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團江西省委
團員和青年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團江西省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著力從“學、強、行”上下功夫,持續(xù)強化思想引領,引導團員和青年深學細悟,篤信篤行。
突出抓好理論學習,引導團員和青年堅定理想信念,忠誠捍衛(wèi)“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
全面跟進學。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作為團員和青年主題教育的重點學習內容,做到先學一步、學深一層。團省委第一時間召開書記辦公會、理論中心組學習會,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各部門各單位以黨支部為基本單元,實現學習交流全覆蓋;青聯、學聯、少工委以及各團屬社會組織同步跟進學,通過“青年大學習”“青年講師團”“青新聞”等載體,以及“三會兩制一課”、主題隊課等方式,迅速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熱潮。中國石化九江分公司召開專題會議,深刻領會“這是一個好企業(yè)”重要指示的深刻內涵和殷切期望,牢記“大力推進數智化改造、綠色化轉型,打造世界領先的綠色智能煉化企業(yè)”的殷殷囑托,激發(fā)奮力朝著“下游精細化發(fā)展”邁進的強大動能。景德鎮(zhèn)藝術職業(yè)大學團委成立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宣講團,集中研討備課,打造學習宣講精品課件進行巡回宣講。
創(chuàng)新方式學。采取“集中+自學”“系統(tǒng)+分類”“線上+線下”等學習形式,推動團員和青年主題教育走深、走實、走心。省水務集團打造“青享堂”青年理論學習品牌,采取集中研討、“圓桌”交流、紅色走讀、主題分享等形式,推動理論學習與業(yè)務學習互融互通。廣信中學團委開展主題團課翻轉課堂,轉變傳統(tǒng)教與學的關系,變“受眾”為“授眾”,激發(fā)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建好陣地學。充分依托“青年之家”、“童心港灣”、紅色教育基地等陣地,開展微團課、微宣講、志愿服務等,切實抓好基層青年的學習。峽江縣依托紅三軍團東渡贛江會議會址、梅園黨支部舊址等“家門口”的紅色“教材”,組織團員和青年參觀學習。
示范引領學。充分發(fā)揮各級團代表、團干部、青聯委員等骨干作用,廣泛開展基層宣講,示范帶動各領域團員和青年跟進學。廣昌縣各級團干部帶頭深入企業(yè)、農村、機關、社區(qū)、學校等一線,推動各領域全面深入學。永新縣深入落實團縣委機關干部對口聯系1 個團支部,各鄉(xiāng)鎮(zhèn)、學校團委書記固定聯系指導1 個所屬團支部制度,幫助指導開展學習。
強化統(tǒng)籌協調,狠抓部署落實,層層傳導壓力,全面壓實責任。
圖| 11 月8 日舉辦的2023 年客家青年發(fā)展大會上,社會各界青年代表針對“新時代·新經濟·新動能”“鄉(xiāng)土客家·青年故事”“青春客家·薪火相傳”三個主題,圍繞科技創(chuàng)新及經濟領域、鄉(xiāng)村振興及文教衛(wèi)體領域、青年發(fā)展領域進行對話交流
爭取黨委支持。把堅持黨的領導貫穿團員和青年主題教育全過程,主動向省委請示匯報,6位省領導先后20 余次對全省團員和青年主題教育作出指示批示或提出明確要求,為全省團員和青年主題教育提供堅實領導和強力支撐。加強與省委主題教育辦的聯系溝通,省委主題教育辦大力督促各地黨委部署推進,省委主題教育各巡回指導組深入全省11 個設區(qū)市調研指導和了解情況,形成上下聯動、協調推動的工作局面。遂川縣緊扣“黨建帶團建”,建立基層黨委(黨組)直接聯系團委、黨委(黨組)成員定點聯系基層團支部、基層團支部成員分片聯系團員和青年的“三聯”工作制度。
分層分類推進。結合青年特點和青年實際,采取靈活便捷、易于參加、樂于接受的方式,精準指導開展學習。鷹潭市針對非公團員和青年,依托物聯網、快遞、金融、律師4 個行業(yè)團工委,組織600 余名團員和青年開展讀書會、青聯思享匯等學習活動;針對學生團員和青年,依托“三會兩制一課”等制度開展組織化學習,帶動青年參與到團支部學習活動中。
壓緊壓實責任。成立團員和青年主題教育領導小組,組建21 個工作組,制定任務清單、掛圖作戰(zhàn)、定期調度等機制,做到任務明確、責任到人,確保高效推進。各地各部門參照省級做法出臺系列舉措,壓實工作責任,層層推動落實,景德鎮(zhèn)市建立“千名團干聯系千個團支部”和“五個一”制度,即每名班子成員聯系一所高校、一所中小學、一家企業(yè)、一個社會組織和一個基層團支部,推動各領域團員和青年開展學習,全面壓實主體責任。
堅持學以致用、學用結合,不斷找準服務黨政中心大局的結合點和著力點,引導團員和青年在項目建設、科技攻關、專項治理等實踐中爭當排頭兵、生力軍、突擊隊。
擦亮“志愿服務”特色品牌。深化社區(qū)青春行動、“河小青”生態(tài)環(huán)保志愿服務等特色品牌活動,推動全省106 所高校與114 個示范社區(qū)結對共建,3200 余支“河小青”志愿者隊伍參與2.73 萬場凈灘行動,助力社會治理創(chuàng)新和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
聚焦青年民生實事。堅持把青年思想引領寓于服務之中,青年“服務需求”大調研,收集建立需求任務清單,千方百計為青年辦實事解難題。不斷爭取地方黨政的重視和支持,解決了“西部計劃”地方項目、團屬社會組織改革等一批長期未解決的難點問題,如成功推動“西部計劃”地方項目列入全省民生實事清單,財政給予資金保障。持續(xù)深化關愛留守兒童項目童心港灣建設,“希望工程”社會化籌資 3600 余萬元,支持全省1857 個童心港灣的建設和運營;迭代升級 12355青少年服務臺,構建“省級、市級服務臺—縣級站點—基層服務崗”四級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體系;關心關注青年婚戀交友需求,組織專家團隊前往全省各地開展調研,形成《江西青年婚姻戀愛家庭狀況藍皮書》,為省委省政府決策提供參考。
立足崗位建功。大力實施青春崗位建功行動,動員廣大團員和青年積極投身全省重大項目攻關、基層社會治理等急難險重任務,助力全省高質量發(fā)展。深入開展大灣區(qū)江西籍青年企業(yè)家伙伴計劃、“創(chuàng)在江西”、“揭榜掛帥”等品牌項目活動,招引產業(yè)項目30 余個,簽約金額達到130.3 億元。啟動江西高校大學生向社區(qū)(村)報到暨大學生社區(qū)實踐計劃,全省100 余所高?;鶎訄F支部與1 萬多個基層組織結對,吸引10 余萬大學生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