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雯雯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 年版2020 年修訂)》(以下簡稱《課程標準》)指出:“語篇類型是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應用文等不同類型的文體,以及口頭、書面等多模態(tài)形式的語篇……熟悉生活中常見的語篇形式,把握不同語篇的特定結構、文體特征和表達形式,不僅有助于學生加深對語篇意義的理解,還有助于他們使用不同類型的語篇進行有效的表達和交流?!保ń逃?020)完形填空題一般以記敘文語篇形式考查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它包括三大主題語境,以主題意義為引領,以語篇為依托,聚焦考查學生對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及學習策略的整合運用能力。它也能夠衡量學生語言輸出能力的高低,與書面表達題的考查目標和指向殊途同歸。
英語寫作是英語最高層次的輸出技能,也是聽、說、讀技能的綜合體現。在教學實踐中,如何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一直困擾著部分一線英語教師。為了教授寫作,一線英語教師往往采取“拿來主義”的做法,即簡單分析別人的作品,并將其直接作為寫作范本,要求學生模仿寫作。這種做法的弊端是顯而易見的,因為教師沒有對范本的體裁、題材、結構模式、語言特征、遣詞造句,甚至是語篇的邏輯性、銜接性及連貫性等作詳細的科學分析,所以學生在練筆時覺得很茫然,練習的結果也不盡如人意。
中高考英語的每一篇完形填空語篇都是在主題意義下考查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其主題語境基本上涉及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人與自我;體裁以記敘文為主,往往夾雜著議論;選材內容往往是一個小故事,且蘊含深刻的道理,能促進學生思考和感悟語篇的主旨和主題意義。因此,它是學生練習寫作的難得范例。但是,部分一線英語教師只是就題講題,忽視對完形填空語篇的深層研讀和再次開發(fā)利用,致使教學資源浪費。有鑒于此,嘗試從培養(yǎng)學生英語寫作能力入手,充分利用完形填空語篇資源培養(yǎng)其學習能力和表達能力,提升其寫作質效。
完形填空語篇承載一定的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傳遞文化內涵、價值取向和思維方式,為學生寫作提供重要的語言和文化素材。在學習活動中,學生要認真研讀完形填空語篇,運用必要的學習策略,學會概括主旨大意,精析文本內容,探究主題意義,為后續(xù)寫作即概要寫作鋪墊。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求學生仔細反復閱讀完形填空語篇內容,概括其主旨大意,并提煉語篇內容概要。提煉內容概要的過程就是訓練學生提煉關鍵詞,回答文章主人公是誰、干了什么事、怎么樣及為什么的過程。概要寫作幫助學生概括完形填空語篇主旨,將概要落在紙上。這種文字輸出的過程就是學生梳理語言、表達思維、提煉主旨、鍛煉寫作能力的一個完整思維過程。
以2023 年全國新高考Ⅰ卷(英語)的完形填空為例,該語篇類型為記敘文,主題語境屬于“人與自我”下“做人與做事”主題群。文章主要講述了在一次越野賽跑過程中,梅蘭妮·貝利(Melanie Bailey)將陌生的受傷運動員背到終點就醫(yī)的故事,體現了無私幫助的體育精神。
在學生完成完形填空語篇練習后,教師引導他們分組學習,小組成員合作交流,深度閱讀文本,分析段落結構,寫出每一段的大意,最后由指定組員整合各段大意,組成一篇具有邏輯性、銜接性和連貫性的內容概要。在完成概要初稿后,全組成員集體研討,當堂交流展示,并依據教師給出的評價量規(guī),開展自評、生生互評及師生共評。在教師的協助下,學生能提升主旨概括能力和概要寫作能力,促進表達性和輸出性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同時,提煉語篇主旨和概要的過程也是探究主題意義的過程,它將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弘揚體育精神,培養(yǎng)正確的道德觀。
每一個完形填空語篇都有它獨特的謀篇布局方式和內在邏輯,有的暗含時間線索、行為線索、空間線索,有的暗含情感線索。學生先仔細分析語篇內容和結構,在腦海中勾畫出文本思維導圖,然后付諸筆端。這樣整體語篇感就躍然紙上。此外,教師可為學生提供寫作提綱“支架”。列提綱是正式寫作前的關鍵步驟,能幫助學生把構思顯現化,部署策劃寫作的整體框架與大體走向(衡很亨2022)。因此,學生學會分析并能靈活運用多種寫作方法,創(chuàng)作的故事情節(jié)自然生動,具有邏輯性、連貫性、層次感和畫面感。
以2023 年全國高考甲卷(英語)的完形填空為例,該語篇類型為記敘文,主題語境為“人與社會”下“人際關系與社會交往”主題群。文章主要講述了鄰居給作者一家送來了品相不好的西紅柿和紅酒,但是西紅柿嘗起來口感特別棒。作者由此感悟:不要被事物的外表蒙蔽。為了深度學習語篇內容,教師指導學生分析語篇,并根據要求畫出情節(jié)思維導圖(見下圖),幫助他們理清語篇結構,深度學習語篇內容,深化主題意義探究。
