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紅, 高莉麗, 徐建珍, 潘全慧, 楊 寧
(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yī)院, 1. 心內科, 2. 中醫(yī)科, 江蘇 南京, 210029)
華法林是臨床常用的口服抗凝血藥,主要用于預防及治療靜脈血栓栓塞癥、心臟瓣膜病、非瓣膜性房顫、心腔內血栓形成等[1]。作為抗凝治療患者長期口服的主要藥物,華法林最主要的不良反應是出血[2-3],但多數(shù)為輕微出血,其中以牙齦出血最為常見,占16.3%~57.6%[4-5]。牙齦出血易引發(fā)口腔異味,加重患者不適感,若患者伴有牙齦炎、牙周炎等問題,則更易發(fā)生牙齦出血,且出血后難以止血,甚至需要停藥,嚴重影響患者的治療進程[6]。近年來,中醫(yī)藥在疾病預防、治療、康復中發(fā)揮著獨特優(yōu)勢,相關研究[7-8]將中草藥應用于口腔護理中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本研究觀察中藥口腔護理液在口服華法林致牙齦出血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選取2021年5月—2023年4月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yī)院心內科病區(qū)收治的接受口服華法林治療的15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1組、對照2組和實驗組,每組50例。納入標準: ① 年齡≥18周歲者; ② 2周內有牙齦出血史者; ③ 意識清楚者; ④ 可自主漱口者; ⑤ 知情同意者。排除標準: ① 合并其他出血性疾病者; ② 不能配合者; ③ 合并嚴重口腔疾病者; ④ 近期有拔牙或牙周治療史者; ⑤ 因血液系統(tǒng)疾病或肝臟疾病等引起凝血功能障礙者。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批件號2020-KY102-01)。
1.2.1 華法林常規(guī)用藥護理: 3組患者均接受常規(guī)華法林用藥護理。① 囑患者嚴格按照醫(yī)囑服藥,不可自行加減藥物劑量甚至突然停藥,還應定期檢查凝血功能; ② 飲食護理指導,告知患者避免進食硬物及過熱食物,避免食用富含維生素K食物和大蒜、魚油、芒果等食物,減少食物對華法林抗凝作用的影響,還應避免飲酒; ③ 告知患者若使用可影響華法林藥物效果的其他藥物,應及時告知醫(yī)生; ④ 觀察患者有無出血情況,如皮膚黏膜出血、黑便等,及時處理并安撫患者,避免患者產生緊張、焦慮情緒。
1.2.2 口腔衛(wèi)生干預措施: 3組患者均接受口腔衛(wèi)生指導,每次進食后以溫開水漱口,每日晨起和睡前使用軟毛刷刷牙。刷牙后,對照1組使用10 mL生理鹽水漱口,對照2組使用10 mL銀離子漱口液漱口,實驗組使用10 mL中藥口腔護理液含漱3 min。漱口后30 min內,禁止進食、進水及用清水漱口,連續(xù)干預10 d。中藥口腔護理液處方由醫(yī)院中醫(yī)科副主任醫(yī)師開具,選材為菊花10 g、連翹10 g、麥冬10 g、金銀花10 g、夏枯草10 g、生甘草10 g、薄荷6 g、蒲公英15 g, 使用自動煎藥機煎制,每劑煎煮后濃縮成200 mL, 真空包裝為2袋,每袋100 mL, 于冰箱2~8 ℃冷藏保存,有效期14 d。
1.3.1 一般資料: 包括患者的年齡、性別、原發(fā)疾病、國際標準化比值(INR)、HAS-BLED出血評分等資料。
1.3.2 牙齦出血次數(shù): 包括牙齦自發(fā)出血、刷牙時出血和進食、咬硬物時出血的次數(shù)。
1.3.3 齦溝出血指數(shù)(SBI): 牙齦外觀正常,輕探齦溝后不出血,計0分; 牙齦輕度炎癥,輕探齦溝后不出血,計1分; 探診后點狀出血,計2分; 牙齦輕度水腫,探診后出血,血溢在齦溝內,計3分; 牙齦明顯水腫,探診后出血,血溢在齦溝內,計4分; 牙齦明顯水腫,探診后出血或自動出血,計5分。
1.3.4 口臭評分: 無口臭,察覺不到氣味,計0分; 勉強可以察覺到氣味,若有若無,計1分; 輕度口臭,輕微可察覺,計2分; 中度口臭,可明顯察覺臭味,計3分; 重度口臭,臭味較重,但檢查者可忍受,計4分; 嚴重口臭,臭味極強,檢查者無法忍受,計5分。評分越高,提示口臭越嚴重。
1.3.5 資料收集方法: 1名護士專門負責收集患者的一般資料,于入組24 h內完成。研究者設計口腔情況觀察表,包括漱口期間牙齦出血次數(shù)、SBI和口臭評分,住院期間由2名護士每日檢查并記錄。出院時向患者發(fā)放牙齦出血次數(shù)調查表,教會患者記錄方法,記錄牙齦出血次數(shù),共記錄4周(以入組時間開始計算),由專人負責收回調查表。
