蕊希 納西
他上一次發(fā)朋友圈是中秋節(jié),照片是一張滿月,沒有文字。
我偷偷地點開看過之后,又悄無聲息地從左上角退出。每當(dāng)這種時候都會很慶幸,慶幸朋友圈沒有瀏覽記錄,放不下他這件事,不用搞得人盡皆知。
有時覺得挺沒出息的,都分手一年了,早過了那種為一段感情“今天上天,明天下地”的折騰階段,卻還是忍不住一次次點開他的朋友圈。想看看他離開我之后過得怎么樣,想從字里行間揣摩出我在他心中是不是還有幾分重量。
印象最深的是他過生日那天,我從臨近零點就開始在對話框和朋友圈之間來回切換。如果他發(fā)朋友圈了,我就順其自然點個贊,或者說一句生日快樂,不多說什么,也不會顯得突兀。
滿懷激動地等了一整天,最后發(fā)現(xiàn)他一點動靜都沒有。也是從那天開始,我決定只做無聲的訪客,不再打擾已經(jīng)走遠(yuǎn)的人。
之前跟朋友閑聊,如果朋友圈在年底開出一張2023年記錄,估計會這樣寫:這一年,你看了他的過往109次,其中一次是在深夜三點,是什么讓你深夜亮著燈呢?
朋友笑著調(diào)侃我,還能因為什么,放不下唄。
或許只有走過失戀的人,才能明白“放不下”
到“想通了”之間,要經(jīng)歷多少次沒有結(jié)果的關(guān)注。會關(guān)注他換了新頭像,會進(jìn)視頻號看他剛才點贊了什么,也會在刷朋友圈時,盯著他給別人的留言發(fā)呆。
愛情,永遠(yuǎn)是后離場的人買單。從分開的那一刻起,他就像個移動的光點,總能從各個角落和瞬間跳入我眼前。我經(jīng)常在半夜面對自己的時候發(fā)現(xiàn),比我忘不了他更讓我難過的,其實是我希望他不要忘了我。
我不知道這世上有多少人像我一樣,藏在朋友圈的瀏覽記錄里,小心翼翼地消化著自己的愛而不得,可我知道他們一定會懂我想說的那種心酸。
失戀就像生一場大病,最后肯定會好,前提是只能你一個人熬。
有些人每天糾結(jié)刪不刪,有些人換掉了所有相關(guān)的歌單,還有像我這樣,自欺欺人地相信下個月會比這個月少關(guān)注他一點,明年又會比今年多看淡一些。
也許朋友圈沒有瀏覽記錄就是在提醒我們,有些傷痛,離開的人是看不見的。我們一次次地點開、刷新,無非是舔舐傷口的過程,是把一句干脆的再見拆分成一次次的告別。
朋友說我這樣犯傻很不值得,但我覺得失戀沒有捷徑,它必須經(jīng)歷一次又一次的心灰意冷才能逐漸走出陰霾。正因為心沒有說明書,所以痊愈的期限到底是幾天、幾個月還是幾年,沒有人說得清。
坦白說,直到現(xiàn)在,我仍會偶爾在早上睜開眼的瞬間覺得自己沒有失戀,會有那么幾分鐘以為他還在,然后馬上意識到剛剛是種錯覺。但我仍舊會一邊笑著一邊爬起來。
都說故事講得好的人總知道在哪里結(jié)尾,可我的愛情從來不是有板有眼的故事,所以我并不知道失戀的痛苦要到哪里才能畫上句號。
至今為止我也在等著,等著自己不再做他訪客的那一天。
(摘自“蕊希”微信公眾號,八方留白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