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一凡
(環(huán)江毛南族自治縣農業(yè)農村局,廣西 河池 547100)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升以及農業(yè)產業(yè)結構調整,西紅柿的種植面積擴大,已經(jīng)成為我國主要栽培的蔬菜之一。為了培育出高產優(yōu)質、成熟度適中、酸甜可口的西紅柿品種,同時滿足消費者對優(yōu)質西紅柿的需求,應加強對西紅柿栽培技術以及田間管理技術的深入了解,不斷創(chuàng)新技術。大棚西紅柿栽培可有效調控水分、氣溫等,為西紅柿營造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是當前主要的西紅柿栽培模式。
我國北方地區(qū)反季節(jié)栽培主要使用溫室大棚或連棟大棚,春提前、秋延后栽培選擇溫室大棚和小拱棚。南方地區(qū)主要選擇連棟大棚和單棟大棚,春提前、秋延后選擇單棟大棚和小拱棚。
地塊選擇很關鍵,西紅柿根部發(fā)達,需水量大,要檢測土壤的濕度和含水量,土壤中的營養(yǎng)要符合西紅柿生長需求,土壤沒有被污染,最好選擇pH 值為6.5 左右的土壤,同時選擇的種植地在5年之內沒有種植過其他茄科類作物。
在選擇好種植地之后,要做好田地翻耕晾曬工作,翻耕深度3 cm 左右。通過晾曬來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保水能力,滅殺土壤中的蟲卵和病菌,提高土壤透氣性,為西紅柿營造良好的土壤環(huán)境。如果茬口安排頻繁,同時曬土困難,應在前茬作物收獲完成之后及時深耕,同時延長曬土時間。
在種植之前,應該將大棚清理干凈,同時密閉溫室,做好悶棚消毒處理??梢赃x擇硫磺粉熏蒸,按照硫磺4 g、80%敵敵畏0.1 g、鋸末8 g 的標準進行配制,經(jīng)過24 h 熏蒸密閉之后放風處理。
基肥可選擇充分腐熟有機肥或者過磷酸鈣,在整地過程中將肥料翻入土壤中,深度25~30 cm。西紅柿栽培可以選擇高畦栽培模式,施入充分腐熟農家肥45 000 kg/hm2或者草木灰3 000 kg/hm2。西紅柿對氮、鉀肥的需求量比較大,占肥料總需求量的40%~50%,對磷肥的需求量約占20%。補施氮肥能促進西紅柿莖葉和果實生長。需要注意的是,選擇的肥料必須充分腐熟發(fā)酵,防止病蟲害的發(fā)生。
通常情況下,西紅柿定植畦有高畦、平畦、溝畦、壟畦4 種[1]。如果選擇高畦栽培,畦面寬度為1.3~1.7 m,溝寬為0.3~0.5 m,畦向為南北向,保證光照均勻。
大棚西紅柿栽培的光照條件沒有露地栽培的條件好,要綜合考慮種子抗病蟲害的能力,選擇適合在弱光環(huán)境下生長的品種,并且產量高和耐低溫。要綜合考慮西紅柿的市場需求,保證種植戶的經(jīng)濟收入。
浸泡處理種子,可提高出苗率和增強抗病能力。準備溫水,將種子浸泡10 min 左右,去掉癟籽等雜質,之后換水,將水溫控制在55 ℃左右,浸泡4~6 h,撈出后的種子已經(jīng)吸足水分,用毛巾包裹種子,開展后續(xù)的催芽處理工作。浸泡之后催芽,將種子放在20~25 ℃的環(huán)境下,定期檢查和翻動,同時使用清水沖洗1~2 次,控制好溫度和濕度,濕度控制在80%以上,當發(fā)現(xiàn)80%的種子露白之后就可以播種。需要注意的是,在催芽過程中環(huán)境要保證清潔,避免種子接觸到雜物。
為了提高西紅柿的栽培產量,可以選擇兩茬播種,在每年2—3月和8—9月播種,同時結合當?shù)貙嶋H情況確定播種時間,主要包括以下播種育苗技術。
為提高種子的發(fā)芽率,播種前要對苗床澆水,然后覆蓋1 層厚度為2 cm 的營養(yǎng)土,播種量20 g/m2。播種之后,覆蓋厚度為1 cm 左右的營養(yǎng)土,將土壤刮平之后撒上潔凈的細河沙。結合季節(jié)和溫度等情況覆蓋地膜,使用遮陽網(wǎng)降溫,將溫度控制在25~28 ℃,并且做好保濕工作。
