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霞 高洋 孟蔚茹 施美珍
摘? ?要? ?樹形培養(yǎng)是實現(xiàn)大櫻桃豐產(chǎn)穩(wěn)產(chǎn)的關鍵一環(huán)。結合西安地區(qū)大櫻桃栽植管理實踐,介紹了大櫻桃自由紡錘形、小冠疏層形、自然開心形3種樹形的結構特點與整形修剪要點。
關鍵詞? ?大櫻桃;自由紡錘形;小冠疏層形;自然開心形;豐產(chǎn)
近年來大櫻桃種植效益較好,推動產(chǎn)業(yè)規(guī)模不斷擴大。優(yōu)良的品種、砧木,先進的栽培技術是大櫻桃產(chǎn)業(yè)健康發(fā)展的基礎。在大櫻桃生產(chǎn)管理中,豐產(chǎn)樹形培養(yǎng)是極為關鍵的一環(huán),直接影響成園后早產(chǎn)性及后期豐產(chǎn)穩(wěn)產(chǎn)性?,F(xiàn)結合西安地區(qū)大櫻桃栽植管理實踐,簡要介紹3種大櫻桃主要豐產(chǎn)樹形及其整形修剪方法。
1? ?自由紡錘形
1.1? ?樹體結構? ?樹高3 m左右,主干高度50~ 60 cm,中心干順直,其上著生主枝,主枝粗度不超過主干的1/3,相鄰主枝間距10~15 cm,開張角度70°~90°,主枝長度1~1.5 m,根據(jù)著生部位由上至下逐漸加長,全樹呈上小下大的松塔狀(如圖1所示)。
1.2? ?整形修剪要點? ?成品苗定植后,根據(jù)苗木質(zhì)量在地面以上70~90 cm處定干,剪口涂抹愈合劑。隨后抹芽,保留剪口下第1個芽,抹除其下10 cm范圍內(nèi)所有的芽,再選留1個芽,即每隔10 cm左右留1個芽。如此反復,選留的芽呈螺旋狀分布,直至距地面50 cm處,距地面50 cm以下不抹芽。
通常情況下,定干后上部選留的第1~4芽容易抽生新梢,下部成枝力弱的芽可通過刻芽、涂抹發(fā)枝素等方法促進發(fā)枝,促使當年春季萌發(fā)新梢4~7個。待到夏季,當中心干上的新梢長度達到15 cm左右時,用牙簽撐枝開角,新梢開張角度保持在80°左右。隨著新梢不斷生長,梢部會出現(xiàn)上翹趨勢,此時可在枝梢頂端綁縛石塊或沙袋墜枝,拉開梢角。針對與中心干競爭的枝條,在其基部留3~5個芽重度摘心,下部3個新梢生長至60 cm左右時進行中度摘心;上部新梢生長到20 cm左右時輕度摘心。
第2年春季修剪時,中心干在有分枝處向上留60~80 cm短截,然后每隔20~50 cm留1個芽,呈螺旋狀分布。抹去多余的芽,各延長枝中短截。將競爭枝、背上直立枝疏除。中心干上發(fā)出的新梢處理方法同第1年夏季修剪。
第3、第4年繼續(xù)選留主枝,樹體基本? ? ?成形。
2? ?小冠疏層形
2.1? ?樹體結構? ?干高70~80 cm,全樹分2~3層,配備主枝5~8個。第1層選留3個主枝,主枝長度控制在1.5 m左右,主枝與中央領導干夾角以60°~80°為宜,每一個主枝上培養(yǎng)1~2個側枝和若干小型結果枝組,相鄰兩側枝間距不少于30 cm,交替分布在主枝兩側。第2層配備主枝2~3個,主枝與中央領導干夾角70°~90°,主枝長度80~100 cm。第3層配備主枝1~2個,主枝與中央領導干夾角80°~120°,主枝長度50~80 cm。全樹枝條上短下長,開張角度上大下小,樹體呈錐形(如圖2所示)。層間距0.8~1.2 m,層內(nèi)各主枝間距20~30 cm,第2層和第3層主枝上可不配側枝,在主枝上直接培養(yǎng)結果枝組。層間中心干上也可以培養(yǎng)中、小型結果枝組,增加結果面積。
