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源 高雅文
(1.山東省臨沂第一中學 2.山東省臨沂高新區(qū)高級中學)
化學反應(yīng)原理是每年高考的重點和難點,雖然近年高考對此部分知識的考查力度相對穩(wěn)定,但考查方式發(fā)生了一定的變化,因此學生要進行有針對性的復習,同時要提高對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視.
沉淀溶解平衡曲線能很好地考查學生應(yīng)用知識的靈活性和綜合性,因此備受命題者的青睞.相對于其他知識在試題情境上的創(chuàng)新,沉淀溶解平衡曲線類試題更偏向在坐標曲線上創(chuàng)新.沉淀溶解平衡圖像題中涉及的化學物質(zhì)一般是學生較為熟悉的(如常見的不溶性堿、鹵化銀等),但橫縱坐標所代表的物理量往往是“陌生”的,學生在理解不透徹的情況下很容易出錯.綜觀近年高考化學試題發(fā)現(xiàn),常見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線有pH-lgc、lgc-lgc、溫度—溶解度三種,圖像中的lgc也常以-lgc方式呈現(xiàn),因此認真審題、準確解讀圖像中的橫縱坐標所代表的物理量是解答此類試題的關(guān)鍵.
沉淀溶解平衡曲線涉及的計算量較大,學生需要先判斷圖像中各點的含義,明確沉淀溶解平衡常見的計算方式,然后對各問題進行逐步破解.
中學化學教學逐漸加重了對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試題的命制也逐漸以創(chuàng)新為主,但本質(zhì)上還是考查學生的化學基礎(chǔ)知識和基本技能,因此深度分析試題是十分必要的.
例1(2023年全國甲卷)Fe(OH)3、Al(OH)3和Cu(OH)2在水中達沉淀溶解平衡時的pM-pH 關(guān)系如圖1 所示{pM=-lg[c(M)/(mol?L-1)];c(M)≤10-5mol?L-1可認為M 離子沉淀完全}.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由a點可求得Ksp[Fe(OH)3]=10-8.5
B.pH=4時Al(OH)3的溶解度為
C.濃度均為0.01 mol?L-1的Al3+和Fe3+可通過分步沉淀進行分離
D.Al3+、Cu2+混合溶液中c(Cu2+)=0.2 mol?L-1時二者不會同時沉淀
由圖像可知,a點pH=2,即c(H+)=10-2mol?L-1,則c(OH-)=10-12mol?L-1,c(Fe3+)=10-2.5mol?L-1,所以
選項A錯誤.又Ksp[Al(OH)3]=10-33,當pH=4時,
則
即Al(OH)3的溶解度為10-3mol?L-1,選項B錯誤.由圖像可知,Fe3+優(yōu)先沉淀,當Fe3+沉淀完全時,,此時Qsp[Al(OH)3]=0.01 mol?L-1×10-33.5(mol?L-1)3=10-35.5<Ksp[Al(OH)3]=10-33,Al3+還未沉淀,所以濃度均為0.01mol?L-1的Al3+和Fe3+可通過分步沉淀進行分離,選項C 正確.根據(jù)圖像中Cu2+的曲線可知,pH=7時,有
由上述分析可知,Ksp[Al(OH)3]=10-33,Al3+沉淀完全時的mol?L-1,c(H+)≈10-4.7mol?L-1,pH=4.7,此時Cu2+剛開始沉淀,c(Cu2+)=0.1 mol?L-1,若c(Cu2+)=0.2 mol?L-1>0.1 mol?L-1,因此Al3+、Cu2+會同時沉淀,選項D 錯誤.答案為C.
溶度積的計算公式不是固定的,要依據(jù)難溶物的化學式發(fā)生相應(yīng)的變化,但本質(zhì)上都是溶液中離子的濃度冪之積.一定溫度下溶度積常數(shù)是固定的,可依據(jù)溶液中的離子濃度判斷沉淀的生成或溶解,也可以依據(jù)沉淀溶解平衡曲線計算溶液中離子的濃度.
一般情況下,沉淀溶解平衡曲線中出現(xiàn)交點時,圖像會給出難溶物中陰離子和陽離子的濃度變化情況.當橫縱坐標分別表示陰、陽離子的濃度變化時,交點表示幾種難溶物中所含的陰離子或陽離子濃度相同,但由于各難溶物的溶度積計算公式可能不同,難溶物的溶度積常數(shù)不一定相等.
例2(2023年遼寧卷)某廢水處理過程中始終保持H2S飽和,即c(H2S)=0.1mol?L-1,通過調(diào)節(jié)pH 使Ni2+和Cd2+形成硫化物而分離,體系中pH 與-lgc關(guān)系如圖2所示,c為HS-、S2-、Ni2+和Cd2+的濃度,單位為mol?L-1.已 知Ksp(NiS)>Ksp(CdS),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2
A.Ksp(CdS)=10-18.4
B.③為pH 與-lgc(HS-)的關(guān)系曲線
C.Ka1(H2S)=10-8.1
D.Ka2(H2S)=10-14.7
本題綜合性較強,涉及沉淀溶解平衡及弱電解質(zhì)的電離平衡,準確分析圖像中各曲線對應(yīng)的微粒是解答此題的關(guān)鍵.酸性較強的溶液中含硫微粒為H2S、HS-、S2-,H2S是二元弱酸,則起始階段c(HS-)>c(S2-),-lgc(HS-)<-lgc(S2-),隨著溶液pH 的增大,溶液的酸性減弱,c(HS-)和c(S2-)都逐漸增大,-lgc(HS-)和-lgc(S2-)都逐漸減小,c(Ni2+)或c(Cd2+)逐漸減小,-lgc(Ni2+)或-lgc(Cd2+)逐漸增大,且Ksp(NiS)>Ksp(CdS),當c(S2-)一定時,c(Ni2+)>c(Cd2+),-lgc(Ni2+)<-lgc(Cd2+),故圖中①②分別為pH與-lgc(Cd2+)、-lgc(Ni2+)的關(guān)系曲線.當pH=4.9時,c(S2-)=c(Cd2+)=10-13.0mol?L-1,Ksp(CdS)=c(S2-)?c(Cd2+)=10-26.0,選項A 錯誤.圖中③為pH與-lgc(S2-)的關(guān)系曲線,④為pH 與-lgc(HS-)的關(guān)系曲線,選項B錯誤.pH=4.2時,有
選項C錯誤.
在判斷溶液中微粒的變化曲線時,首先要依據(jù)所給信息確定起始階段各微粒的濃度,然后依據(jù)縱坐標的變化確定各微粒濃度可能發(fā)生的變化,最后依據(jù)給出的Ksp大小確定各微粒的變化趨勢.此外,此類試題還會涉及沉淀的轉(zhuǎn)化,即沉淀溶液平衡的移動,當兩種難溶電解質(zhì)的Ksp相差較大時,Ksp大的難溶電解質(zhì)會向Ksp小的轉(zhuǎn)化;陰離子或陽離子相同的難溶電解質(zhì),Ksp小的先沉淀.
沉淀溶解平衡曲線圖是常見的考查形式,學生要加深對其的理解和掌握.在解題時不僅要有扎實的基礎(chǔ)知識,還要具備較強的讀圖分析能力,清楚圖像中每條曲線代表的微粒種類,了解各微粒的變化趨勢,最后靈活應(yīng)用所學解決問題.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