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福元
南方樹種在北方的引進、栽培,使北方綠化樹種不斷豐富多樣,隨著可選苗木區(qū)域的擴大,極大的改善了北方城鄉(xiāng)綠化效果,使北方冬季色彩不再單一。但是由于北方冬季時間漫長、干燥、晝夜溫差較大,北方倒春寒較普遍,特別是一些年份極端惡劣天氣的增多,對樹木的危害加劇,尤其是一些常綠樹種、新引進的樹種和一些抗寒力弱和樹勢弱的樹種苗木。防止樹木在冬季發(fā)生大面積和毀滅性的凍害,須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使樹木借助人為干預能夠更好安全越冬,避免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1 適時澆凍水管護
每年上凍前,應適時給樹木澆1次透水,以保證樹木冬季對水分的需求。樹木吸足水分后,能夠有效地減緩冬季樹體內水分的蒸騰,進而使樹木不會因失水而發(fā)生干枯,保持樹體內擁有足夠的水分對冬季樹木防凍也非常有效。適時澆凍水還可使樹木立地環(huán)境有一定的改善,隨著土壤濕度的提高,可極大減少樹木抽條、抽干或因冬季缺水造成樹勢弱化。
2 加強防凍保溫措施
2.1 埋土防寒 在當?shù)赝寥婪鈨銮埃瑢π略灾驳臉淠竞涂购芰^差的南方非本地固有樹種及幼樹,可將樹木整株向一側挖溝順勢按倒,用土埋填,覆土厚度根據(jù)當?shù)貧夂蚨ǎ话愕貐^(qū)在15~25 cm。埋土要堅實,防止跑風漏氣。覆土后要經常檢查,發(fā)現(xiàn)露苗要及時補土覆蓋。易霉爛的樹種不宜采用此方法。來年春天氣溫穩(wěn)定回升后,根據(jù)當?shù)貧鉁仡A報情況,及時分幾次撤土,可有效防止樹木春季抽干、抽條現(xiàn)象的發(fā)生。撤土,過遲會造成苗木腐爛,因此要經常查看土層溫度情況。撤土后要及時灌溉作業(yè),加強春季苗木管理。
2.2 冬剪 對樹木進行冬季修剪、清除病蟲枝、弱枝、老枝、過密枝、重疊枝等影響樹木生長的不利因素。
2.3 防寒措施 全園清除雜草,中翻土地,有條件的可以將麥秸、稻秸、花生皮等粉碎后進行地面覆蓋;特別寒冷的地區(qū)也可用麥秸、稻秸、草繩、棉布、結合外裹塑料布防寒;用地膜將樹盤覆蓋住,可起到保溫御寒的作用;在樹木根莖基部起直徑80~100 cm,高40~50 cm的土堆,防止低溫凍傷根莖和樹根,減少土壤水分蒸發(fā);小苗木可用草氈子、塑料布搭建溫棚,用以防寒過冬。
新栽植的樹木栽植深度要合理,一般與原土痕平齊或稍淺不宜過深,根系或枝條修剪后都要及時涂抹傷口愈合劑/膏。帶凍土栽植的苗木,為避免凍土回填時空隙過大使土球受風,移植后需要澆透水或用地膜覆蓋加以保護。
3 冬季病蟲害防治
樹干涂白是防治冬季病蟲害的有效預防措施,用生石灰+石硫合劑(生石灰5 kg、食鹽0.25 kg、石硫合劑晶體500 g,部分病蟲害高發(fā)地區(qū)可加大配比濃度)對大樹樹干或小樹全株涂白,涂白一定要均勻適量。冬季樹干涂白可以起到抗凍、殺蟲、防病、阻斷害蟲沿著樹干的移動等作用。全園清除雜草和樹葉,深埋或燒毀,同時深翻土壤同施農家肥料(腐熟的雞、豬、牛、羊糞)相結合,增加樹木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