育苗盤育苗技術是當前西紅柿育苗的主要方法,將配制好的營養(yǎng)材料放在育苗缽或者育苗盤內,保證肥料和土壤充分混合均勻,結合西紅柿的生長特點和上市時間確定播種時間。通常情況下,冬季西紅柿的苗齡期約為45 d,夏季西紅柿的苗齡期約為20 d[2]。播種之后做好苗床溫度和濕度控制工作,同時保證空氣流通。
2.3.1 苗期溫度控制
無論采用哪種種植育苗技術,都應在播種期至出苗期做好溫度控制工作,白天溫度控制在25~30 ℃,夜間溫度控制在20 ℃左右。出苗后到分苗前,白天溫度控制在22~25 ℃,夜間溫度控制在13~15 ℃。在分苗之后,白天溫度控制在25~28 ℃,夜間溫度控制在15~18 ℃。在緩苗后,白天溫度控制在23~25 ℃,夜間溫度控制在12~13 ℃[3]。
2.3.2 苗期光照管理
西紅柿喜溫喜光,應該將育苗棚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有條件的可以盡早揭簾、晚蓋簾,延長光照時間。
2.3.3 培育壯苗
為了培育壯苗,在苗期要保證土壤濕潤,保證每次澆透,選擇在晴天上午澆水。另外,在幼苗4 片葉時,采取葉面噴水的方式,可以選擇0.3%磷酸二氫鉀進行葉面噴肥,噴灑1 次即可。
通常情況下,西紅柿定植選擇寬窄行的方式,大行為80 cm,小行為60 cm,株距控制在40~42 cm,在定植之前要翻耕土壤、起壟,壟高控制在20 cm。為了促進幼苗根部生長發(fā)育,定植之前可撒入適量有機肥,在定植時要控制好秧苗之間的距離,并且在定植的過程中需要去除弱苗和病苗,按照大小苗分級種植,以便提高秧苗成活率,栽植密度為33 000~37 500 株/hm2。定植之后灌根處理,可選擇松脂酸銅1 000 倍液,用量為50~75 mL/株,能夠預防根部病害,在定植完成之后要澆灌定植水。在定植3~4 d 后要及時劃鋤,有利于西紅柿扎根和緩苗。定植后5~7 d 為重要的緩苗期,要做好大棚內的溫度調控工作,白天采取遮陽措施,減少通風,大棚內白天溫度控制在20~25 ℃,夜間溫度控制在15~17 ℃。在定植后10~15 d,及時澆灌緩苗水,保證澆足和澆透,避免西紅柿生長后期缺少水分。
結果期是西紅柿生長的關鍵時期,做好該時期的田間管理工作能夠保證西紅柿的產量和質量,包括以下管理內容。
3.1.1 開花期到坐果時期
開花期到坐果期外部氣溫高,不需要覆蓋保溫膜,白天溫度控制在25~30 ℃,夜間溫度控制在18~22 ℃,有利于西紅柿生長。如果夜間溫度過低,要關閉通風口。
3.1.2 冬季和早春季節(jié)
冬季和早春季節(jié)的氣溫較低,要及時覆蓋保溫被,控制好大棚內的溫度,白天溫度控制在25~30 ℃,夜間溫度控制在15~16 ℃,能夠更好地促進果實發(fā)育著色。同時,該時期應做好通風降濕工作。
3.1.3 天氣變暖階段
在2月中旬至4月,外部氣溫逐漸升高,要適當開放通風口,降低該時期大棚內的濕度,將白天和夜間溫度分別控制在22~28 ℃、13~15 ℃。
3.1.4 天氣轉熱階段
4月底后,氣溫快速升高,可結合天氣變化情況,將保溫設施撤除,白天溫度和夜間溫度分別控制在22~28 ℃、13~15 ℃。
每年8—10月初,大棚內光照充足,但是要注意避免出現(xiàn)日灼病。每年10月中下旬至第2年4月大棚應覆蓋保溫被,在這期間每天8:00 要及時揭開保溫被,延長光照時間,下午日落之前蓋好保溫被。定期清理大棚薄膜表面的塵土,提高透光率,增強光照。在陰雨天氣要及時揭開保溫被透光,提高西紅柿的光合作用能力。
在西紅柿定植之后,要澆足緩苗水,之后蹲苗。需要注意的是,第1 穗果長到雞蛋大小之前不能輕易澆水,防止西紅柿旺長。在第1 穗果長成雞蛋大小時,表明西紅柿進入膨大期,要及時澆水。另外,冬春季節(jié)氣候寒冷,氣溫低,光照弱,大棚內的光照不足,會造成果實生長緩慢,可以適當澆水,每隔20 d 澆水1 次。隨著氣溫逐漸升高,植株生長速度加快,可適當增加灌溉量,結合西紅柿植株生長情況確定灌溉次數(shù),在4月中旬前10~15 d 澆水1 次,4月中旬后7~10 d 澆水1 次[4]。
