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龍
(山西一建集團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32)
近些年,建筑工程施工技術呈現(xiàn)出更新?lián)Q代的趨勢,多元化手段給項目質(zhì)量提供了保障條件,可展示出較為理想的施工水平。BM 連鎖砌塊砌筑施工技術是一種輕集料免開槽隔墻砌塊砌筑施工技術,在振動、壓制和蒸汽養(yǎng)護等各個流程下,打造出小型空心連鎖砌塊,運用于建筑物非承重墻的砌筑施工中。需明確工藝要點,分析技術細節(jié),保證項目的質(zhì)量達標。
阿爾卡迪亞霸州新城項目、霸州市阿爾卡迪亞霸州新城二期項目(1#~6#、17#、18#、19#、1#變電室、一期車庫)位于河北省廊坊市霸州市城區(qū)辦事處朱莊村、津霸鐵路南側(cè)、東環(huán)路西側(cè),地下面積20758.54m2,總建筑面積為82226.23m2,最高建筑高度49.85m。地面以下直接與土接觸部分采用MU20 灰砂磚,用M10 水泥砂漿砌筑,砌體容重為9kN/m3。內(nèi)隔墻采用100mm 或200mm 厚BM 連鎖砌塊,用Mb5 專用水泥砂漿砌筑,其強度等級為MU3.5,砌塊容重應為10kN/m。外圍護墻采用320mm 或300mm 厚自保溫砌塊,用Mb5 砂漿砌筑,其強度等級為MU5.0,砌塊容重應為8.5kN/m。圈梁、構(gòu)造柱、過梁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25。在本項目中,重點選擇了BM 連鎖砌塊砌筑施工技術,在實際應用階段展示出較為理想的保溫性能,在外墻和一體化保溫板的密切結(jié)合下,其能展示出良好的自保溫功能,同時也具備相對可觀的防火性能。
在結(jié)構(gòu)驗收合格后,需要將砌筑基層樓地面的浮漿殘渣清除到位,然后彈線并填充邊線、門窗洞口位置線等,保證操作過程足夠穩(wěn)定,讓偏差控制于合理的范圍內(nèi)[1]。皮數(shù)桿要盡可能的立在填充墻兩端或者是轉(zhuǎn)角位置,然后拉通線,這樣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填充墻需要依照特定的要求分析,還要設置好芯柱,應該在丁字墻、轉(zhuǎn)角處或者是墻長超過5m 時的中間位置,要保證芯柱的寬度為200mm,厚度和墻厚度保持一致。芯柱主筋2φ12mm 上端和下端與結(jié)構(gòu)框架梁或樓板植筋連接,植筋伸入長度為10~12d。
定位放線:依照芯柱和墻壓筋位置詳細分析,明確實際的打孔位置,運用紅漆標注,確定好鋼筋位置。
機械成孔:結(jié)合圖紙和方案詳細分析,在混凝土暗腰帶好芯柱等位置上設置出對應的植筋位置點,利用手槍鉆成孔,保證實際的成孔質(zhì)量與預期相符??讖胶统煽咨疃葢摻Y(jié)合實際的要求分析,表1 為鋼筋直徑對應的最佳成孔直徑及成孔深度,按照表1 標準加以控制[2]。
表1 鋼筋直徑對應的最佳成孔直徑及成孔深度
清孔:成孔之后,應該運用無油壓縮空氣將孔中的浮塵清理到位,然后借助于棉絲擦拭孔壁兩次,保證孔中的灰塵徹底清理干凈。
鋼筋處理:鋼筋錨固區(qū)域也要及時的清理,避免出現(xiàn)過多的油污或者是銹跡,可以運用角向磨光機搭配鋼絲刷除銹,確保呈現(xiàn)出金屬光澤。
植筋:黏合劑應該配置得當,還要在短時間內(nèi)及時注入孔洞之中,注膠量為孔深的3/4。鋼筋插入孔洞中,將旋轉(zhuǎn)次數(shù)逐步增加,以此排除其中的氣泡。注膠過程應該重視細節(jié),要保證飽滿程度,螺栓四周和混凝土間需防范縫隙。鋼筋外露的部分長度需要結(jié)合工程標準分析,滿足實際需求是關鍵。
