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連紅 張建梅 路兆軍 孫超 陳麗英 王淑惠 曹國玉
中圖分類號:S665.2文獻標識碼:BDOI編碼:10.19440/j.cnki.1006-9402.2023.04.030
柿素有“木本糧油”和“鐵桿莊稼”的美譽,具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和保健功能[1],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表明,柿果對提高人體免疫力、促進消化、增強血管通透都有明顯效果,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列為“十大最佳水果”之一[2]。日本甜柿抗旱、結果早、產(chǎn)量高、效益高,是集生態(tài)效益、經(jīng)濟效益于一體的優(yōu)良樹種[3]。甜柿采收后即可食用,同時可加工為柿干、果脯、果醬、柿酒等產(chǎn)品,較澀柿的經(jīng)濟價值更高,可出口新加坡、日本、韓國、臺灣等地,并深受東南亞等國家消費者的喜愛,具有較強的市場需求和廣闊的發(fā)展空間。
自2012年以來,煙臺海陽推廣“龍頭企業(yè)+合作社+基地+農(nóng)戶”模式,注冊“硅秋牌”甜柿商標,推動“煙臺甜柿”走出去。目前,海陽甜柿暢銷新加坡、臺灣、海南、上海等地,年收入1 000萬元以上,甜柿也成為海陽丘陵山地鄉(xiāng)村振興的支柱產(chǎn)業(yè),為煙臺丘陵薄地經(jīng)濟發(fā)展及生態(tài)環(huán)境改善提供保障。
1 合理選擇品種,高標準建園
1.1 品種選擇 選擇市場前景好、果型大、外觀美、果肉松脆,無種子或者種子少、品質(zhì)優(yōu)的完全甜柿。煙臺山地以中晚熟品種次郎、陽豐、興津20、富有為主栽品種。適量種植早熟的松本早生、西村早生。日本甜柿多數(shù)品種僅有雌花,能單性結實,配栽授粉品種,更有利于豐產(chǎn),授粉樹以禪寺丸為好,配置比例為8∶1。
1.2 高標準建園 高標準建園一般采用挖穴定植的方式。建園時,選擇土層較厚,pH值5.5~7.5、坡度15°一下緩坡的陽面。按等高線深翻平整,將山地整修成梯田狀,修筑好排灌水系統(tǒng)。在梯田的中部靠外側(cè)按株行距為(2~3)m×4m,定點挖定植穴。長、寬、深分別為100 cm×100 cm×80 cm。挖穴時將生土與表土分別堆放,回填時,667 m2施腐熟圈肥4 000~5 000 kg,過磷酸鈣15 kg、氯化鉀0.3 kg,將肥料與表土混合,填入穴的中下部,最后將穴填平,灌水沉實后栽植。
1.3 苗木選擇及定植 選2年生、高1.0 m、地徑為1.0 cm以上的嫁接苗。在10月下旬至封凍前和翌年3月中旬定植。定植密度為67~111株/667 m2,定干高為60~70 cm,栽植時澆足定根水,用雜草覆蓋樹盤。
2 柿園土肥水管理
2.1 科學施肥 追施基肥,幼樹采用穴狀、環(huán)狀溝交替施入;結果期大樹用輻射溝或全園撒施后翻入。施化肥在樹冠下開溝施入,要與基肥施入的位置錯開。