繪制思維導圖、理清文章結構能夠幫助學生謀篇布局,列寫作提綱,為后續(xù)寫作提供支架。最后,學生借助思維導圖和寫作提綱,利用富有畫面感的語言口頭復述或轉述文章大意,加深對語篇內容的理解,這也就等于讓他們練習了口頭作文。為了進一步達到寫作目的,教師要求學生把口述的內容落在筆端,實現口頭作文可視化,便于他們打磨和優(yōu)化口述內容,確保筆頭作品的質效。
完形填空語篇的內容往往具有一定的主題范圍或主題語境。主題語境不僅規(guī)約著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的學習范圍,還為語言學習提供意義語境,并有機滲透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教育部2020)。教師發(fā)現,由于缺乏與閱讀語篇相關的語言和文化知識,學生所犯的錯誤往往正是其亟待提升和改進的地方。因此,教師很有必要給學生補充語言和文化背景知識,指導他們整理集錯本,辨別在做題過程中產生錯誤理解的單詞或短語的用法,提高其語用能力。
語用能力建立在語用知識的基礎上,指讓學生學會在特定語境中準確理解他人和得體表達自己,從而提升自身有效運用英語的能力和靈活應變的能力。因此,在集錯時,教師應建議學生整理出錯的句子,幫助他們積累學習資源,學會遷移運用,寫出與具體語境適切的句子,提升其英語寫作水平。
例如,2023 年全國新高考Ⅱ卷(英語)的完形填空語篇為記敘文,主題語境為“人與社會”下“社會交往”主題群。文章主要講述了作者和卡倫(Karen)通過Pilots N Paws 網站幫助喬治(George)夫婦用飛機運輸寵物狗到另一個城市的過程。作者和另一位飛行員一起完成了這次任務,成功將這只狗帶回到了它的主人身邊。該語篇著重考查學生在真實語境中根據上下文進行語義推理和詞義辨析的能力,閱讀難度適中。從學生答題的反饋來看,詞義辨析方面出現的錯誤較多,如第43 題考查在語境中對副詞的辨析能力,因為學生分離上下文情境,沒有理解主人公喬治一家人非常想要帶著寵物狗一起離開的急切心情,所以對四個選項理解產生偏差,結果錯選答案;第53 題考查對形容詞詞義的辨析,因為學生既沒有完全理解該段大意和句子的內在邏輯關系,又不關注本句的細節(jié)信息——Tiffy was a great passenger,所以錯選答案C.unavoidable,而正確答案是D.uneventful,意思是“平靜無事的”,符合故事情節(jié)。
從以上兩個錯誤例子的分析來看,學生有必要借助查閱工具書或尋求師生幫助等方式弄清楚錯誤的根源,消除詞匯障礙,摘抄原句并整理錯題,方便以后學習使用。學生只要用心摘抄,嘗試在新的語境中遷移運用,自然就能豐富句子表達,增添文章色彩,提升寫作質量。
英語寫作實質上就是作者生活經驗和情感的書面化表達,其基本功在于好詞、好句、好段的日積月累。一般來說,命題者精心設計的完形填空語篇富含好詞、好句,如人物心理描寫、神態(tài)描寫、環(huán)境描寫、動作描寫等。其中,被用來考查學生語言能力的詞匯都集中體現《課程標準》對學生的要求。因此,學生長期堅持積累和背誦好詞、好句,并加以內化和吸收,結果自然會成為寫作的良好素材,尤其對于讀后續(xù)寫大有裨益,因為讀后續(xù)寫要求學生在續(xù)寫故事中能夠靈活、恰當地進行相關心理、神態(tài)、語言、動作或環(huán)境描寫。這些細節(jié)性描寫會使續(xù)寫的內容更加豐富、情節(jié)跌宕起伏,故事更具有趣味性、知識性和可讀性,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例如,2023 年福建省高三期中考試英語試卷的完形填空是一篇夾敘夾議文,主題語境為“人與社會”下“文學、藝術與體育”主題群。文章主要講述了田徑運動員塞文尼(Cerveny)在賽場上因腿抽筋導致腿部無力而兩次摔倒,另一個運動員布蘭登(Brandon)經過時伸出援手,幫助了他。作者認為在當今這個競爭激烈的世界,人們通常把重點放在打破紀錄上,看到像布蘭登這樣的運動員,真正的體育精神價值仍然存在,這是令人鼓舞的。
【片段1】該語篇中有以下一段話:“In the sport of track and field, athletes compete not only with one another but against themselves to achieve a new personal best.Aiming tobeathis own personal record,after a fast start,he continued topush himself hard.With less than 400 meters to go,Cerveny’s legscramped(抽筋)upandfailedhim.Determined to finish,Cervenyrosefrom the ground andcontinued on,only tofallagain after another 150 meters ...With great effort Cervenypulled himself upand with an unsteady pace,moved forwardfor one final push.Unfortunately,it wasn’t enough.Less than 100 meters from the finish line,helay curledon the ground.His legs had simplygiven out.”