2.2? ?整形修剪要點? ?成品苗定植后,在地面向上90~100 cm處短截定干,其下20 cm為整形帶。定干后保留剪口下第1個芽,抹去其下3~4個芽后再選留1個芽。如此反復,使選留的芽呈螺旋狀分布,干高70 cm以下的芽無需抹除。
待新梢長出后,從最上端選留1個直立、旺盛生長的新梢作為中心干,中心干上選擇3~4個分布均衡的健壯新梢作為主枝。當各主枝生長到20 cm左右時,用小竹簽撐枝,開角至60°左右。當中心干長到90 cm、主枝長到60 cm左右時摘心,去除先端20 cm左右的嫩梢。如果當年夏秋季中心干長度未達到90 cm,可以等到冬季再短截,或等到第2年夏季生長到要求高度后再摘心,培養(yǎng)第2層主枝。
第1年冬季修剪時,在第1層各主枝的分枝中選1個最長的枝作為延長枝(不要選背上枝),并各選1個生長勢較強的側生分枝作為側枝培養(yǎng),3個主枝上的第1個側枝生長方向要一致。如無合適的枝條,可等到來年再選。
將主枝延長枝保留30 cm短截,不夠長度的不剪;各側枝留1/2短截。當中心干長度達到留第2層主枝需要的高度時,在合適的部位選留2~3個呈螺旋狀分布、生長勢均衡的側生分枝作為第2層主枝。第2層主枝以上的中心干留2/3短截。如果中心干達不到第2層所需高度,在有飽滿芽處短截,并疏去背上枝、競爭枝。第1層主枝的第1側枝和中心干上第2層主枝留量不夠時,可在夏季的新梢中選留,或在摘心后發(fā)出的副梢中選留。第2年、第3年的夏季摘心、開角方法與第1年相同。
第2年冬季修剪時,在各主枝第1側枝上部30 cm處相對方向選擇1個側生分枝作為第2側枝,在第2層主枝上選留第1側枝并疏除直立背上枝、競爭枝,這樣就完成了具有兩層主枝的小冠疏層形。如果想培育第3層主枝,可在第3年用同樣的方法處理。
第2層(或第3層)主枝選留后就可以開心控高。中心干上的層間留枝可培養(yǎng)結果枝組,但枝條長度要適宜,不能遮光,以免影響下層主枝生長。
3? ?自然開心形
3.1? ?樹體結構? ?沒有中心干,主干高度40~? ?50 cm,成形后樹高1.5~3.5 m。主干上培養(yǎng)的3~4個方位、角度適宜的主枝向四周伸展,形成樹冠(如圖3所示)。各主枝開張角度以40°~50°為宜。在每個主枝上選留2~6個向正側方或斜下方生長的側枝,根據(jù)空間穿插分布,開張角度60°~70°,其上著生各類結果枝組。
開心形適宜于1~3 m×3~5 m的株行距。在溫室栽培中,其邊部棚體較矮,可采用低定干的自然開心形,加大主枝開張角度。干性弱的品種可采用開心形。
3.2? ?整形修剪要點? ?定植后第1年,在苗干距地面60 cm處定干。待春季長出新梢后,選留3~4個位置合理、生長健壯的新梢作為主枝培養(yǎng),拉枝開角至50°~60°。其他不作為主枝培養(yǎng)的分枝長到20 cm左右時,用木棍或竹簽開角至70°~80°,并輕度摘心。
待各主枝長度達到60 cm左右時,只保留40 cm,將前端20 cm左右摘心,促發(fā)二次副梢。如果樹體生長空間較小,可以將各分枝直接培養(yǎng)成結果枝組;如果空間充足,可將側生、斜側生枝培養(yǎng)成側枝。
第1年冬季修剪時,在各主枝先端選生長健壯的中庸外向枝作為主枝延長枝,疏除背上直立枝、競爭枝。在主枝上,每隔15~20 cm繼續(xù)選側斜枝、背下枝培養(yǎng)側枝,小枝、弱枝緩放不剪。
第2年、第3年若空間允許,主枝上發(fā)的枝繼續(xù)摘心,選留側枝,側枝上發(fā)的新梢每生長20~30 cm摘心處理一下,培養(yǎng)結果枝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