房,離火車站也不遠,租金也合適。他對張姐說:“姐,新店交給你打理行嗎?我一個人可管不了兩家店。”
張姐沒吱聲。
“姐,我每個月發(fā)你工資,然后賺的錢你拿三成行不?”
“不行,我拿了工資,就不能拿提成?!?/p>
“那我每月給你開一萬的工資行嗎?”
“不行,按市面的行情,六千。”
“姐,那也太委屈你了。”
“委屈什么,我沒事干,打麻將還要倒貼茶水錢呢?!?/p>
第二家餛飩店開出來了,不到一個月,生意就與老店一樣紅火,這大大激發(fā)了他體內(nèi)的小宇宙。
“姐,我還想開,我想讓上海的每個區(qū)都有我們的食山餛飩,你看可以嗎?”
“我看可以?!?/p>
“可我和你就兩個人,咋弄啊?”
“可以請人啊,真做大了,成立一家餐飲管理公司,每家店聘一個店長,包餛飩的皮和餡,公司統(tǒng)一來調(diào)配?!?/p>
他聽了極佩服,“姐,你真厲害,啥都懂。”
張姐笑笑,“哦,可能是遺傳?!?/p>
“姐,真要開公司,我和你一起當老板好嗎?”
“不要,到時候姐還是想去打麻將?!?/p>
幾年后,食山餐飲管理公司正式成立了。
張姐說:“我也該回家了?!?/p>
他沉默了好一陣,說:“姐,你真想回去,先要答應(yīng)我兩個請求:接受我為你開一家棋牌室;還有,等我在高鐵站的店開張,你一定要來參加典禮?!?/p>
作者簡介:戴濤,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微型小說學(xué)會理事,上海微型小說學(xué)會會長。作品散見于《北京文學(xué)》《天津文學(xué)》《小說界》《作品》《百花洲》《小說選刊》《小說月報》等報刊。著有微型小說(小小說)集多部。作品入選《中國新文學(xué)大系》《新中國七十年微小說精選》《世紀微小說精選100篇》等。曾獲小小說金麻雀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