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迪 祁永華 吳鵬程 張麗宏 郝美玲 李博謙
(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 佳木斯學院 黑龍江 154007)
移動環(huán)境下的SPOC教學模式為高校教學改革帶來新契機。其構建過程從學習需求、學習計劃、內容準備和測試評價等多維度完善教學設計,有利于不同學科根據(jù)自己的目標需求建設個性化教學課堂,并賦予學生完整、深入、個性化的學習體驗,突出“以學生為中心”的線上線下深度學習,實現(xiàn)知能并舉[1]。清華大學在2013年率先引入了SPOC教學模式,開啟國內SPOC實踐教學應用的先河[2]。
制藥工程學是藥學專業(yè)的主干課程,授課目的在于培養(yǎng)出懂工藝、懂設備、懂操作的綜合性應用型技術性人才[3]。該課程的特點是涉及學科廣、知識更新快、信息量大、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空間想象力和較寬的知識面[4]。因此,搭建基于移動端的SPOC混合型教學模式,提供多樣化線上線下課程資源,創(chuàng)造個性化的學習環(huán)境,提高教書育人效果。
選擇我院2019級中藥制藥第六學期117名學生。學生按照第五學期考試成績總排名奇偶分組,組別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成績排名奇數(shù)學生參與SPOC混合型教學為實驗組,成績排名偶數(shù)學生參與傳統(tǒng)課堂教學為對照組。選擇標準:①完成第五學期前所有相關課程的學習;②第五學期結業(yè)考試成績在及格線以上(防止因不愛學習的學生個人原因影響教學實驗結果);③對學生的參與態(tài)度采用自愿形式。最終實際統(tǒng)計進行實驗教學的學生為107人。具體分組見表1。
表1 實驗教學分組表
對照組和實驗組的任課教師均為教授《制藥工程》相關課程的老師,避免因教師因素影響教學效果。
①對照組實施的教學方法。對照組的采用傳統(tǒng)課堂教學方法。傳統(tǒng)教學模式作為教育領域長期以來所沿用的一種教學模式:教師以講授為教學手段。
②實驗組實施的教學方法。制作PPT、微視頻等教學資源上傳到SPOC網(wǎng)絡教學平臺上,采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對課題組教師進行分工,以企業(yè)新建廠到生產(chǎn)出合格產(chǎn)品的軟硬件建設過程為主線,完成微課教學視頻、教學課件、建立網(wǎng)絡資源鏈接、設置互動話題、建立課前預習提要、建立習題資源庫等教學資源任務。建立網(wǎng)絡班級SPOC課堂,將上述教學資源上傳到移動端SPOC教學平臺,學生通過手機終端登錄瀏覽教學資源。
下面是以車間工藝布置為例展示完整教學過程,見表2、表3。
表2 以車間工藝布置為例進行的教學安排
表3 植入式游戲體驗——以車間布置為例
①形成科學、系統(tǒng)、規(guī)范的形成性評價體系。建立科學、系統(tǒng)、完善的考核體系才能有效、客觀、公正地全程評價學生學習態(tài)度和教學效果,評價體系見圖1。實驗組借助SPOC班課平臺詳細記錄每一名學生課前預習、課堂表現(xiàn)、課堂表現(xiàn)、課后作業(yè)等行為表現(xiàn),每項分值原始值均為100分,并按設計程序計算折合分值,累計總分為100分。對照組學生采取自愿形式完成形成性評價內容,采用人工方式記錄及計算折合分值。
圖1 形成性評價體系構成
②期末考試檢驗知識點掌握情況。課程結束后進行期末考試,檢驗兩組學生對《制藥工程》課程內容的掌握情況。試卷分為兩部分,即客觀題和主觀題,具體題型見表4??陀^題考察學生對教學目標中“掌握和熟悉”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主觀題考察學生對課程主線梳理和知識點運用的綜合能力。
表4 試卷題型及題型分數(shù)分配表
③問卷調查評價學生學習效果與滿意度。在課程結束后發(fā)放不記名調查問卷,主要調查學生的內容掌握程度、學習興趣、人際交流能力、思維創(chuàng)造意識、教學過程滿意度。評價標準分成5個級別:非常滿意、基本滿意、一般、不滿意、非常不滿意,依次對應分數(shù)為5分、4分、3分、2分、1分[4]。調查問卷的Cronbach’s α為0.67。
對收集的教學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應用的分析軟件為SPSS 22.0,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結果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利用t檢驗,以P判斷差異有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兩組教學過程評價統(tǒng)計與比較。通過形成性評價可以直觀的反映出在教學過程中兩個班級學生的參與程度與課堂活躍程度,結果見表5。形成性評價評分實驗組的各項得分均高于對照組,除“課后作業(yè)”(P>0.05)外,其他各項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5 兩組形成性評價比較(分,)
