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大峽谷風景很美,景區(qū)工作人員也非常熱情,這是一次美好而又難忘的旅行?!币幻麃碜躁兾鞯挠慰图拥卣f道,他對恩施大峽谷景區(qū)的“峽谷小新”志愿者稱贊不已。
今年以來,湖北省恩施市總工會結合實際,圍繞工會陣地建設“峽谷驛家”。同時,通過整合群團組織優(yōu)勢,打造共建共享陣地,讓“峽谷驛家”更好地服務職工、服務游客。
志愿服務撬動鄉(xiāng)村振興
每天清晨,恩施大峽谷的絕美風景與土家族文化,通過一條條短視頻傳遍全國。背后帶頭的是全國勞動模范——譚桂英,她不僅通過短視頻讓大峽谷成為網紅打卡地,更通過直播帶貨,讓許多當地“寶媽”的生活發(fā)生改變。
今年,湖北省恩施市總工會在大峽谷創(chuàng)建服務陣地,以“峽谷小新”勞模工作室為引領,帶動40多名峽谷“寶媽”開展直播帶貨和志愿服務。
如今,“峽谷小新”勞模工作室團隊每天拍攝,已累計發(fā)布上萬條短視頻,內容不僅有壯麗的峽谷美景,還有土家族的特色美食、民俗節(jié)慶活動。
“峽谷小新”勞模工作室不僅限于網絡流量,還直接轉化為景區(qū)的實際客流量。游客們從全國各地涌向恩施,只為目睹短視頻中的美景、感受恩施的文化魅力。通過“寶媽”們手機傳遞的故事,大峽谷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朋友。
多元服務陣地處處開花
走進恩施大峽谷司機之家,寬敞明亮的大廳、舒適的沙發(fā)椅、免費寬帶、報紙書刊、臺球、電視、應急藥品等,能讓人瞬間感受到家的溫馨。
“游客上山游玩,司機朋友在等待他們的同時,能在這里有一個更好的休息場所?!倍魇┦锌偣嚓P負責人表示。
在恩施大峽谷景區(qū),轎夫和背簍工跋涉于山巒之間,是一道獨特風景線。為方便他們勞作之余取水,恩施市總工會在景區(qū)設置17個“轎業(yè)背簍愛心補水點”,這些補水點依托商戶而建,有遮陽棚,提供熱水、涼水,以及簡單的茶飲,補水點成為轎夫、背簍工艱辛旅程中的“溫暖港灣”。
“這個太方便了!尤其是夏天,能及時喝水,免得中暑?!苯衲?2歲的背簍工徐孝春是補水點的??汀D壳?,大峽谷七星寨小背簍公司有60名背簍工,她們多為當地女性村民,也有“夫妻檔”,時間很自由。農忙后,在大峽谷背著背簍,為游客服務。有了補水點,方便他們隨時隨地取水,小小補水點位,為他們帶來了極大便利。
聯動發(fā)展" 構建文旅服務網絡
“為游客提供服務,讓他們的旅程更順利,我感到特別有成就感。”今年國慶假期,青年志愿者小陳在景區(qū)提供志愿服務,幫助游客解答疑問、指引路線。
恩施市總工會進一步擴大“工會+旅游”服務模式的覆蓋范圍,構建起了全市文旅服務網絡。通過與團委、婦聯、紅十字會等組織的聯動,工會在全市范圍內推出了“青年志愿者服務隊”和“青少年社會實踐基地”等項目,進一步提升社會參與度。
今年,恩施大峽谷旅游開發(fā)有限公司工會組織了12次技能競賽,以提升職工的專業(yè)技能,輻射職工500余人次。恩施大峽谷共組織了6場文旅活動,吸引了5萬多游客參與,通過這些活動,景區(qū)的整體服務質量得到顯著提升。
通過“工會+旅游”模式,恩施市總工會不僅成功賦能大峽谷景區(qū),也為全市文旅產業(yè)帶來了新的動能。依托“峽谷驛家”品牌,工會整合全市療休養(yǎng)基地、工會驛站資源,織起覆蓋廣泛的職工服務網。在鹿院坪、梭布埡石林、女兒城等多個景區(qū),工會驛站也已成為職工和游客的重要依托,為他們提供全方位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