2.1.1 幼年果園施肥 幼樹階段及時做好松土鋤草,施肥以N肥為主,配施P、K肥,采用勤施、少施的方法。1年生定植園,春梢發(fā)芽后,每株追施1次0.3%尿素10 g、人畜糞水5 kg。以后每月下旬追施1次,并適當增加用肥量,配施0.5%磷酸二氫鉀肥,7月下旬停肥促花,10月下旬追施基肥。第2年在3月、5月、8月各施肥1次,均以速效N、P肥為主,10月下旬以追施基肥為主。
2.1.2 成年果園施肥 甜柿產(chǎn)量較高,需肥量相對較大。定植3年以后,按照每生產(chǎn)100 kg果實施入純氮肥0.8 kg、純磷肥0.9 kg,每年施肥3次。
第1次于3-4月發(fā)芽前,每667 m2施尿素15 kg、有機肥1 500 kg,可提高花的質(zhì)量,促進春梢生長,為豐產(chǎn)打好基礎;第2次于6-7月,施夏肥,施肥量占全年施肥量的55%~60%,要重施氮肥和鉀肥,每667 m2施尿素30~40 kg、硫酸鉀30 kg、過磷酸鈣20 kg、有機肥4 000~5 000 kg,促使花芽分化、果實膨大;第3次于10月下旬施基肥,以有機肥和磷肥為主,占全年施肥量的25%左右,每667 m2施有機肥4 000~5 000 kg、過磷酸鈣50 kg,為來年豐產(chǎn)提供充足的養(yǎng)分。
2.1.3 葉面施肥 花期、果實膨大期及采果后,噴農(nóng)藥加葉面肥1~2次,一般用0.2%尿素、0.1%~0.2%磷酸二氫鉀、0.1%鋅、0.1%鐵等微量元素。
2.2 土壤管理 苗定植后,每年結合秋季施基肥,對柿園進行深翻擴穴,擴穴深20~25 cm,3~5年全園深翻。采果后,10月下旬結合深翻多施有機肥,增施P、K肥,每667 m2施腐熟的圈肥、廄肥、綠肥、雞糞等有機肥4 000~5 000 kg。
2.3 水分管理 對柿園深翻,施有機肥,覆草、除草、灌溉等。灌溉在萌芽期、果實膨大期、采果后,一般每年3次,確保柿園土壤含水量在30%~40%。
3 花果期管理
3.1 授粉 采用人工授粉提高‘次郎、‘富有等品種的坐果率。煙臺丘陵山地,采粉最佳時期在花瓣呈黃白色、開花前的蓓蕾期?;ú上潞髮⑵淞栏?,篩出花粉,盛于棕色玻璃瓶內(nèi),貯存在冰箱冷凍室中備用。為節(jié)約花粉,可用淀粉或板栗花粉等作為增量劑,將花粉稀釋30~50倍,在花期用毛筆點授粉1~2次。
3.2 疏花、疏果 花量過大時,在花前10 d將結果枝上、中部2~3蕾留下,其余疏除,主要疏去弱花、過密花,晚開花。也可將過密枝上的幼果全部疏除作為預備枝,生理落果后,疏除過多的小果、畸形果、病蟲果及朝上生長的果按葉果比20∶1留果,預防甜柿結果的大小年現(xiàn)象發(fā)生,確保柿園持續(xù)豐產(chǎn)穩(wěn)產(chǎn)。
3.3 防止生理落果 對生長健壯的柿樹盛花期,在主干距地面30 cm處進行環(huán)割,環(huán)剝深度達木質(zhì)部;盛花期噴30 ppm赤霉素或0.3%硼酸,以減少生理落果。
4 合理整形修剪
4.1 整形 山嶺坡地培養(yǎng)小冠疏散分層形或自然開心形樹形,也便于人工采收、林下作業(yè)。
4.1.1 疏散分層形 定干高70 cm, 樹體5~7個主枝,分三層錯落著生在中心干周圍,第一層3個,第二、三層各2個。主枝層間距60 cm,每主枝配備2~3個側(cè)枝,成形后,在第三層主枝以上有分枝處落頭開心,樹冠呈圓錐形,樹高控制在3~4 m以內(nèi)。
4.1.2 自然開心形 定干高60 cm,無明顯的中心干,均勻分布3~4個主枝,無層次,樹高3 m以內(nèi)。適用于密植栽培和矮生型品種。
4.2 修剪