實驗組中, 2例患者未能堅持完成中藥口腔護理液漱口而被剔除,最終納入48例。3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3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實驗組患者漱口期間(10 d)、出院4周內牙齦出血次數(shù)均少于對照1組、對照2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2 3組患者牙齦出血次數(shù)比較 次
實驗組患者漱口期間SBI、口臭評分均低于對照1組、對照2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3。
表3 3組患者漱口期間口腔情況比較 分
中藥口腔護理液能夠減少口服華法林患者的牙齦出血次數(shù)??诜A法林的患者身體長時間處于高抗凝狀態(tài),若同時伴有牙齦炎、牙周炎等問題,更容易誘發(fā)牙齦出血且難以止血,常規(guī)給予生理鹽水漱口、棉球壓迫止血等措施僅能暫時解決問題[9]。臨床常用的銀離子漱口液雖然能抑制口腔微生物生長,但是對牙齦出血沒有防治效果,而且價格較貴,口感不佳。為了解決該問題,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yī)院心內科護理團隊聯(lián)合心內科、中醫(yī)科專家共同探討中藥口腔護理液防治口服華法林所致牙齦出血的可行性,中醫(yī)科副主任醫(yī)師開具專用口腔護理液處方,方劑中選用的中藥均為常用口服湯劑藥材,劑量由中醫(yī)科醫(yī)師把控,安全性高。中藥口腔護理液中,夏枯草[10]和連翹[11]均含有蘆丁,可降低血管脆性及通透性,減少皮膚黏膜滲血; 薄荷[12]含有揮發(fā)油、蒽醌類、黃酮類等物質,外用可使皮膚黏膜血管收縮,具有止血、抗炎、抗氧化、鎮(zhèn)痛、抗病毒等作用。對于正在牙齦出血的患者,中藥口腔護理液可以起到較好的止血作用; 對于暫未發(fā)生牙齦出血的患者,中藥口腔護理液可以改善患者牙齦健康狀況,預防牙齦出血。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漱口期間(10 d)、出院4周內牙齦出血次數(shù)均少于對照1組、對照2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中藥口腔護理液能夠改善口服華法林患者的口腔衛(wèi)生情況。牙齦出血會使口腔內的微生物大量繁殖,引發(fā)口臭等癥狀。中藥口腔護理液中,金銀花外用具有解熱、抗炎、抗菌、抗病毒等作用,蒲公英主要成分包括黃酮類、酚酸類、揮發(fā)油類等,二者合用,具有廣譜抗菌消炎、調節(jié)免疫等作用[13]; 薄荷、生甘草二藥為使藥,可起到解毒、殺菌、抗炎作用,清心肝之熱,并能生津、利咽、消腫[12,14]; 菊花、連翹、夏枯草均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菌及調節(jié)免疫力作用,配合君藥可加強清熱解毒之功[11,15-16]; 麥冬含有甾體皂苷類、高異黃酮類、多糖類等成分,具有養(yǎng)陰生津、潤肺清心功效[17]。諸藥合用可有效抑制患者口腔病原微生物繁殖,且因含有生甘草、薄荷,口感清涼而略帶甘甜,患者使用該中藥口腔護理液漱口較舒適,易于接受。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漱口期間SBI、口臭評分均低于對照1組、對照2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提示,口服華法林患者使用該中藥口腔護理液漱口,既能防治牙齦出血,改善口腔衛(wèi)生,又能去除口腔異味,提升患者口腔舒適度。
中藥口腔護理液能夠有效降低口服華法林致牙齦出血患者的用藥風險。對于口服華法林致牙齦出血的患者而言,牙齦問題可能會增加血栓栓塞發(fā)生概率,而長期服藥還會加重牙齦出血程度[6]。反復牙齦出血會使患者出現(xiàn)焦慮情緒,甚至降低服藥依從性,增加疾病風險,嚴重威脅患者的用藥安全,而中藥口腔護理液可有效解決上述問題,降低患者疾病風險及用藥風險。
綜上所述,中藥口腔護理液具有取材廣泛、用藥安全、療效確切、口感好、副作用小、成本低等諸多優(yōu)勢,口服華法林牙齦出血患者用其漱口可防范牙齦出血、口腔微生物感染、口臭等風險。但該中藥口腔護理液使用時間有限,未來還需進一步深入研究是否需要定期使用以及停用后的遠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