昝影 天津市中醫(yī)藥研究院附屬醫(yī)院皮膚三科 (天津 300120)
內容提要:目的:研究并探討窄譜中波紫外線照射儀對于玫瑰糠疹開展治療所取得的效果。方法:從2021年1月~2023年1月選取了在醫(yī)院就診的90例玫瑰糠疹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成了兩組各45例。對照組中選擇復方氟米松軟膏外用治療,研究組在其基礎上應用窄譜中波紫外線照射儀治療。對于兩組總有效率、癥狀評分、血清炎性因子指標、睡眠狀況指標、生活質量評分進行對比。結果:總有效率在對照組與研究組中對比,研究組更高(P<0.05)。在治療后,對比于對照組,研究組中各項癥狀評分、血清炎性因子指標的水平、睡眠質量評分均更低,研究組在生活質量各個方面的分數(shù)均更高,均P<0.05。結論:對于玫瑰糠疹患者,應用窄譜中波紫外線照射儀進行治療可增強患者的病情控制效果,更加有效地減輕其癥狀和炎癥反應,有利于提升其睡眠和生活質量。
玫瑰糠疹是一種在皮膚科常見的急性炎性皮膚病,在發(fā)病后,患者伴隨有皮膚瘙癢、皮損及色素沉著等癥狀,患者的病情反復發(fā)作,病情遷延不愈,給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嚴重危害,致使其生活質量水平明顯下降[1,2]。近年來,物理治療在玫瑰糠疹治療中取得了良好的進展,窄譜中波紫外線照射儀屬于物理療法,有研究指出,窄譜中波紫外線照射儀對于玫瑰糠疹治療的效果良好[3],本次研究從2021年1月~2023年1月選取了在醫(yī)院就診的玫瑰糠疹患者90例,隨機分為兩組后分別應用復方氟米松軟膏、復方氟米松軟膏+窄譜中波紫外線照射儀治療,對比兩種治療方案分別落實于兩組患者中的效果。
從2021年1月~2023年1月選取了在醫(yī)院就診的90例玫瑰糠疹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成了兩組各45例。在對照組中,患者年齡20~58歲,平均(37.45±5.32)歲,性別分布在男性19例、女性26例;在研究組中,患者年齡18~59歲,平均(37.19±5.46)歲,性別分布在男性20例、女性25例。在兩組之間對于一般資料中的年齡、性別這兩項數(shù)據開展對比,經由統(tǒng)計學分析得出的結果顯示P>0.05,證實組間在一般資料方面相匹配,研究可比。本研究課題項目得到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并在患者中進行了研究項目的說明,患者自愿參與至研究中。
納入標準:①經由癥狀觀察、皮膚科檢查,確診玫瑰糠疹;②成年人,年齡不低于18周歲,且不高于60周歲;③就診時意識清醒,自愿接受治療,對治療予以配合。
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肝腎功能不全;②在認知方面出現(xiàn)障礙;③合并惡性腫瘤;④合并其他皮膚科疾?。虎輰τ诒狙芯恐兴盟幬镉羞^敏反應。
對照組中選擇復方氟米松軟膏外用治療,將復方氟米松軟膏涂抹在皮損處,每天涂藥2次,連續(xù)用藥12d。
研究組在復方氟米松軟膏外用治療基礎上應用窄譜中波紫外線照射儀治療,在照射前,給予患者護目鏡以保護眼睛,對患者生殖器官采用隔離毯進行覆蓋和保護,再采用上海希格瑪高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的SS-09型號紫外線照射儀對于患者開展治療,紫外線波長設置為310nm,初始照射劑量每次為0.3J/cm2,根據紫外線照射過程中是否出現(xiàn)疼痛、水泡、新的紅斑等癥狀來判斷是否需要增加照射劑量,如無任何不適,可增加每次0.1J/cm2,如出現(xiàn)不適,需維持初始劑量,每隔1d治療1次,治療總次數(shù)控制在6次。
療效:根據患者治療后的癥狀改善情況對療效開展評價,如患者皮膚瘙癢和皮損均完全消失,無色素沉著殘留,即痊愈;皮膚瘙癢基本消失,皮損面積消退幅度至少75%,即顯效;皮膚瘙癢有所減輕,皮損面積消退幅度至少30%,即有效;皮膚瘙癢未減輕,皮損面積消退幅度不足30%,即無效。將痊愈、顯效、有效的病例占比之和作為總有效率。
癥狀評分:在患者中對于玫瑰糠疹患者發(fā)病后的各項癥狀如皮膚瘙癢、皮損、色素沉著的嚴重程度開展評估,評估時應用李克特四級評分法計分,0分表示無癥狀,1分、2分、3分分別表示輕度、中度、重度,測評得到的分數(shù)越高,癥狀越嚴重。
