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璇, 張曉可, 李 婷, 趙 宇, 張 濤, 潘 永,王慶紅, 章厲劼, 潘淑惠, 金曉峰, 文正常*
(1. 貴州省畜牧獸醫(yī)研究所,貴州 貴陽 550005;2. 貴州省獸藥飼料檢測所,貴州 貴陽 550003)
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AL)是由禽白血病病毒(ALV)引起的禽類多種傳染性腫瘤疾病統(tǒng)稱,自然條件下以淋巴白血病最為常見[1-4]。禽網(wǎng)狀內(nèi)皮組織增生癥(Reticulo?endotheliosis,RE)是由禽網(wǎng)狀內(nèi)皮組織增生癥病毒(REV)引起的雞、鴨等癥狀不同的綜合征,如免疫抑制、生長抑制綜合征(矮小綜合征)、慢性淋巴腫瘤等[3,5-6]。雞白?。≒ullo?rum Disease,PD)是由雞白痢沙門菌(SP)引起的傳染性疾病,通常侵害雛雞,但青年雞的感染也有所增加,其典型癥狀為白痢,通常伴隨嚴(yán)重的急性敗血癥[5,7]。AL、RE 和PD 在雞群中非常普遍,不僅能水平傳播,還能垂直傳播,其中垂直傳播的風(fēng)險最高。病毒通過遺傳學(xué)方式感染雞后垂直傳播至下一代,感染雞的數(shù)量會隨世代的更替而不斷增加,造成的損失也越來越嚴(yán)重。為了解黔東南小香雞種群AL、RE 和PD 的感染情況,對該雞群進行上述3種疫病的血清學(xué)檢測,便于有效預(yù)防、凈化疫病,更好地保護黔東南小香雞的種質(zhì)資源。
1.1.1 供試雞 試驗雞群為貴州某種雞場籠養(yǎng)的2 000 余只296 日齡黔東南小香雞種群,采樣前已按既定免疫程序?qū)﹄u群進行免疫,未采用任何AL、RE 和PD 疫苗免疫,且在雞群中未見該3種疫病的明顯發(fā)病癥狀。
1.1.2 試劑 禽白血病抗原檢測及禽網(wǎng)狀內(nèi)皮組織增殖癥病毒抗體檢測ELISA 試劑盒均購于愛德士公司;雞白痢抗體(PD-Ab)試劑盒(ELISA)購于睿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血液/細(xì)胞/組織基因組DNA 提取試劑盒、2×Taq PCR MasterMix(0.05 U/μL)DNA 分子量標(biāo)準(zhǔn)、GoldView I 型核酸染色劑等均購于天根生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1.2.1 試驗設(shè)計 從雞群中隨機抽取524只雞,每只雞進行翅靜脈無菌采血,將采集的全血37 ℃斜面靜置2 h,待血清析出后,將血清移至1.5 mL 無菌EP 管中,于?20 ℃保存待檢。
1.2.2 ALV-p27 抗原檢測 檢測使用禽白血病抗原檢測試劑盒。判定結(jié)果前先確定試驗結(jié)果是否有效,當(dāng)試驗成立時,按:
S/P=(樣品OD650?陰性對照OD650平均值)/(陽性對照OD650平均值?陰性對照OD650平均值)計算,若S/P≤0.20,判為ALV-p27 抗體陰性;若S/P>0.20,判為ALV-p27抗體陽性。
1.2.3 REV 抗體檢測 按照禽網(wǎng)狀內(nèi)皮組織增殖癥病毒抗體檢測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判定結(jié)果前先確定試驗結(jié)果是否有效,當(dāng)試驗成立時,計算S/P,計算公式同1.2.2,若S/P≤0.50,判為REV 抗體陰性;若S/P>0.50,判為REV抗體陽性。
1.2.4 雞白痢抗體檢測 按照雞白痢抗體(PD-Ab)試劑盒(ELISA)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判定結(jié)果前先確定試驗結(jié)果是否有效,當(dāng)試驗成立時,計算Cut-Off值,閾值=陰性對照OD 值+0.25,若樣本OD 值大于閾值,判為SP抗體陽性,反之,判為陰性。
