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閑水遠,去遠方之山,向生命突圍。閑暇之余,同家人去遠山,聽說那兒景極優(yōu)美,山頂為最,便想登頂見天地遼闊。
起初,山路崎峻,其間一條臺階路蜿蜒向上,我嘆道:“翻山越,何時可至?”言罷,也得步履匆匆,緊緊向前?!斑@兒怎都是些亂石喬木,不見美景?”母親張望這幽深之路,問道。
倏忽間,耳畔聞見歌聲于空谷間悠然清冽響起,聲中聞其人之爽朗。幾番山重水復(fù)后,終見其人,面若醉翁,似無束縛,給我以豁然開朗之感?!肮媚?,?。÷c腳步,莫心急,半山腰之景也怡然。”“醉翁”笑言。“要不,您領(lǐng)我們走走,正愁此處無美景呢!”我答道。“行,咱走這邊!”他指了一處山澗,領(lǐng)著我們走去。路上,他步履輕快,歡歌不斷,我也隨其歡欣,思忖著:心自在時,時光便是一個短暫的美夢,醒時前路將經(jīng)由荒草萋萋的坡壁,直向峰頂。我們向著遠方!
“山之妙在峰回路轉(zhuǎn),水之妙在風(fēng)起波生?!惫?,他帶著我們,步步驚喜,見蒙蒙天地里灑著輕細的雨點,伶仃的荒蕪地也自成一筆絕美的詩意?!翱窗。∪碎g曳出一紙濃厚的綠!”我感嘆道?!白砦獭睘槲覀冎更c著美好的景物,我們的心也逐漸平和,為春一醉間,于沿途,忽然發(fā)現(xiàn)讓我們賞心悅目的種種,這大抵便是“一路緣溪花覆水,不妨閑看不妨行”的意義!
青山的裙角盤旋著棵棵蒼松,還簪著一個渺小的我,不知不覺,目的地已至,心生大歡喜。
“醉翁”似乎帶我們詮釋了這個道理:凡世勞碌,心上積塵,但遠方永遠是自由詩!成功之所以令人愉悅,并非因為戰(zhàn)勝了險阻,而是心靈向著遠方發(fā)出了吶喊。
忽然明白,太長遠的路,并不是非要心無旁騖地奔走,只要心中有遠方,便有光,無論生命如何疲累,都應(yīng)如爬山,永遠向著遠方。盧梭說: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短短百年光陰,總要使其充實:無法延長生命的長度,就拓廣生命的寬度,尋找“我的遠方”。
超越自己的內(nèi)心,才會走向生命的廣闊和自由。向前看,尋找遠方,尋找生命的詩意,更要找到生命的自由!向生命突圍,自由即遠方。
(指導(dǎo)老師:王忠良)
拓寬遠方的含義
少年筆下,遠方從來不是新鮮的話題或字眼,但遠方的含義到底是什么?有人思考得淺顯,有人思考得深入;有人思考得別致,有人思考得清新。本篇作者眼中的遠方,是深刻又別致的。“向前看”是遠方的第一層含義;“尋找遠方,尋找生命的詩意,更要尋找生命的自由”是遠方的第二層含義。不泛泛而談,而是起于“醉翁”的指引,終于自己的思考,拓寬了遠方的含義。這樣的文字,既有擲地有聲的質(zhì)感,又有頗耐品讀的魅力,更有觸動心弦的深沉。(肖 堯)