具象動詞可以幫助讀者在腦海中形成生動的畫面,獲得身臨其境之感(魯周煥2023)。作者在該段中使用了大量的動詞或動詞短語描述人物的肢體動作。教師通過深入解讀,不僅引導學生揣摩詞匯使用的妙處及表達效果,使其明晰詞匯的含義,感受語言之美,加深對文本內容的理解,而且使其體會肢體動作的描寫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主人公不畏困難、勇于挑戰(zhàn)的高貴精神與品質。
首先,教師帶領學生仔細分析該段內容,讓其品讀和感受動詞和動詞詞組的表達效果,進一步體會主人公勇于戰(zhàn)勝困難、敢于挑戰(zhàn)自我的優(yōu)秀品質,實現語言和文化共同育人的目標。其次,教師要求學生從中挑選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詞語或使自己受到感動的詞語開展微寫作訓練,結合個人的學習生活,描述一段關于親身經歷的體育活動。同伴互評之后,學生再次加工、打磨、優(yōu)化寫作內容,力求完善。最后,教師選取部分學生的作品分享展示,進行師生共評。
讀后創(chuàng)意寫作是學生在理解作品完整內容的基礎上,與作者共同創(chuàng)作新作品價值的過程,也是他們運用邏輯思維,發(fā)揮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的過程(常萬里2022)。學生通過讀寫結合、生生評價、師生共評等學習活動,達到以讀促寫、讀寫結合,切實提升了英語寫作能力。
針對學生在閱讀完形填空語篇后,有哪些收獲,可以用自己的語言表達,也可以對完形填空語篇所描述的事件或者人物以讀寫結合的形式展開評論,辯證評判,這就給其提供了發(fā)表觀點的機會,讓其成為有個人見解的讀者、有思想的寫者。這種讀寫結合模式能促進學生深度學習語篇,助力其成長型思維的發(fā)展。
例如,2023 年教育部考試中心所命制的英語四省聯考卷的完形填空語篇類型是記敘文,主題語境為“人與自我”下“生活與學習、做人與做事”主題群。文章主要介紹了一位教師通過一次小測試讓家長體會以相同心境的方式理解孩子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壓力,從而改變自己以更好地引導和教育孩子。該語篇難度適中,學生較容易理解??v觀全文,雖然呈現在學生面前的是一個小故事,但是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家長反觀自己的行為表現,促使自身改變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方法。這個語篇主題完全符合英語學科育人的價值和目標,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適合訓練其讀后續(xù)寫能力。因此,答題完畢,教師讓學生把正確答案帶入文章,形成完整語篇。學生深度學習和理解文章內容,并按照讀后續(xù)寫的要求完成故事續(xù)寫。學習活動如表1 所示:
表1
完形填空語篇具有真實的語言情境,因此學生要整合性地運用語篇中的語言知識,準確理解語篇傳遞的主旨信息,推斷作者的意圖、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取向,學會表達個人觀點和情感。恰當利用完形填空語篇訓練寫作,既能促使學生深度學習和理解語篇,訓練寫作思維,提升表達能力,又能促進其語言能力、思維品質及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落實學科育人。
仿寫指仿照給定的句子造句或者仿照所給語段、短文等寫作語段或短文等,其中以仿寫句子最為常見。仿寫句子指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根據語言表達的需要,參照題干所提供的句式,寫一個或多個句式相同、內容與上下文銜接的句子。
高考英語完形填空語篇是經過命題專家多次打磨出來的小文章,一般都具有文美、質美的特點,其中優(yōu)美的詞句為學生寫作提供范式。因此,在學生掌握完形填空語篇的主題及結構的基礎上,教師應引導他們從中選擇有價值意義的詞句為寫作提供語言表達“支架”。仿寫的過程就是學生運用知識、實踐應用和遷移創(chuàng)新的過程。仿寫有助于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語言,能鍛煉其想象力和模仿能力,從而實現寫作思維和創(chuàng)作能力的雙提升。為此,教師設計如表2 所示的活動:
表2
英語句子仿寫不是機械模仿,更不是抄襲。仿作中既要借鑒范文的寫法,又要發(fā)揮獨創(chuàng)精神。文秋芳(2003)指出:“用外語模仿寫作,一是模仿寫作的結構,二是模仿語言的表達方式?!北? 中的例句均摘自高考英語卷的完形填空語篇,教師引領學生對其進行二次開發(fā)利用,有助于他們深度理解原文內容,鞏固語言知識,拓展思維能力,從而幫助其解決學習過程中的真實問題,達到學以致用,培養(yǎng)高階思維,提升英語寫作能力的目標。
要利用完形填空語篇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教師要慧眼識材,充分挖掘和利用完形填空語篇,引導學生遴選、分析、整合、重組,從閱讀語篇、概括主旨,勾畫導圖、厘清結構,積累詞句、學習仿寫等方面訓練其表達個人觀點,促進其寫作思維的發(fā)展。當然,在培養(yǎng)英語寫作能力的過程中,學生既需要科學系統(tǒng)的訓練,又需要教師的方法指導。期待更多的教學研究者和一線英語教師在理論和實踐上通力合作,進一步探索有理論指導的有效寫作教學策略,切實提升學生的英語寫作質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