固定和養(yǎng)護:對于植入孔中的鋼筋,要在常溫環(huán)境下適當?shù)酿B(yǎng)護,保證在72h 內(nèi)避免任何擾動。
2.3.1 砌筑工藝流程
具體流程如下:墻體放線→混凝土導墻澆筑→制備砂漿→砌塊排列→立皮數(shù)桿→鋪砂漿→砌塊就位→校正→勾縫。
基層處理:將砌筑輕集料連鎖砌塊墻根部的磚或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凈,運用砂漿找平,拉線,使用水平尺檢查實際的平整度。
有水房間應該設置好200mm 高C20 混凝土導墻(圖紙?zhí)貏e注明的高于200mm 導墻按圖施工),管道井檢查門定位和管道外側(cè)墻面持平,但凡是未能注明地面高度以及距樓高度的情況,均視為100mm 高,做C20混凝土門檻,寬同墻厚[3]。
立皮數(shù)桿:應該選擇30mm×40mm 木料制作,皮數(shù)桿上注明門窗洞口、拉結(jié)筋、過梁板帶的尺寸標高。皮數(shù)桿轉(zhuǎn)角區(qū)域應適當?shù)脑O立,還要控制好具體距離,保證與墻皮或者是墻角保持在50mm 為最佳。皮數(shù)桿也需重視牢固性和垂直度,在復核之后要辦理相應的預檢手續(xù)。
砌筑:依照1m 線確定好首層磚鋪砂漿的厚度,待完成了砌筑任務,可以運用混凝土灌實。當砌筑到窗臺拉梁和水平系梁的部位上,要綁扎并為后續(xù)砌筑工作做好鋪墊。
2.3.2 砌筑砂漿的使用
需要依照砌筑砂漿的要求加以分析,還要明確實際的拌制方案和使用標準,讓整體的質(zhì)量水平達標。
現(xiàn)場應該避免使用水泥和砂子等拌制砂漿,否則可能會影響到最終質(zhì)量。
砂漿要隨拌隨用,水泥砂漿應該在拌成3h 和4h內(nèi)使用完畢。施工環(huán)節(jié)要控制好溫度,若是超出了30℃的范圍,需要在拌制2h 內(nèi)使用完畢,避免影響到使用質(zhì)量,降低整體的質(zhì)量水平。
2.3.3 BM 輕集料隔墻與框架梁柱、承重墻的連接
BM 砌塊應該選擇專用砌筑黏結(jié)劑砌筑,其能展示出相對理想的粘接性能。水平縫和豎縫寬度為6~8mm,在水平縫滿鋪的情況下,豎縫要在砌塊兩端專用砌筑粘接劑擠緊[4]。
如果填充墻長度≥5m 時,墻中段宜設置芯柱(或構(gòu)造柱),且芯柱與框架柱、芯柱與芯柱之間的距離不宜>4m。
當填充墻高度<4.2m 時,墻體宜設置一道水平系梁(或現(xiàn)澆板帶);當墻體高度≥4.2m 時,應增設水平系梁。
如果墻上有門洞,上部需要設置好和柱連接的水平系梁,這樣才能更好的發(fā)揮出實際作用,保證整體的質(zhì)量水平達標。若是遇到窗洞,洞口的上下部位都應該設置好系梁,還要沿墻貫通,同時完成與構(gòu)造柱和墻體的連接。
當門窗洞口≤1.5m 時,可以選擇梁塊配置3φ10mm 鋼筋作為過梁,結(jié)合相應的項目情況,完善具體的方案,保證實際的質(zhì)量成果與預期相符。當門窗洞口>1.5m 時,洞口上部需要完成一系列操作,這樣才能做好鋪墊,支持后續(xù)施工活動穩(wěn)步開展。
芯柱:墻厚<200mm 時,要及時的配置1φ12mm 鋼筋,同時還要適當?shù)臐仓﨏20 混凝土,這樣才能讓整體的質(zhì)量水平有所提升。墻厚≥200mm 時,配置2φ12mm鋼筋并澆筑C20 混凝土,讓實際的質(zhì)量成果符合預期,取得更加顯著的成效。
水平系梁做板帶:應科學的配置好3φ10mm 鋼筋,同時還要適當?shù)臐仓﨏20 混凝土[5]。
填充墻砌至接近梁底和板底的時候,要適當?shù)念A留出相應空隙,以此為后續(xù)施工創(chuàng)造條件,避免埋下安全隱患。當完成了基本的砌筑任務,間隔半個月后方可將其斜砌擠緊,斜砌角度為45°~60°。雙側(cè)豎縫應該使用高標號水泥砂漿嵌填密實,斜砌收頭采用“三角形”成品混凝土塊。表2 為施工項目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
