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 娜 陳 辰
(北京市大興區(qū)人民醫(yī)院全科醫(yī)學社區(qū)科,北京 102600)
由于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很多人會感到壓力,從而產生焦慮等負面情緒[1-2]。當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達到某一評分時,患者可被診斷為焦慮癥,焦慮癥的一個典型特征是失眠[3-8]。中醫(yī)學認為,百會是陽氣聚集地。艾灸百會能調節(jié)陰陽平衡,預防疾病,治療頭痛、頭暈、失眠、健忘。艾灸百會能醒腦開眼,對偏癱、中風失語、中風、耳鳴、高血壓等有良好的治療效果[9-10]。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我們應用常規(guī)睡眠指導干預焦慮癥60例,并與常規(guī)睡眠指導干預聯合艾灸百會治療60例對照觀察,結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 全部120例均為北京市大興區(qū)人民醫(yī)院全科醫(yī)學社區(qū)科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2組。治療組60例,男30例,女30例;年齡18~50歲,平均(27.58±6.22)歲;病程8個月~5年,平均(21.62±5.47)個月。對照組60例,男30例,女30例;年齡18~49歲,平均(27.47±6.19)歲;病程7個月~5年,平均(21.54±5.12)個月。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選擇
1.2.1 診斷標準 西醫(yī)診斷參照《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11]中焦慮癥的診斷標準;中醫(yī)診斷參照《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2]中焦慮癥的診斷標準。
1.2.2 納入標準 年齡18~50歲;本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患者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1.2.3 排除標準 嚴重焦慮癥所致精神障礙患者。
1.3 治療方法
1.3.1 對照組 予常規(guī)睡眠指導。每日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和電話回訪,并記錄患者睡眠情況和情緒情況,定期回訪患者焦慮情緒。在日?;卦L過程中,有目的性引導患者緩解焦慮情緒,家庭訪視或線下小組進行游戲互動。每周六上午在失眠防治診所教室由研究人員教授和指導常規(guī)睡眠護理。
1.3.2 治療組 在對照組干預基礎上予艾灸百會。操作方法:患者取端坐位,于其頭頂中線與兩耳尖連線交點取百會穴,剃除以該穴位為中點直徑2 cm 左右圓形區(qū)域內的頭發(fā)。采用一根長4 cm、直徑1.5 cm的艾條,將艾條點燃,先對百會穴進行2 min回旋灸,距皮膚約2~3 cm,預熱局部皮膚,然后患者戴上戴帽式艾灸盒,將艾灸盒中線交點固定在百會穴,將點燃的艾條置于艾灸盒內進行懸灸。施灸過程中,以患者感覺溫熱舒適為標準,對艾條進行上下調節(jié)。艾灸每次10~15 min,每日1次。
1.3.3 療程 2組均干預20天。
1.4 觀察指標及方法 在干預前及干預第10、20天評估。①采用SAS[11]評價患者的焦慮狀況,評分越低說明焦慮程度越輕。②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評分[11]評價患者睡眠質量。PSQI包括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效率、睡眠障礙、催眠藥物、日間功能障礙,每項指標按0~3分記分,各項指標評分之和為PSQI總評分,總評分范圍為0~21分,評分越低表示睡眠質量越好。③采用健康狀況調查簡表(SF-36)[13]評價患者生活質量,共8個維度,每個維度均為100分,分數越高則生活質量越好。
1.5 療效標準 治愈: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的困難,不輕易感到焦慮情緒;顯效:可自主控制焦慮情緒,初步取得獨自面對生活的能力;有效:焦慮情緒減輕,但仍有焦慮思想;無效:焦慮癥狀無改善[11]??傆行?(治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2.1 2組療效比較 治療組總有效率96.67%(58/60),對照組總有效率80.00%(48/60),治療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療效比較 例(%)
2.2 2組干預前后PSQI評分比較 2組干預后PSQI各項評分及總評分均較本組干預前降低(P<0.05),干預后治療組PSQI各項評分及總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干預前后PSQI評分比較 分,
2.3 2組干預前后SF-36評分比較 2組干預后SF-36各維度評分均較本組干預前升高(P<0.05),干預后治療組SF-36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2組干預前后SF-36評分比較 分,
2.4 2組干預前后SAS評分比較 2組干預第10、20天SAS評分均較本組干預前降低(P<0.05),2組干預第20天SAS評分均較本組干預第10天降低(P<0.05),治療組干預第10、20天SAS評分低于對照組同期(P<0.05)。見表4。
表4 2組干預前后SAS評分比較 分,
有研究認為,焦慮癥的發(fā)病機制是軀體疾病、遺傳因素、個性特點、不良事件或應激因素導致機體神經-內分泌系統(tǒng)紊亂,5-羥色胺(5-HT)、去甲腎上腺素(NE)等多種神經遞質失衡,從而引發(fā)發(fā)作時間、程度均超過一定范圍的焦慮癥狀[14-15]。該病作為精神障礙性疾病,表現為緊張擔心、胸悶心慌、坐立不安等,可造成睡眠質量下降和代謝紊亂,引發(fā)嚴重軀體性疾病[16]。大多焦慮癥患者以失眠為主訴,而長期失眠會降低免疫力、自主神經功能,影響日常生活與工作,導致不良情緒加重,形成惡性循環(huán)[17]。因此,臨床上常以改善患者睡眠質量為首要干預措施。常規(guī)睡眠指導中,家庭訪視提高患者對焦慮癥的認知度,進而減輕對疾病的恐懼感,使患者從主觀上減少不良情緒,利于睡眠;線下小組游戲改善患者精神狀態(tài),從而促進睡眠;常規(guī)睡眠干預則可進一步改善患者睡眠情況,但整體效果有待提高[18]。
中醫(yī)將焦慮癥歸為“情志病”范疇,乃平素思慮過度,勞傷心脾,心脾氣血暗耗所致,表現為晝日不精,夜不得寐[19-20]?!夺樉拇蟪伞分赋觥八紤]勞傷心脾,灸百會”。《經穴釋義匯解》曰“穴在頭頂中央,人頭者,諸陽之會,穴為手足之陽、督脈之會,百病皆主,故名百會”。百會,又稱“三陽五會”,三陽指手足三陽經,五會指五臟六腑的氣血皆會于此。百會入絡于腦,具有安神定志、通督定癇作用。艾灸是使用燃燒后的艾條或艾柱(可摻入藥物)熏熨或溫灼體表腧穴,灸火的熱力及藥物的作用于經絡中傳導,可溫通氣血,防病治病[21]。艾灸百會,可溫經通絡,行氣活血,解郁安神[4]。
SAS是一種臨床常用的焦慮評定量表,可通過測量治療過程中焦慮狀態(tài)的輕重程度評估焦慮癥治療效果[22]。焦慮癥患者常見睡眠障礙和生活質量降低,二者改善程度也可進一步反映治療效果,分別通過PSQI及SF-36進行評價[23-24]。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干預第10、20天SAS評分低于對照組同期(P<0.05);干預后治療組PSQI各項評分及總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SF-36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P<0.05)。提示艾灸百會治療焦慮癥效果顯著,可改善焦慮癥患者的不良情緒、睡眠質量及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