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有真情實感,是我們評價一篇文章寫得好或不好的重要標準,也是“紅粉”們在寫作時特別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那么,怎樣才能讓真情在筆尖自然流露呢?咱們不妨試試這幾個實用的小妙招。
妙招一:以動作描寫表達內心情感
很多時候,人的肢體語言比口頭語言更有說服力。寫作文時,巧妙地寫出身體的動作,往往能比語言更真實、更自然地反映出人的內心情感。
比如,在曹文軒的《草房子》中,桑桑被媽媽誤會后,有這樣的描寫:
桑桑一邊抹眼淚,一邊跺著腳,向母親大叫:“我沒有欺負她!我沒有欺負她!我哪兒欺負她了?!”
他抓了兩團雪,將它們攥結實,然后,直奔鴿籠,狠狠地向那些正縮著脖子歇在屋檐下的鴿子砸去。
看,作者并沒有使用任何一個表達心情的詞語,而是通過描寫桑桑的動作,讓我們直觀地感受到他被誤會后委屈、生氣的心情。
妙招二:多用細節(jié),讓情感更具象
寫一種心情,不能簡單地用一個詞語來表達,比如我生氣極了、我很害怕。那樣寫,即便你的情感是真實的,也很難讓人領會。充滿畫面感的細節(jié)描寫,能讓讀者在不知不覺中進入故事場景,在共鳴中體會你想表達的情感。
比如,莫言在《奇遇》里這樣描寫一個人走夜路時緊張、害怕的心情:
除了蟈蟈的叫聲之外,莊稼地里偶爾也有鳥或什么小動物的叫聲。我忽然感覺到脖頸后有些涼森森的,聽到自己的腳步聲特別響亮與沉重起來。我有些后悔不該單身走夜路,與此同時,我感覺到路兩邊的莊稼地里有無數(shù)秘密,有無數(shù)只眼睛在監(jiān)視著我,并且感覺到背后有什么東西尾隨著我,月光也突然朦朧起來。
在這段文字中,作者結合聽覺,寫了蟈蟈的叫聲、鳥和小動物的叫聲、自己的腳步聲;結合視覺,寫了路邊的莊稼、朦朧的月光;結合想象,描寫脖頸后涼森森的感覺,被監(jiān)視、被尾隨的感覺,從而將內心緊張、害怕的心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妙招三:加入想象,巧用修辭
巧妙地使用修辭手法,可以讓你的情感表達更準確、更生動。
想表現(xiàn)一個人心里很驚喜,可能有些人會寫:“他高興得一蹦三尺高”,或者是“覺得自己像中了彩票一樣”……這些表達雖然沒問題,但都太普通了。我們來看看下面兩個加入了想象和比喻后的句子吧:
鹿楊的心里,像一下子開出很多很多的花,像一下子飛起很多很多的蝴蝶,像一下子做了很多很多的美夢。(周曉楓《小門牙》)
每當我獨自一人去到那里,走過彎曲狹長的小路,扒開最后一片蘆葦,像拆開禮物一樣,心中激動難抑。這單調荒野中的小小意外,在我心中觸發(fā)的驚異與喜悅不亞于國家5A級景區(qū)(所帶來的)。(李娟《美景》)
像這樣,用一下子開出花、飛出蝴蝶、做美夢來比喻,以及拆禮物的感覺來表達驚喜的心情,是不是非常傳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