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堂航,黃江華,楊焱冰,姜運力,李從瑞
(1.貴州省望謨縣林業(yè)局,貴州 望謨 552300;2.貴州省林業(yè)科學研究院/西南喀斯特山地生物多樣性保護國家林業(yè)和草原局重點實驗室,貴州 貴陽 550005;3.貴州梵凈山森林生態(tài)系國家定位觀測研究站,貴州 江口554400)
蘭科(Orchidaceae)是被子植物中種類最豐富、進化程度最高的科之一,全世界約有700屬2~3.5萬種[1],分布于除南、北極與干旱沙漠外的各種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中[2]。貴州是我國蘭科植物分布最豐富的省區(qū)之一,據(jù)2019年12月出版的《貴州野生蘭科植物鑒別手冊》記載,貴州分布有83屬340種[3]。但隨著調(diào)查研究的深入,許多新紀錄種和新種的不斷發(fā)現(xiàn)[4-8],現(xiàn)已增加至85屬352種。筆者在進行貴州省蘭科植物保育中心第一階段項目建設(shè)和其他相關(guān)課題調(diào)查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貴州省蘭科植物1新紀錄屬2新紀錄種。
該屬全世界約有20種,主要集中分布于熱帶和亞洲亞熱帶,少數(shù)種類延伸到澳大利亞和太平洋島嶼,中美洲和北美也有個別分布種[9-10]。我國有6種,分布于廣西、西藏、海南、云南、臺灣、香港、四川[9-11],貴州首次記錄[3,9-10,12-13]。
該種模式產(chǎn)地為印度東北部,我國分布于廣西、海南、香港、臺灣、西藏、云南[9-10];貴州首次記錄[3,9-10,12-13]。主要識別特征為:葉二列,多枚(常超過10枚),常具側(cè)生花序;側(cè)萼片僅基部合生(圖1)。
圖1 短穗竹莖蘭(A:植株群落;B:單株;C:果實;D、E、F:花)
貴州分布:望謨縣大觀鎮(zhèn)拉洋村對面山坡,海拔520 m,油杉(Keteleeriasp.)林下。主要伴生植物有:油杉、楓香(Liquidambarformosana)、白櫟(Quercusfabri)、南方紫金牛(Ardisiathyrsiflora)、桅子(Gardeniajasminoides)、亮葉雞血藤(Calleryanitida)、漿果楝(Cipadessabaccifera)、漸尖毛蕨(Cyclosorusacuminatus)、扇葉鐵線蕨(Adiantumflabellulatum)、高桿薹草(Carexalta)、剛莠竹(Microstegiumciliatum)、淡竹葉(Lophatherumgracile)等。經(jīng)統(tǒng)計該居群有約150株,由于分布地人為活動頻繁、干擾嚴重,課題組已將部分植株遷地保存至貴州省蘭科植物保育中心,憑證號為:I-85-1-210915-1。
該種模式產(chǎn)地為印度東北部,我國分布于廣西、臺灣、西藏、云南;貴州首次記錄[3,9-10,12-13]。主要特征為:葉2枚,生于莖頂端,近對生;唇瓣基部有距,距長達4 mm(圖2)?;ㄆ?月。
圖2 闊葉竹莖蘭(A:生境;B:單株;C:果實)
貴州分布:望謨縣桑郞鎮(zhèn)桑郞峽谷的六里消水洞出口,海拔510 m的闊葉林下。主要伴生植物有:青檀(Pteroceltistatarinowii)、任豆(Zeniainsignis)、黃葛榕(Ficusvirens)、斜葉榕(F.tinctoriasubsp.gibbosa)、細子龍(Amesiodendronchinense)、茜樹(Aidiacochinchinensis)、中華野獨活(Miliusasinensis)、短穗魚尾葵(Caryotamitis)、醉魂藤(Heterostemmaalatum)、毛脈火焰花(Phlogacanthuspubinervius)、爬樹龍(Rhaphidophoradecursiva)、廣西芒毛苣苔(Aeschynanthusaustroyunnanensisvar.guangxiensis)、球花馬藍(Strobilanthesdimorphotricha)、卵葉蜘蛛抱蛋(Aspidistratypica)、翠云草(Selaginellauncinata)等。標本存于望謨縣林業(yè)局,標本號為:HJH20101023001。
根據(jù)分子系統(tǒng)學研究,我國蘭科植物被劃分為5亞科、17族、21亞族[14-15],竹莖蘭屬隸屬樹蘭亞科(Epidendroideae)竹莖蘭族[Tropidieae (Pfitzer)Dressler],該族僅有管花蘭屬(CorymborkisThouars)和竹莖蘭屬2屬,且2個屬在我省均未有記載,亦屬于新紀錄族。新紀錄的發(fā)現(xiàn),不僅豐富了貴州省蘭科植物多樣性,且對今后該屬(種)植物起源與分化研究具有一定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