表5 兩組形成性評價比較(分,)
組別 人數(shù) 課前預習 課堂表現(xiàn) 小組協(xié)作 課后作業(yè) 資源閱讀 小測試 合計實驗組 54 4.63±0.27 17.64±0.76 18.56±0.61 9.47±0.48 4.22±0.31 36.47±1.38 90.99±3.63對照組 53 1.17±0.25 7.86±0.63 9.64±0.71 7.64±0.51 3.13±0.28 31.58±2.11 63.02±4.27 t值 7.103 9.371 8.374 0.257 3.837 4.013 6.354 P值 <0.001 <0.001 <0.001 >0.05 <0.05 <0.01 <0.001
(2)期末結業(yè)考試成績統(tǒng)計分析。結業(yè)成績對比考察教學方法改革對提高理論知識掌握程度的作用,結果見表6?!翱陀^題平均分”兩組成績無顯著差別(P>0.05),“主觀題平均分”兩組成績差別特別顯著(P<0.001),導致兩組“總成績平均分”差別顯著(P<0.05)。
表6 期末理論考試成績對比(分,)
表6 期末理論考試成績對比(分,)
組別 人數(shù) 客觀題平均分 主觀題平均分 總成績平均分實驗組 54 66.52±2.84 26.15±2.18 92.67±3.73對照組 53 63.64±3.86 17.81±1.85 80.45±5.24 t值 0.247 8.385 9.826 P值 >0.05 <0.001 <0.05
(3)學生學習成效與滿意度評價對比分析。兩組學生學習成果與滿意度評價對比統(tǒng)計分析結果見表7。結果表明,數(shù)據(jù)分析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各項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均高于對照組。這是學生各項能力提高自我評價的體現(xiàn)。
表7 學習效果與滿意度評價比較
(1)SPOC混合式教學模式對學生能力的影響。SPOC混合式教學模式為教師提供構建多種教學環(huán)節(jié)空間,培養(yǎng)個性化學習?!罢n前預習”環(huán)節(jié)能夠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通過教學結果對比可以看出,實驗組學生按照預設教學環(huán)節(jié)主動完成任務,顯著增強主動學習意識。積極的“課堂表現(xiàn)”和“小組協(xié)作”營造了活躍的課堂氣氛,激發(fā)了學生的課堂主體意識,實現(xiàn)了學生個性化培養(yǎng)。實驗組學生通過“閱讀資源”鍛煉后,主動獲取和探索新知的“欲望”明顯增強。“自信心”是學生成才的基石,通過以“小視頻”方式提交作業(yè),鍛煉了學生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提升了學生的自信心。SPOC混合式教學模式實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中心、全程育人。
(2)SPOC混合式教學模式對學生成績的影響。SPOC混合式教學模式集線上和線下教學于一體,為學生提供了更加個性化、靈活和有效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學生能夠更加自由地選擇學習時間和學習方式,同時也可以在線上參與課堂互動和問答環(huán)節(jié),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SPOC混合式教學模式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影響。滿意度調查結果表明SPOC混合教學模式獲得了學生廣泛認可。SPOC混合式教學模式符合“00后”學生的心里需求,為其提供更加自主地選擇學習時間和學習方式。開通師生互動通道、增設小組討論等交流形式,老師能夠走進學生的心里,更好的理解和關懷學生的發(fā)展,同學之間也能通過交流增進友誼產(chǎn)生更多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合作精神。游戲的增設帶給學生沉浸式體驗,既能將學習知識應用于實踐,又能培養(yǎng)團隊意識,還可以通過給其他組“找茬”時實現(xiàn)競爭性學習,使知識得到升華。
通過創(chuàng)建移動端SPOC教學平臺,使《制藥工程》課程教學靈活多樣化,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各項能力得到了激發(fā)和鍛煉,學生主體地位體現(xiàn)更加明顯。因此,SPOC靈活、豐富的混合教學模式有利于建立起形成性評價體系,提高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有利于未來教學活動的開展,可以真正實現(xiàn)學生為中心,寓教于樂的教學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