4.2.1 生長期修剪 4-8月,對樹體進行短截,回縮短截多年生枝,合理控制回縮量,對被選留的主枝,剪留40~45 cm,側(cè)枝剪留30~35 cm;盛果期要保持健壯樹勢,疏剪無用的直立枝、背生枝和冗長、細弱結果枝組,保留20~40 cm側(cè)生發(fā)育枝,及時落頭開心,增加樹冠透光性,提高果品質(zhì)量;及時摘除柿樹新梢部位的幼嫩部分,避免新梢頂端過多消耗樹體營養(yǎng);也可把柿樹韌皮部位進行1/3割除,選留合適的主側(cè)枝、結果枝,調(diào)整枝梢等,確保樹體養(yǎng)分充足,促進樹體早成花、早成形、豐產(chǎn)、穩(wěn)產(chǎn)。
4.2.2 休眠期修剪 柿樹完全落葉后至翌年萌芽前,對老弱小枝、病枯枝全部疏除,保留粗壯、且在樹冠內(nèi)分布均勻的結果母枝,確保樹體通風、透光。
對幼齡樹修剪,以培育骨干枝為主,保留3~4個主枝,將同向生長的旺枝及弱枝全部疏除;盛果期樹的修剪,應調(diào)整骨干枝的角度,平衡柿子樹內(nèi)外枝條的生長勢,疏除過多的大枝,為內(nèi)膛生長創(chuàng)造條件。同時,對生長過高的枝干回縮,避免結果位置上移,促進柿樹萌發(fā)新枝,提高結果率,延長結果年限;衰老柿樹的修剪,采取多次修剪枝干更新方法,除弱留強,回縮至有較壯的分枝處,保持樹體旺盛的結果能力。
5 病蟲害綠色防控
5.1 園地管理 深翻擴穴,加強肥水,改善柿園的立地條件,保證園內(nèi)通風透光。冬春剪除病梢,染病樹枝清除出園,對樹干病處及時刮除。
5.2 病害防治 炭疽病危害果實及新稍,以預防為主。每年柿樹發(fā)芽前噴布3~5波美度石硫合劑,發(fā)芽后噴布0.3~0.5波美度石硫合劑。5-7月噴70%代森錳鋅500~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多菌靈、咪鮮胺等3~5次防治角斑病、圓斑病等。
5.3 柿蒂蟲防治 煙臺越冬成蟲羽化初期一般在5月上旬,可在清除樹下雜草后,在樹冠下地面每株樹撒施4%敵馬粉劑0.2~0.7 kg,10 d后再施1次,毒殺越冬幼蟲。6月噴施20%殺滅菊酯乳油2 000~3 000倍液,40%樂果乳油800~1 000倍液,每10~15 d噴施1次,毒殺幼蟲。
5.4 介殼蟲類防治 介殼蟲在幼蟲發(fā)生期可噴40%樂果乳油800~1 000倍液,也可在柿樹開花前噴25%噻嗪酮可濕性粉劑1 000~1 500倍液防治。
6 果實采收
根據(jù)天氣及柿子成熟度適時采收,采收宜選晴天,雨后初晴不可立即采收。采摘時以不折斷2~3年枝為原則,采收剪果梗選擇果梗近蒂部剪下,因果梗硬,采摘后進行修剪,避免包裝貯運中柿子相互刺傷,影響柿子質(zhì)量及貯藏。
參考文獻
[1] 丁聲俊,馬 榕.木本糧油產(chǎn)業(yè):一項重大新型特色產(chǎn)業(yè)[J].河南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1(2):1-12.
[2] 秦志華,陶吉寒,艾呈祥,等.山東柿品種資源概況[J].山東農(nóng)業(yè)科學,2013,45(1):49-50.
[3] 杜洋文,鄧先珍,程軍勇,等.日本甜柿不同品種綜合評價體系構建與應用[J].西南大學學報,2016,38(9):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