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嘉祿
前不久在古北一家粵菜館品鑒冬季菜,吃過雞湯汆南澳島大響螺、云南黑松露堂燒5A和牛、金不換剔骨波士頓龍蝦等,只覺風輕云淡。最讓我心動的是他家的窖藏芥菜?;蛟S有人會說:芥菜不就是窮酸人家吃怕了的咸菜嗎,激動什么?對,在潮汕,腌過的芥菜也叫窖菜,當然是咸菜家族一員,而且有特殊的品格。
帥哥總廚從廣東來,是腌咸菜的高手。小時候在家每年要腌一大缸,可以供一家人吃好幾個月。入行后,他把家傳手藝運用到極致,給芥菜無限變身的可能性。過水、撒鹽、下醋、入缸,自然發(fā)酵三天后,顏色轉成暗黃色,酸爽的口感就呈現(xiàn)出來了。初冬季節(jié),凌晨時分,經(jīng)過一夜的霧氣籠罩,芥菜葉子水淋淋的,顯示出無限生機。廣東的芥菜大概不會遭受寒凍,所以內(nèi)含水分足,莖葉纖維少,口感鮮嫩爽脆,炒菜、燙湯都是極好的。腌制過程也是一種品質(zhì)的提升,而窖藏又是一番耐得住寂寞的面壁修煉。
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田大廚將窖菜與深海婆參做了一道菜,盤中墊底的窖菜在切碎之后經(jīng)過花生油的煸炒,讓平庸的豬婆參獲得了豐富的味道。在我的強烈要求下,他又炒了一盆窖菜炒藏豬肉絲。秒光,再來一盆柴魚豆芽韭菜熘腰花,看上去沒有窖菜的介入,但我吃出了酸爽解膩的芥菜汁,端的是點化之道。
中國烹飪的高妙就在于:用平凡無奇的食材,提升高端菜肴的品質(zhì)和風味。響螺片汆得卜卜脆,芥菜也腌得到位,這才是一個合格的廣東師傅。
增城遲菜心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chǎn)品,俗稱高腳菜心,是廣東增城區(qū)小樓鎮(zhèn)的特色蔬菜品種,素有蔬菜之王、菜心之冠的美譽。“冬至到,菜心甜。”南粵地區(qū)的菜心、小白菜是冬季當令葉菜,而最為當?shù)鼐用裣矏鄣谋闶窃龀沁t菜心。小鎮(zhèn)的地質(zhì)特別適宜于菜心的生長,單株能長到一米高,中心頂著一束小黃花。增城遲菜心在立冬前栽種,經(jīng)三四個月后才能收割,因上市時間比一般菜心要遲,故有“遲菜心”的名稱。
田大廚用豬油渣加花生油來旺火快炒,碧綠生青,莖松葉嫩,嚼之脆甜,舌本生津,別有一種生氣盎然的香氣?;丶液笪以谀硨毶纤阉飨聠?,哇,每500克賣到60元!
增城是廣東的一塊寶地,在特定的語境里,增城與美食幾乎是同義詞。增城的掛綠荔枝、絲苗米、涼粉草、烏欖以及水晶葛粉、增城小樓冬瓜、王富來臘肉、白水寨番薯等,都是上好的果品和食材,也是廚師借題發(fā)揮的內(nèi)容。我在粵閩風味的飯店里吃過增城的欖角,用來蒸魚、燒肉、煲湯,是點石成金的法寶。
增城橄欖因為色呈烏黑而得名,非同一般的大,堪稱橄欖中的航母。小時候吃過的拷扁橄欖,用增城烏欖腌制而成,這個核被小屁孩視若珍寶,與伙伴玩“頂橄欖核子”的游戲,如入無人之境,百戰(zhàn)百勝。烏欖核還可入中藥,也可燒成烏欖炭,煮茶時能散發(fā)陣陣香氣,這又是大爺們的講究啦。
從單純的審美角度看,烏欖核還是極佳的工藝材料。在增城我欣賞過核舟《赤壁夜游》,心靈手巧的工匠將一顆小小的烏欖核雕刻成一條游船,船上有艙,艙兩邊有花窗,開關靈活,艙內(nèi)有蘇東坡與他的學生黃庭堅在共讀一本書,船頭立著一個船夫。別急,船底還刻有《赤壁賦》一篇,六百多字,得用放大鏡才能看清楚。“……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p>
能不讓人嘆為觀止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