血清炎性因子指標:在患者空腹時對其開展靜脈采血工作,采集血液5mL,采血部位為肘前靜脈。取血液樣本對其進行離心處理,離心速度、離心時間、離心半徑分別為3000轉/min、10min、10cm,取血清作為炎性因子的檢測樣本,各炎性因子有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鈣素原(Procalcitonin,PCT)、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對應的檢測方法為免疫透射比濁法、免疫層析法、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
睡眠狀況指標:關于夜間的入睡潛伏期和實際睡眠時長在患者中開展監(jiān)測工作,利用多導睡眠圖儀器監(jiān)測患者夜間睡眠數(shù)據,同時,對于患者的睡眠質量在夜間進行評分,應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開展測評,將分值最高設置在21分,分數(shù)越高,夜間睡眠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越嚴重。
生活質量評分:生活質量測評工具選擇世界衛(wèi)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簡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WHOQOL-BREF),量表將生理、心理、環(huán)境和社會關系四個方面的測評分值最高設置為100分,當測評得出的分數(shù)越高,生活質量水平越高。
在數(shù)據的統(tǒng)計學分析中選用軟件SPSS 22.0,計數(shù)資料對比時選擇χ2檢驗,計量資料對比時選擇t檢驗,以P<0.05表示數(shù)據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治療結束時,總有效率在對照組與研究組中對比,研究組更高(P<0.05)。見表1。
表1.兩組總有效率對比 [n(%)]
在治療后,兩組患者的皮膚瘙癢、皮損、色素沉著等癥狀的評分均比治療前明顯降低,而對比于對照組,各項癥狀評分在研究組中均更低,P<0.05。見表2。
表2.兩組癥狀評分對比(±s,分)
表2.兩組癥狀評分對比(±s,分)
組別n時間皮膚瘙癢皮損色素沉著對照組45治療前2.13±0.42 2.05±0.40 2.19±0.47治療后1.58±0.43 1.52±0.48 1.61±0.45研究組45治療前2.15±0.45 2.03±0.44 2.21±0.54治療后1.17±0.39 1.06±0.31 1.16±0.40 t/P對照組治療前后6.138/0.000 5.690/0.000 5.979/0.000 t/P研究組治療前后11.040/0.000 12.089/0.000 10.481/0.000 t/P組間值(治療后)4.738/0.000 5.400/0.000 5.014/0.000
在治療后,對比于治療前的血清炎性因子指標CRP、PCT、TNF-α水平,兩組均降低,而在組間對比上述指標則發(fā)現(xiàn)研究組中數(shù)值均更低,P<0.05。見表3。
表3.兩組血清炎性因子指標對比(±s)
表3.兩組血清炎性因子指標對比(±s)
組別n時間CRP(mg/L)PCT(ng/ml) TNF-α(mg/L)對照組 45治療前9.83±1.61 1.35±0.40 16.81±3.10治療后7.02±1.27 0.69±0.23 13.49±2.46研究組 45治療前9.72±1.64 1.34±0.43 16.62±3.12治療后5.89±1.06 0.46±0.15 10.83±2.07 t/P對照組治療前后9.192/0.000 9.595/0.000 5.628/0.000 t/P研究組治療前后13.157/0.000 12.962/0.000 10.373/0.000 t/P組間值(治療后)4.582/0.000 5.619/0.000 5.550/0.000
