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碧
班主任既是一名老師,又是班級的直接管理者;既要履行好傳道、授業(yè)、解惑的責任,又要維護好班級的正常運作。筆者長期從事小學班主任工作,深深感到班主任必須具備三項基本素養(yǎng)。
一、要善溝通。要善于和學生溝通。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作為班主任,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關愛學生,愛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原動力,尊重學生,用愛心架起與學生心靈溝通的橋梁,這是打開學生心靈的最后鑰匙。每位學生成長環(huán)境不一,個體有差異,作為班主任,必須要掌握每位學生的特點,用母愛般的師愛去對待他們,讓孩子們時時刻刻處處都感覺到師愛的存在,自覺建立起與班主任的感情,自覺接受班主任的教導。生活上關心他們,學習上幫助他們。既做良師,又做益友,師生之間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和新型的師生關系。要善于和家長溝通。班主任如何與家長進行有效溝通,直接影響到教育教學質量和班級管理,這就要求班主任老師必須具備與家長進行良好溝通能力。如何做好與家長的溝通呢?筆者覺得首先要學會換位思考,把自己當做孩子的家長去分析研究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優(yōu)缺點,這樣更容易感受家長的想法,并且跟家長講話語氣要親和,在與家長的接觸溝通中更容易得到家長的感情共鳴,從而更容易達成家庭、學校雙向教育的目的。例如,我現(xiàn)在所教的班級,班上也有幾個比較調皮的孩子,跟家長溝通的時候,我都是面帶笑容,就像跟老朋友聊天一樣,讓家長放松心情,帶著愉快的心情溝通下去,從而解決問題。充分發(fā)揮好互聯(lián)網(wǎng)交流平臺作用,及時發(fā)布信息,讓家長隨時掌握孩子們在學校的表現(xiàn)并與相關老師及時溝通交流。要善于與任課教師溝通。管好一個班級,僅靠班主任一個人是遠遠不夠的,要通過團結共事,激發(fā)所有班級任課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如果說任課教師更多地對學生的某一方面負責的話,班主任則是對學生的整體發(fā)展負責。各吹各的號,各敲各的鼓,是無法教育好學生的。馬卡連柯說:“應該有這樣的教師集體:有共同的見解,有共同的信念,彼此間互相幫助,彼此間沒有猜忌,不追求學生對個人的愛戴。只有這樣的集體,才能教育兒童?!蓖ㄟ^班主任的主動聯(lián)系,積極營造本班任課教師團結協(xié)作的良好氛圍。
二、要講規(guī)矩。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特別是對于一個班級來說,更需要強有力的規(guī)矩去保障班級的正常管理。要當表率。學高為師,德高為范。作為一名班主任老師,更加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要讓班級任課教師、學生和學生家長切實感覺到榜樣的力量,班主任老師不只是在講給他們聽,而且是言必行行必果,親自示范帶著他們做。要讓學生感覺到老師和他們一起在守規(guī)矩,在規(guī)矩面前任何人都沒有特權。要嚴紀律。校紀校規(guī)那是紅線,必須嚴格執(zhí)行,把這些條條框框跟學生及家長做好宣傳解釋工作。班紀班規(guī)要盡量廣泛征求學生及學生家長的意見,充分民主,一旦制定,就要嚴格堅持,要體現(xiàn)制度的剛性約束。在執(zhí)行紀律規(guī)定的時候,原則要堅定,方式要靈活,對于一些違紀違規(guī)學生的處理,該批評的要批評,該按有關規(guī)定適當懲戒的要適當懲戒。但在適當懲戒的同時,一定要做好學生安撫工作,也就是胡蘿卜加大棒的政策。在批評、懲戒學生時,最好和家長先通下氣,不至于因為溝通問題造成不必要的誤會。
三、要重輔差。教育好每一個孩子是我們教師的初心和使命,作為教師來講,最快樂的莫過于每個孩子都能健康成才。一個班級的教育教學質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后進生的轉化工作。首先,從塑造認知出發(fā),營造“我們班級無差生”的良好氛圍,以消除后進生的自卑心理,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閃光點,對他們的點滴進步,及時給予表揚。其次,提倡比學趕幫,在座位上合理搭配,一優(yōu)一弱形成一對一幫扶,有利于提高差生的學習成績。再次,因材施教,善于發(fā)現(xiàn)和總結不同后進生的特點,一生一策,盡快地促進差生向優(yōu)生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