表2 施工項目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
砌塊需要從門洞口向兩邊排開,整個實踐環(huán)節(jié)要盡可能的選擇主砌塊,輔助砌塊則是在其中扮演著輔助角色,適合運用至錯縫中。不足主、半砌塊尺寸時可切割,門窗側(cè)砌塊上下孔應基本對齊,便于灌芯柱,芯柱下部應留清掃口。
窗間墻的尺寸最小應為600mm,墻垛的尺寸最小應為200mm。
各個管道和豎槽等都要及時的預留,砌墻完成后可以運用機械切割,不可隨意的手工剔鑿。槽和洞補平之后,應該及時的增貼耐堿玻纖網(wǎng)格布,防止開裂。
砌塊砌筑的過程中,應該選擇鋪灰器鋪漿,以免進入孔洞之中。
電視背景墻、燃氣熱水器掛裝部位(按1m×2m)用C20 細石混凝土灌實[6]。
待墻拉筋的拉拔試驗合格,獲取了相對可靠的結(jié)果,需要及時的安排強弱電箱進場,各個部位都應該提前制作完成,促使著端頭伸至墻中250mm。
門窗洞口(含公區(qū)防火門、管井門、電梯洞口)、風道口、消防箱預留口、強弱電箱洞口、施工洞口等的位置、尺寸提前參照圖紙,保障一次砌筑成活。
應該對混凝土和砌體接觸面進行毛化處理,也就是保證其足夠的光滑,這樣才能達到后續(xù)的施工標準。毛刺密度和強度符合一定的標準后,方可進行砌筑,這樣能夠讓砌體黏結(jié)到位。
人貨電梯在提前完成后應該及時的檢驗并管理,各道墻體的排版圖也應該安置得當,由此能夠讓頂部斜砌角度控制在45°~60°。
墻體砌筑前必須要由樓號技術人員和工長參與工作,對施工圖詳細分析,明確其是否符合相應的標準。彈出控制線和軸線等,對各個預留洞口和芯柱情況加以分析,標記好位置,明確測定水平標高和控制標高點的位置。
砌筑前,還要對作業(yè)面加以清理,避免上面殘留任何雜質(zhì)。灑水養(yǎng)護,使其保持濕潤狀態(tài),依照彈出的墻身線試排磚,排磚擱底,確定符合實際要求的組砌方案。
如果墻身大于5m,并且超出了層高的兩倍,需要設置出鋼筋混凝土構(gòu)造柱,這樣可以讓后續(xù)施工更加安全,擁有穩(wěn)固的支撐條件。墻高一旦超出4m 的范圍,墻體半高處要設置出和柱相連接的鋼筋混凝土水平系梁,以此才能達到實際要求,讓項目整體質(zhì)量得以保障。
填充墻與構(gòu)造柱交接區(qū)域應該詳細分析,要及時的設置出墻體拉筋。
砌止頂部板、梁底200mm 時應停止砌筑,等到填充墻灰縫沉降和收縮之后才能再次砌筑。具體實踐的過程中,往往要控制好間隔時間,一般以14d 為基準。二次砌筑頂部還要重點使用小型磚斜砌擠緊,要保證砂漿的飽滿程度,表面要足夠的垂直[7]。
芯柱和圈梁振搗操作必須安排專業(yè)的人員參與,督促其負責好相應的工作,以此才能收獲相對理想的成果。澆筑環(huán)節(jié)設置專人觀察澆筑柱段,明確是否存在漏漿和過振的可能,避免影響到正常使用效果。振搗階段,還要防范墻體松動問題,要通過合理的措施加以管理,以免出現(xiàn)鋼筋振動和磚墻振動的情況。澆筑前應該及時的澆水,這樣可以讓木模板和磚砌體保持濕潤狀態(tài),同時封閉清掃口。需要注意的是,構(gòu)造柱與圈梁相交處必須同時振搗。施工各指標的質(zhì)量合格標準及處罰如表3 所示。
表3 施工各指標的質(zhì)量合格標準及處罰
在工程實踐中,BM 連鎖砌塊砌筑施工技術的應用效果明顯,需要詳細分析工藝流程和技術要點,制定出合理的質(zhì)量管理措施,以保證項目建設成果符合預期,提升效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