在治療后,兩組在夜間監(jiān)測及測評的各項睡眠相關數(shù)據均比治療前得到顯著改善,而對比于對照組監(jiān)測的夜間睡眠各項指標,研究組關于入睡潛伏期、實際睡眠時長監(jiān)測得到的數(shù)據更好,該組在睡眠質量方面測評得到的分數(shù)更低,P<0.05。見表4。
表4.兩組睡眠狀況指標對比(±s)
表4.兩組睡眠狀況指標對比(±s)
睡眠質量評分(分)對照組 45治療前 64.45±12.71 4.16±1.14 15.22±2.35治療后42.63±8.75 6.79±1.02 12.36±1.58研究組 45治療前 64.02±12.58 4.21±1.15 15.07±2.42治療后33.79±7.94 7.84±0.93 10.49±1.31 t/P對照組治療前后9.486/0.000 11.533/0.000 6.775/0.000 t/P研究組治療前后13.632/0.000 16.465/0.000 11.165/0.000 t/P組間值(治療后)5.019/0.000 5.103/0.000 6.112/0.000組別n時間入睡潛伏期(min)實際睡眠時長(h)
在治療后,兩組在生活質量各個方面的分數(shù)對比于治療前均明顯增高,而各項生活質量的分數(shù)在兩組之間開展對比后顯示,研究組比對照組更高,P<0.05。見表5。
表5.兩組生活質量評分對比(±s,分)
表5.兩組生活質量評分對比(±s,分)
組別n時間生理心理環(huán)境社會關系對照組45治療前74.21±5.30 73.64±5.27 74.52±5.19 74.39±5.02治療后82.93±6.85 82.40±6.13 83.27±6.30 83.14±6.54研究組45治療前74.68±5.12 73.91±5.19 74.80±5.24 74.75±5.08治療后89.75±6.48 89.07±6.02 90.14±6.15 89.96±6.27 t/P對照組治療前后6.754/0.000 7.269/0.000 7.191/0.000 7.119/0.000 t/P研究組治療前后12.241/0.000 12.795/0.000 12.736/0.000 12.644/0.000 t/P組間值(治療后)4.852/0.000 5.208/0.000 5.235/0.000 5.050/0.000
由于玫瑰糠疹在當前的臨床上尚未對其發(fā)病機制進行明確,因此,目前對于玫瑰糠疹治療時多選擇對癥治療。復方氟米松軟膏是臨床上常用的一種外用型糖皮質激素,可通過涂抹在患者皮損處,發(fā)揮緩解瘙癢、減輕局部炎癥反應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對患者病情進行控制,避免因病情反復發(fā)作給患者日常生活帶來不良影響。然而,在實際工作中,單純采用復方氟米松軟膏外涂進行治療的效果不夠理想。
有研究指出,窄譜中波紫外線照射儀可對玫瑰糠疹起到良好的病情緩解作用[4]。窄譜中波紫外線照射儀屬于光療手段,屬于物理治療手段,主要是利用紫外線照射儀在患者皮損處進行紫外線照射,紫外線的波長為310nm,大部分紫外線可被表皮組織吸收,可有效改變皮膚細胞線粒體的膜的結構,激活皮膚細胞線粒體,在皮膚細胞線粒體內增強過氧化物酶的活性,有利于加快新陳代謝,促使皮損處的皮膚組織逐漸再生,還可對于皮膚中的膠原酶基質金屬蛋白酶-1予以減少,使得患者體內膠原沉積增多,從而對皮損處進行修復,還可刺激體內釋放出多種抗炎因子,發(fā)揮良好的抗炎作用,還可利用在紫外線能量被人體組織吸收的過程中產生的熱效應,促使血管擴張,對微循環(huán)起到改善作用[5,6]。
本次研究對于兩組玫瑰糠疹患者均應用了復方氟米松軟膏外涂,在此基礎上,研究組加用窄譜中波紫外線照射儀治療,對比結果顯示:對比于對照組,研究組中總有效率更高,且在治療后,研究組中各項癥狀評分、血清炎性因子指標水平、睡眠質量分數(shù)均更低,研究組中生活質量測評的分數(shù)更高,說明窄譜中波紫外線照射儀用于玫瑰糠疹治療中可切實達到祛斑的效果,減輕皮損和皮膚瘙癢癥狀,減少炎性因子滲出,避免其病情繼續(xù)對睡眠和生活質量造成不良影響。
綜上所述,對于玫瑰糠疹患者,應用窄譜中波紫外線照射儀進行治療可增強患者的病情控制效果,更加有效地減輕其癥狀和炎癥反應,有利于提升其睡眠和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