在定植緩苗之后,要做好肥料管理工作,可以選擇施用含有益生菌以及氨基酸的營養(yǎng)肥料,用量為2 250~3 375 kg/hm2,采用沖施的方式。為了保根壯苗,選擇保姆菌或護生元等,滴灌或沖施都可以。在第1 穗果長至雞蛋大小時要澆灌膨果水,并且配合施入高鉀水溶液300~375 kg/hm2,灌溉和施肥同步進行。一旦遇到低溫天氣,可選擇腐殖酸類肥料或生物菌肥,用量為225~300 kg/hm2,加入硫酸鉀型水溶肥75~90 kg/hm2,目的是促進果實膨大。
在進入3月中旬之后,施入含氮、磷、鉀的水溶性肥300~450 kg/hm2。4月中旬之后溫度升高快,可適當增加澆水次數(shù),配合澆水施肥,施入水溶肥225 kg/hm2。
3.5.1 吊蔓
當西紅柿第1 序花開花時,要做好吊蔓工作,將莖稈纏繞在上方的下垂掉繩上,也可以在莖稈上綁竹竿,目的是促進西紅柿莖稈直立生長。
3.5.2 整枝
保留西紅柿植株主干,將其他側芽去除,提高田間通風透光性,防止西紅柿秧苗徒長,減少水分流失,促進果實生長。另外,晴天上午打杈,促進傷口愈合。
3.5.3 摘心
當有5~6 穗果實時,頂部要保留2 片真葉打底,稱為摘心處理,可以將葉片的養(yǎng)分輸送給果實,促進果實生長。
3.5.4 老葉去除
在西紅柿生長后期,下部葉片逐漸黃化干枯,功能下降,影響植株通風透光性,選擇晴天上午將老葉摘除,并且統(tǒng)一銷毀處理。
在西紅柿生長的過程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果實脫落的情況,主要影響因素包括溫度、濕度、水分和養(yǎng)分等。在果實長成初期,溫度過低要提前做好預防落果工作,可以噴灑防落素,提高坐果率,保證西紅柿產量。
在坐果整齊之后,要將畸形花和較小花摘除,每穗保留3~4 朵即可,促進西紅柿良好生長,提高果實的質量和品質。
3.8.1 主要病害及防控
1)晚疫病。晚疫病是在大棚西紅柿生長過程中的常見病害,發(fā)病之后可以用藥劑灌根處理,選擇枯草芽孢桿菌進行葉面噴施。與非茄科類作物進行3年以上輪作,選擇在晴天灌溉,避免大水漫灌,加強大棚內通風排濕。
2)病毒病。要做好病毒病預防工作,選擇沒有病害的種子,播種之前對種子進行消毒處理。在西紅柿生長期間,適當增施磷肥和鉀肥,提高植株抵抗病蟲害的能力。病害發(fā)生前期,利用40%克毒寶可溶性粉劑1 000 倍液,每隔7~10 d 噴施1 次,連續(xù)2~3 次[5]。
3)青枯病。針對青枯病,選擇抗病能力強的品種,做好秧苗培育,發(fā)現(xiàn)患病植株之后立即清除,同時在患病植株附近灌根。
3.8.2 主要害蟲及防治
1)棉鈴蟲。棉鈴蟲對西紅柿果實的為害比較嚴重,也會為害花蕾和花。在種植過程中,做好土壤處理工作,通過深翻能夠消滅土壤中的一部分菌源。在出現(xiàn)害蟲之后,及時用藥,施用25%滅幼脲懸浮劑600 倍液,連續(xù)噴灑2~3 次。
2)白粉虱。白粉虱主要為害葉片,會吸食葉片汁液,造成葉片褪綠和變黃,甚至枯萎死亡??蛇x擇2.25%溴氰菊酯乳油2 000 倍液,也可利用麗芽小蜂防治白粉虱,能夠有效消滅害蟲。
3)茶黃螨。茶黃螨主要為害葉片,受害葉片變厚、變小和變硬,嫩莖染病之后呈銹色,花蕾畸形,不能開花。出現(xiàn)茶黃螨之后,可選擇15%噠螨靈乳油3 000 倍液進行防治。
4)蚜蟲。大棚出現(xiàn)蚜蟲之后,可以懸掛黃色粘蟲板誘殺,將粘蟲板放在大棚入口處或通風處,可以提高滅蟲效率。
西紅柿是人們日常食用的主要蔬菜之一,因為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價值以及良好的口感受到許多消費者的喜愛,市場需求量大。通過大棚種植西紅柿能夠為消費者提供反季節(jié)西紅柿,同時可調整西紅柿外部生長環(huán)境,可幫助種植戶取得良好的經(jīng)濟效益。為此,應該做好大棚西紅柿種植管理工作,加強田間管理和病蟲害防治,保證大棚西紅柿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