1.2.5 ALV 的PCR 鑒定 參照參考文獻[8-10]合成禽白血病引物(表1),引物均由上海捷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成。抽取ALV-p27 抗原檢測陽性雞只的血液樣本,按照血液/細(xì)胞/組織基因組DNA 提取試劑盒說明書提取DNA 為模板,用ALV-A、ALV-B、ALV-J引物進行PCR鑒定。
表1 引物信息
1)ALV-A 與ALV-B 的PCR 反應(yīng)體系為25 μL:2×Mix 12.5 μL,上下游引物各1 μL,模板2 μL,滅菌去離子水8.5 μL。反應(yīng)條件:94 ℃3 min;94 ℃45 s,56 ℃45 s,72 ℃45 s,35個循環(huán);72 ℃10 min。
2)ALV-J 的PCR 反應(yīng)體系為50 μL:2×Taq PCR MasterMix 25 μL,上、下游引物各2 μL,DNA 模板2 μL,用雙蒸水補足至50 μL。反應(yīng)條件:95 ℃預(yù)變性5 min;94 ℃變性40 s,52 ℃退火1 min,72 ℃延伸1 min,35個循環(huán);72 ℃延伸10 min。
3)PCR 產(chǎn)物保存于4 ℃。產(chǎn)物檢測:在10 g/L 的瓊脂糖凝膠中加擴增產(chǎn)物6 μL,電流40~60 mA,電壓90 V,電泳25 min 左右,然后在凝膠成像儀下觀察。
對雞群524 份血清進行AL、RE 和PD 的單一感染和混合感染檢測,由表2 可知,檢測未見三重感染的情況;二重感染以AL+RE情況較為顯著,陽性率達(dá)12.98%,AL+PD情況次之,陽性率為1.34%,未見有RE+PD的二重感染情況;單一感染以AL 最為嚴(yán)重,陽性率達(dá)85.88%,RE 感染次之,陽性率為25.57%,PD感染較輕,陽性率為3.82%。
表2 雞群AL、RE和PD單一感染和混合感染的檢測結(jié)果
用ALV-A、ALV-B、ALV-J 引物對ALV-p27 抗原檢測陽性的450 份血液樣本DNA 進行PCR 鑒定,結(jié)果擴增出192 份與ALV-J 大小相近的陽性條帶(圖1),而未擴增出與ALV-A、ALV-B 相對應(yīng)的陽性條帶,經(jīng)測序比對為ALV-J 的核酸序列。結(jié)果表明,該場黔東南小香雞種群感染的是J 亞群禽白血病,ALV-J陽性率為42.67%。
圖1 部分ALV-J的PCR擴增產(chǎn)物
ALV 感染可分為內(nèi)源性和外源性兩種,前者通常會被遺傳到下一代,但不會形成感染型病毒顆粒,也無致病性;而后者會在雞的基因組中形成感染性的病毒顆粒,具有較強的致病性,并且可通過垂直或水平的方式傳播[11]。通過選用禽白血病p27 抗原ELISA試劑盒對黔東南小香雞種群開展禽白血病抗原檢測,發(fā)現(xiàn)樣品p27 抗原陽性率為85.88%。由于ALV 衣殼蛋白p27 抗原為群特異性抗原,其檢測結(jié)果只表明雞體處于病毒感染狀態(tài),但不排除內(nèi)源性ALV 存在感染干擾的可能。外源性禽ALV-A、B、J 亞群PCR 結(jié)果顯示,ALV-J 陽性率42.67%,ALV-A 和ALV-B 亞群未檢出,表明黔東南小香雞種群外源性禽白血病感染主要為ALV-J亞群。鑒于目前尚無有效的疫苗和藥物防治AL 發(fā)生,建議盡早對種群采取凈化措施,以避免AL進一步發(fā)生及流行。
AL、RE 和PD 都可通過遺傳學(xué)方式在感染雞之后垂直傳播到下一代,感染雞的數(shù)量會隨世代的更替而不斷增加,從而加劇危害。檢測結(jié)果顯示,未見RE+PD 的二重感染和三重感染情況,二重感染以AL+RE 情況較為顯著,陽性率達(dá)12.98%。有研究資料顯示,AL 和RE 都會導(dǎo)致雞體致瘤及免疫系統(tǒng)的紊亂。ALV 與REV 能共同阻礙機體產(chǎn)生抗體,影響中樞免疫器官的發(fā)育,導(dǎo)致體重的升高,促進腫瘤的形成,引起腫瘤譜的擴展,以及更嚴(yán)峻的免疫抑制等[12]。為保障雞群的健康,建議定期監(jiān)測種雞場的該3 種疫病,在必要情況下及時淘汰陽性雞只,有效防止疫病的垂直傳播,并增強雞群的抗病力,從而減少疫病的暴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